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人氣 20

【大紀元2014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如果有一個詞語來定義上週席捲香港的抗議,一個出現在手寫標語牌,T恤,集會演講以及電台節目當中的詞彙,那就是「香港人民」。《紐約時報》報導說,很多香港人不願意認同「中國人」的身份,原因是他們不希望將自己跟共產主義中國聯繫起來。

香港年輕人疏離中共和它的價值觀

《紐約時報》10月8日報導說,20歲的Yeung Hoi-kiu週一晚上坐在政府大樓前抗議區說, 雖然他不會否認他作為中國人的身份,但是他「從未首先有作為中國人的感覺。」 「更年輕一代不認為他們是中國人。」

逾90%的香港居民是中國血統。但是,如果詢問這裡的居民,他們如何看自己的民族意識,許多人在提及中國之前會首先說「香港人」,或亞洲人或世界公民。身份的問題是中共在香港主權交接之後一直努力解決的問題。但是學生領導的抗議顯示,北京的努力適得其反。由於這一代人疏離中共和它的價值觀,這個問題不時爆發。

中共攻擊香港文化和價值觀

《紐約時報》報導說,北京官員多年前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在2012年試圖在香港學校裡開設一門愛國主義教育課程。但是那時候已經太遲了。Yeung和小夥伴們看破這個行動是中共在對香港實施又一次攻擊。他們上街抗議,這可以視作「雨傘革命」的前奏。

目前的衝突僅僅加強了「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在最近幾年,隨著中共加強攻擊香港的文化,政治價值和經濟福祉,這種身份認同已經加強。香港人越來越強烈的感到,不論是通過大陸人移民還是通過共產黨要求法官愛國的方式,這個城市在「大陸化」。許多曾經自豪的看到香港結束156年的英國殖民統治的人現在說,他們寧願認同「母城」而不是「祖國」。

「我們不希望將自己跟共產中國聯繫起來。」38歲的Euler Cheung說,他在旺角主要抗議區站了一晚上。這裡環繞著警察和一些陰暗的敵對人士。「他們破壞了中國文化。」

雨傘革命的起源是政治性的:示威者要求北京允許香港人自由和直接選舉特首。但是驅使人們上街的激情根植於保存一個不同於中共的標識的渴望,比如法治,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金融基礎設施,廉政公署,教育,粵語和西方的影響。

一國兩制越來越難以維繫的矛盾

《紐約時報》報導說,許多這些價值觀和制度被共產黨嘲笑為顛覆性和不能容忍的。這是一個源自於「一國兩制」的越來越難以維繫的矛盾。在習近平領導下,許多香港人震驚的看到共產黨對他們擁抱的價值觀越來越敵視。

但是身份危機的種子在習近平當政之前就種下了。在過去十年,北京試圖將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和控制強加於香港,包括反顛覆法案和愛國主義教育課程,但是點燃大型抗議,迫使中共官員擱置計劃。最近,八月份北京發表《白皮書》要求法官愛國等論述激起強烈的批評。

六月份香港大學研究者做的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人今年增加,而那些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人下降到1997年以來最低水平,認同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下降到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這兩個身份認同的人數最少,比認同「亞洲人」,「華人」和「世界公民」身份的人更少。認同「香港人」身份的最多。

23歲的Jeff Leung坐在旺角被包圍的帳篷裡說,「我們寧願被一個民主國家統治,」「我們不希望被一個屠殺自己人民的國家統治。」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江派黑道襲擊香港後習近平一度解禁一敏感網站
港媒:中共國安策劃黑社會襲擊港抗議者
組圖:挺港人爭民主 臺灣高中生校園串聯
外媒:中共「裝潢」香港故事 刪帖創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