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政庇作假案系列(14)寫手揭秘造假流程

人氣: 49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3月26日,劉楓凌案的審理進入第三天。檢方盤問開始,故事寫手游天龍說,客戶大多不在紐約,從維州、俄州、芝加哥等地通過親戚朋友口耳相傳介紹而來,劉楓凌比較低調、不打廣告。辦公室經理先與客戶面談15分鐘到半小時,了解客人背景、入境時間、受教育程度並討論律師費用。

故事寫手:虛假故事通過率5-10%

遊天龍說,多數客人都沒有受迫害的事實,而且來美超過一年,因此需要與客人談「一年信」問題,就是設法偽造證人在境外的證明文件,例如境外某酒店的入住證明、中國大陸的機票證明、門診病歷等;杜撰證人供詞,證實一年內在中國見過這個客人。

收費模式有三種,客人可以先預付1千元,政治庇護成功後再收9千元;也可以先預付5百元,等拿到身份再給1萬3千元,案子如果失敗,律師樓退回5百元定金;或者按步驟收費,包括上一次庭多少錢,但是很少有客人採用按步驟收費的模式。

遊天龍說,除了個別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申請人,他們很少與客人討論怎麼編寫「受迫害」故事,直接就按客人特點分門別類。年輕、高中畢業者,記性好、能學習,律師樓通常以基督教信仰被迫害為由為他們捏造故事;已婚的,則聲稱因為計劃生育被強迫墮胎;受教育程度低的,則教他們假冒法輪功學員遭迫害要求庇護。他說,他編造的虛假故事的通過率有5-10%,比其他同行略高。

設法偽造證明文件

接下來要偽造「受迫害」證據。遊天龍說,第一種模式通常申請人是從小跟隨家人信教,或自身經歷了悲慘遭遇後成為基督徒,他會通過敘述客人的童年、學校等經歷,找一、兩個信徒的模板,依樣畫葫蘆編寫客人皈依基督教的理由,「證據」就是國內親友和家人的信件,「從不同的角度提供這個故事的旁證」。

聲稱因為計劃生育被強迫墮胎的,則要找孕檢的證明,已婚婦女要提供第一胎的證明,未婚女性或聲稱未婚先孕在中國不合法遭強迫墮胎,還有親戚、鄰居的證明。假冒法輪功的,則聲稱他/她以前身體有病治不好,練功後病好了,但被政府迫害,因此逃離中國。

檢方出示了FBI在劉辦公室查獲的證據,遊天龍指證,加蓋福建省連江縣某基督教堂印章的空白信箋、各種已加蓋福州某公司財務專用章的空白收據、蓋有印戳的門診病歷、帶印戳的空白航空信封等,都是用來偽造客人一年內在中國的證明文件。

對於另外一些空白信箋,遊天龍說,這是客人離開中國時間久遠,無法找到人幫他寫假證明時,律師樓就找國內該地點的空白信箋寄過來,親自操刀為客人炮製假的「一年信」。檢方問遊天龍,其中一封信中出現的多個「XXX」是什麼意思?遊天龍回答:這是政庇申請人親友的證明信模板,「XXX」可以改成不同的姓名。

律師銷毀手稿

寫完故事後,律師通常會修改。遊天龍說,劉楓凌會在電腦打印出來的政庇申請信上手寫批註修改,增加或減少內容,但是改完她會銷毀。有時會改變事件發生的日期,例如將復活節聚會的日期改為聖誕節,因為很少中國客戶會了解復活節的含義。又比如,為了讓事件看起來更嚴重,他會描述客人被關在監獄30天甚至幾個月,但是律師擔心客人無法向面試官描述這麼多天的生活情況,反而露餡,就改為幾天或幾週。修改時不會與客人溝通,然後讓客人自己用手抄寫編好的故事。

遊天龍說,其中有一個叫Lu Ying的女性客人受教育程度很高,劉楓凌的夫婿苗裕昌(Yuchang Miao音譯)確信她可以獲得政治庇護,要求她和一個面談沒通過的男客戶結婚,最後她面談通過拿到身份,男方的前妻為此付了一筆錢給律師樓。

基督教義問答「200問」被發現 律師樓驚恐易名

I-589政庇申請遞交上去後,律師樓就要培訓客人應付政庇官員的面試,包括關於基督教教義的問答,教他們如何說謊,會培訓多次,才能讓客人全部熟記於心。苗國琴培訓遊天龍成為培訓員,2010年3月份遊天龍開始全職培訓,但是客人太多了,仍然忙不過來,就僱外來的翻譯,並收集所有移民面試官的問題,總結出最常問的問題,分析不同移民官的面試難易程度。

遊天龍說,原來律師樓準備了基督教教義問答的「200問」,但是2008年底劉楓凌得悉休斯頓的一家律師樓被發現「200問」造假問題後,叮囑他要小心,與客戶不在電話裡談,以免被FBI錄音。為了掩人耳目,2009年還將劉楓凌律師樓易名Moslemi律師樓,2010年又安排自己手下的西人律師班德瑞在對面的東百老匯11號增設一家新的Bandrich律師樓,分擔客流。

同案的劉樹然(Shuran Liu)是劉楓凌的弟弟,苗國琴(Guo Qin Miao)是苗裕昌的妹妹,夏書風(Shu Feng Xia, Kevin)是劉楓凌的妹夫,而劉楓凌的妹妹Lucy Liu和劉樹然的太太高女士都是其職員,加上劉楓凌夫婦,劉楓凌的15名工作人員中近一半都是親屬。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