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一念間

font print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元自實,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他有一好朋友叫繆千戶,要到福建走馬上任卻沒路費,元自實慷慨借他三百兩銀子,因為兩人自小交好,所以元自實連借據都沒寫。

幾年後,山東發生戰亂,遭強盜洗劫的元自實一家人,便前往福建躲避戰亂,希望能投靠好朋友繆千戶。不料到福建後,繆千戶根本不願見他,想方設法見到後,繆千戶待他十分冷淡。

元自實由於生活窘迫,無可奈何只得向繆千戶提起當年曾借他銀子的事,沒想到繆千戶矢口否認,並向元自實索要借據。眼看就快過年了,元自實已經不指望要回借出的錢了,只好懇求繆千戶能借自己一點錢,把這個年過了。

繆千戶為打發他走,便說除夕那天會送一點錢到他家。除夕那天,元自實在家從早晨一直等到晚上,繆千戶根本就沒送錢來。此時,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準備過新年,而元自實家卻一無所有,妻子啼哭,真是苦不堪言。

當天晚上,越想越生氣的元自實一點都沒睡意,他翻出一把刀,磨快了,天一亮就朝繆千戶家中走去。途中他經過一座庵前,庵中有位叫軒轅翁的老道正坐在門前。

因為這位老道是位修行之人,所以有些功能,能看到另外空間的景象。老道發現元自實身後,好像跟著一大群奇形怪狀的惡鬼,都手握刀劍棍棒,披頭露體,凶神惡煞的樣子。

不一會兒,元自實又從原路返了回來,此時老道發現他身後卻跟著一些頭戴金冠、身佩玉器的人,挈幢蓋舉旌幡,和顏悅色。

這一前一後,瞬息之間由惡變善,老道納悶不已,便去問元自實剛才到哪去了。元自實把事情的原委向老道說了一遍。

他原本要去殺了忘恩負義的繆千戶,走到繆家門口時,忽然想到,繆千戶家中同樣也有老母親、妻子,如果殺了他,他的家人也要到處流浪了。自己已經飽嘗流離之苦,怎忍心讓他的家人再受這苦呢?於是就返了回來。

老道聽後,便向元自實道賀,並說:「你一定會有後福的,剛才發生的事,神明已經知道了。清晨你出去時,我看見許多凶鬼跟在你身後;不一會兒你回來時,卻換成很多福神相隨。

聽你這麼一說,我才知道人一念之惡,凶鬼便至;一念之善,福神便臨。如影隨形,絲毫不爽,暗室之內,造次之間,萬不可萌一毫惡念,造罪損德!你現在有善念,鬼神一定會護佑你,不必愁恨了。」

於是,老道送給元自實一點米和錢,幫助他度過這個難關。

不久,元自實誤入一神仙洞府中,遇到一位仙人。他向仙人詢問自己這世受困苦的原因,在仙人的點化下,他看到自己前世原來是位翰林學士,因在職時,自恃文學高強,忽略後進之人,不肯加以引薦提拔,所以這世罰他愚俗,不通文義。

又因他妄自尊大,拒絕結交朋友,毫無情面,所以這世罰他漂泊,投靠無門。這是一還一報,天道毫釐不差。現在因他有了一念之善,所以能得遇仙人,明白這些因緣關係。

元自實恍然大悟,明白人不管做什麼不好的事,都有報應在等著他,沒有一個人能例外。仙人還讓他搬到福寧的某地居住,並告訴他繆千戶三年後就會遇到災禍,這也是他的報應。

元自實舉家搬到福寧,在打掃清理一所很久都沒人居住的廢棄房子時,居然從地下瓦礫中挖出三百兩銀子,而這正是以前借給繆千戶的數目。元自實明白因果關係後,努力行善積德,他的家境慢慢好起來。

而繆千戶一家人,三年後真的全部死於戰亂中,所有家財全部被掠奪。仙人的話都一一應驗了。

由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人的一念可以鑄成大錯,造業招天譴;也可以成就善舉,積德享福報。善惡出自一念之間,天地可鑒。古人有句話:「試看古往今來,只是一本帳簿。」誰是「記帳」之人呢?當然是上天,上天明察秋毫,天理制約一切,因果輪迴,善惡報應,毫釐不差。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節, 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 清代時,有一縣丞候補去江蘇,委任他接替前任縣丞管轄四個團鎮。他攜帶家眷赴任,到任時,前任官因病已亡故。這一年遭水災,朝廷下令一方面免除百姓錢糧,一方面由政府發放賑濟。
  • 語云:「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應思誠而與天道相通,做到真實無妄、誠實無欺,因此古人常用「至誠」的標準來規範自己,協調人與人的關係。
  • 孫思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一百四十一歲才仙遊。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 百家學說,七歲時就能「日誦千言」。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被人稱為「聖童」。
  • 德性是上天賦予人的良知本性,是人生命本質中最美好的東西。因此能夠保持善性和不斷昇華道德,就是人最應該力行的。君子喜歡看善書、行善事,不僅自己行善,而且提倡、推廣到四方,感化世人,使人覺悟而由此帶來福祉,使一切歸於天理正道,所以古語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中國古書中有很多強調命運和因果報應的內容,行善濟人得善報,行惡害人有惡報,倡導人們遵循天理,多行善事,才會有好的際遇。由於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們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桓榮被任命為議郎,教授太子讀書。桓榮博學敦厚,光武帝對他十分滿意。
  • 邵雍字堯夫,又自稱安樂先生,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卒於宋神宗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謚康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