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之光 體外培養肺癌幹細胞

台大團隊透過旁泌素機制 成功進行肺癌幹細胞體外培養 藉此觀察癌細胞 有助於藥物研發和篩選 有望提高病患存活率

徐翠玲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在台灣癌症死亡率中,肺癌高居第一。台灣大學經過6年的努力,成功建立癌幹細胞的體外培養模式,有助於抗癌藥物研發和提高病患存活率。

由校長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毒理研究所副教授陳惠文,以及台大腫瘤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陳莞均等人組成的團隊,成功研發透過「旁泌素」機制進行肺癌幹細胞體外培養的模式,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網路期刊《自然傳播》(NatureCommunications)。

楊泮池說,人體中有很多幹細胞可複製分化,讓人更年輕,但是癌細胞的幹細胞卻會讓腫瘤持續生長,即便數目少,也不易被殺死,就算使用化學治療將數量壓到很低,還是會繼續生長,這也是癌症復發的重要原因,成為癌症治療最棘手問題。

他表示,醫學界發現肺癌死亡無男女性別差異,尤其是女性肺癌患者,有很多並不抽菸。為了解開謎團,研究團隊花了6年時間,發現腫瘤中的癌相關纖維母細胞(CAF),可透過旁泌素(paracrine)機制促進癌細胞生長。

他表示,癌症治療研究到目前為止,面臨許多挫折與挑戰,特別是腫瘤的復發、轉移與抗藥性,經常導致治療失敗。關鍵在於腫瘤並非由單一細胞組成,其中存在許多類似幹細胞特性的癌細胞,稱為癌幹細胞。

陳莞均表示,為了進一步研究癌細胞幹細胞,因此設法建立體外培養模式,除了檢體外,還需要癌細胞幹細胞旁邊的纖維母細胞來支持,建立一個和人體相似的微環境,讓癌細胞幹細胞維持生長,藉此觀察兩者間的建立訊息傳遞途徑,而阻斷訊息傳遞的方式就可應用在藥物研發或篩選上。

陳莞均指出,目前雖然只針對肺癌細胞作研究,但研究的概念也可適用其他癌症上,過去肺癌相關研究很少,因此抗癌藥物也很欠缺,現在研究有了新突破,未來就可應用在臨床研究上,有助於藥物研發和提高病患存活率。◇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