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共央行欲再減息放鬆貸款限制

大陸媒體人評論 其深層原因或憂經濟衰退引發的政治風險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賀詩成綜合報導)據參與大陸政策制定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因為擔心資產價格下跌可能引發債務違約、企業破產和失業狀況惡化等因素,準備再次減息並放鬆貸款限制。而對於中共人行(央行)的減息措施,大陸媒體人評論說,其深層原因或在於擔憂經濟衰退可能引發的政治風險。

路透社24日報道,據來自中國大陸參與政策制定的消息人士透露,因擔心資產價格下跌可能引發的債務違約、企業破產和失業情況惡化,中共政府和人行準備再次減息並放鬆貸款限制。

此前11月21日晚,中共人行宣佈,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到5.6%,存款基準利率下調到2.75%,並且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擴大為1.2倍。

經濟增速下行融資成本高

大陸媒體《第一財經日報》24日報道,經濟下行產生的重壓可能是中共人行突然宣佈減息的背後原因。在中共官方公佈的10月份各項經濟指標中,「新低」一詞頻頻出現,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5%,創2006年3月以來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5.9%,跌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中共人行減息,說明一方面經濟增速下行,一方面社會融資成本還很高。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官方學者表示,減息屬於重大政策措施,直接動用這一手段,顯示此前多項「微刺激」效果並不明顯。中共人行曾多次使用定向降準及貨幣工具常備借貸便利(SLF)和抵押補充貸款(PSL)向銀行注入流動性,包括中共國務院多次提出降低融資成本的政策,這些都沒有取得明顯效果。

報道稱,中共政府高層此前一直不願減息,擔心會引發債務和房地產泡沫。然而,房地產市場不斷降溫,經濟增長出現惡化跡象;與此同時,中共採取的一些貨幣寬鬆舉措,例如針對部份銀行實施降準和對銀行體系的注資,都未能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憂經濟衰退的政治後果

大陸媒體人鄧聿文24日在大陸媒體和訊網發表文章,認為中共人行在時隔2年後的11月21日意外減息,在時間節點上有些突然,出乎市場的意料之外。

文章表示,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很無奈。它從一個方面顯示中國經濟可能比人們預想的還差。對於中共當局的宏觀政策意圖,市場並不買賬,當局多次提出的降低融資成本政策未能奏效。根據國外投行的判斷,明年中國經濟很可能跌到7%以下,如果這樣,表明經濟處於嚴重衰退中,「微刺激」基本沒有意義,只好使用寬鬆貨幣政策,用減息直接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作者表示,之所以採用減息措施,深層原因恐怕還是擔憂經濟衰退的政治後果。一旦中國經濟處於衰退周期,那麼,由經濟衰退而來的一系列後果,如大規模失業、政府債券違約、銀行呆壞賬、社保和公共服務的難以為繼等,最後都會在政治上體現出來。鑒於中國目前正處於剛性的矛盾突發期,屆時是否會演化成持續、廣泛的群體事件和社會運動,導致社會動盪,進而可能動搖中共執政的合法性,都是問題。

責任編輯:曹啟懷

相關新聞
人行突減息或引中國經濟危機
耶倫:不放棄任何應對中國產能過剩選擇
A股公司古鰲科技突發公告 實控人被刑拘
江西85歲老人賣筍收入8元 被收10元攤位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