責備或讚美,孩子都會照單全收

教養 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四)

以「做壞事」代替「壞小孩!」
font print 人氣: 154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若松亞紀 譯者:卓惠娟

因為被罵「壞小孩」,才會變成壞孩子

「讚美教育」似乎是現代的育兒主流。從小被罵大的我,當然舉雙手雙腳支持讚美教育。因為每次挨罵,我都會受到驚嚇,並在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不過,為人父母後,我照樣常罵孩子。而且,也很煩惱如何「適當地」責備孩子。比方說,當孩子在牆壁上塗鴉。你對下列這種場景有何感想?

(圖/采實文化提供)

「在牆壁上畫畫,真是壞孩子!」當父母這麼說,就是造成孩子不乖的原因。此時孩子心中會有什麼感受呢?他的心裡會出現「自己=壞孩子」的公式。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被全班公認是運動白痴的我,不知道為什麼竟然被挑中擔任田徑賽長跑選手。我非常討厭練習,常常喊肚子痛、假裝身體不舒服。當時老師對我說:「妳去跑一定沒問題!」可能是這句話讓我下定決心吧。之後的練習我都沒有再偷懶缺席,正式比賽那天……「我竟然得到第一名!」——這個奇蹟並未在現實世界中發生。但我至今仍忘不了,自己在某個彎道超越另一個選手的暢快心情。

這都是多虧老師當時對我說了那句話。這叫做「貼標籤」,當你對孩子說「真是壞孩子」時,孩子便認為「我是個壞孩子」。當老師對我說「妳一定能夠跑得很好」時,我便認為真是如此。

指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別做人身攻擊
以前哥哥的朋友曾對他說:「你媽媽好年輕喔!」之後,每當朋友要來我家,媽媽就會特地化妝,打扮得格外年輕。對於別人說的話,人們總是照單全收。不,應該說是「深信」他人說的話。我們希望回應別人所說的事、期望去貫徹執行。就像我的母親一樣。只要想到這一點,責備孩子的用語就會改變。既然如此,孩子行為不當時,要如何指正呢?

糾正行為而不否定「人格」,孩子才知道錯在哪裡
如果是你,希望被貼上什麼樣的標籤呢?「年輕、漂亮、笑臉迎人、溫柔」等,都是令人開心的標籤。聽到別人這麼說,自己就會希望在人前保持一樣的形象,回應他人的期待。因此,我們喜歡的是「正面」的標籤,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孩子。明白這點之外,還必須了解:糾正孩子不當的行為的關鍵,就在於「把人和行為分開」。

(圖/采實文化提供)

責備小孩說「你是壞孩子」,就變成「對人不對事」。由於關鍵是「把人和行為分開」,所以批評時應對事不對人。

「在牆上亂畫是不好的行為喔。」這句話指的是「行為不好」,所以是「對事不對人」。孩子本身沒有錯,不好的是行為,請爸媽糾正時務必要分清楚。如果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壞孩子」,他被罵後仍然不了解要改善什麼行為。只是為他貼上負面標籤而已。

讓孩子了解「在牆壁亂畫是錯誤的行為」,他就能明白「下次不應該再做這件事」,並清楚下一次該採取什麼行動。

─ ─摘自:《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采實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父母常捨不得孩子受罰,這是讓孩子失去對規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家長每次看到孩子認錯,就開心地誇獎起孩子,根本沒想到還需要處罰。孩子可以認錯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處罰。
  • 打小孩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傳統家庭中的家法,目的是要孩子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懾,直到內心產生一根無形的杖而實現自律。
  • 中文的「家法」一詞明確地表達「杖」是象徵規矩、象徵著法。父母用杖而不是用手打孩子,是要傳達兩方面的重要訊息。首先,是規矩要打你,而不是父母要打你,你挨打是因為觸犯了規矩。
  • 我對體罰的觀點非常明確,孩子可以打,也應該打。但是對父母來說,有幾項要求。
  • 愈來愈多研究證實,能否成功地在嬰兒的吃睡上設定界限、建立規律,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智力和行為發展。能否做好人生的第一個規矩,不僅對寶寶的成長很重要,也會影響父母今後為孩子建立規矩的意識和信心。
  • 有句古諺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意思是調教媳婦要從媳婦剛嫁進門開始,教育孩子要從嬰孩時做起。但是「嬰孩」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零到兩歲左右都可以稱為嬰孩。
  • 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將會影響我們能在孩子身上看到什麼。許多父母之所以無法發現子女的才能,是因為父母本身就已經提錯了問題。
  • 如果想知道孩子有什麼才能、喜歡什麼活動,就應該主動提供他們嘗試各種活動的機會,因為沒有做過就無法知道孩子喜歡什麼。
  • 得慶幸的是,現代的父母都會提供孩子很多機會去嘗試各種經驗,讓他們學美術、音樂,也給孩子很多機會去學各種運動,更別說閒暇時常會帶孩子去旅行、參觀博物館或展覽等。這種父母真的很讓人放心,只需要另外特別注意兩點就好了。
  • 孩子再怎麼喜歡一項活動也很難長久鑽研探究,一開始因為喜歡而做的事情也很快會失去興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