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2年內或貶值10% 央行操控陷兩難

人氣 849

【大紀元2014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創出新低,有國際機構發佈研究報告稱,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底,人民幣將貶值10%。而中共央行從主動操控貶值到最後失去控制,央行將陷入兩難境地,並使所謂的「信貸政策正常化」前功盡棄。

匯率再創新低 人民幣對美元被指將貶10%

3月2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475,較前一交易日繼續小幅下跌15個基點,再創年內新低。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460。

受美聯儲QE繼續退出影響,美元繼續上漲,人民幣兌美元將持續走低。從1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擴大的這一週來,貶值754點,幅度為1.23%。而年初至今累計貶值近3%,這個貶值幅度基本抵消了2013年全年人民幣的升值幅度。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放緩的風險尚未完全反映出來,要想看到人民幣回升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預測,二季度可能出現人民幣的年內低點,最低水平在6.24左右。

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近日發佈研究報告稱,隨著美聯儲(FED)縮減量化寬鬆(QE)和信貸風險上升引發大批資金從中國出逃,從現在起到明年底,人民幣將貶值10%。

大和資本市場駐香港經濟師賴志文和唐俊傑在報告中稱,美聯儲的債券購買計劃維持了美國的低利率水平,激發了中國高收益資產的市場需求,從而給了中國「大量印鈔」的餘地,併進而使中國在匯率穩定未受影響的情況下出現了信貸的大幅增長。美聯儲從今年起開始逐步縮減購債規模,而中國經濟也恰好從此時起開始放慢了增速。

報告顯示:「我們認為,央行(PBOC)會繼續印鈔以確保經濟維持不墜,而對人民幣的下行壓力不會太加在意,這種做法至少可以為央行救火爭取到一點時間。」

大和預計,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將跌至6.50元兌1美元,到2015年底進一步跌至6.83元兌1美元。

Motley Fool Singapore首席執行官(CEO)David Kuo也表示,因資金流出中國,人民幣今年將顯著走軟。人民幣將較當前水平貶值5%-10%。這是由於一些資金可能會流出中國,並尋找新的資產來進行投資。

中共央行操控將陷兩難

2月以來,人民幣匯率無預兆的連續下跌,一直被各界解讀為中共央行的有意操控。人民幣貶值、熱錢外流、經濟增速下滑,開始有研究者推測中共央行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但同時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降准意味著此前「信貸政策正常化」的努力將前功盡棄。

中共政府兩會上宣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是7.5%,這也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進入3月後陸續發佈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1-2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下滑幅度皆超出了經濟學家的預期,同時2月份出口更是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同比降幅。

對此,中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3月1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體現了市場作用。統計數據顯示,2月中國出口總值1140.94億美元,同比下跌18.1%;而進口總值則為1370.82億美元,同比增長10.1%;貿易逆差達229.89億美元,這是近兩年以來的最大逆差。

經濟放緩、人民幣貶值隨之而來的則是熱錢外流。央行3月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新增1282億元,創近5個月的新低,較1月環比大幅下滑3091.2億元。從去年10月以來,中國外匯占款一直持續在高位,過去四個月中有三個月,外匯新增量都在4000億元以上。

法興銀行最近的研究報告稱,中國1~2月的經濟數據都遠低於預期,這證實了在進入2014年後,中國經濟增長急速惡化,數據可能超出新一屆政府此前制定的容忍程度,央行可能藉此調低存款準備金率。

中共央行面對經濟的下行和繼續操控匯率已經陷入兩難境地。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認為,隨著經濟增速低於政府目標的壓力顯現,政策放鬆壓力加大。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降准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也許已經十分有限。通常意義上,降準會釋放銀行的流動性,繼而降低利率推動實體投資。但高盛中國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表示,如果此時放鬆貨幣政策,比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有可能引發人民幣更快貶值。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也認為,降准和信貸擴張可能無助於刺激經濟,反倒會使結構性失衡進一步惡化。而且此前央行一直千方百計進行的所謂「信貸政策正常化」,一旦降准開始,忙活了一年的正常化行動將前功盡棄。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人民幣續貶 香港專家料金融資產受壓
「暴跌已成主旋律」專家聚焦2014中國經濟
人民幣跌不休 港專家:未來兩年還會再跌
中國各項經濟數據下滑 給全球前景帶來陰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