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之間不得不說的事兒

歷史原來這樣之兩漢之間(完結篇)

作者﹕劉翰青
font print 人氣: 10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帝國的初創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劉秀在洛陽將有功之臣都封為諸侯,其中封地最大的有四個縣。博士丁恭對此提出反對,他說:「古時候帝王給諸侯的封地不超過百里,使諸侯領地不要過大,這是使國家安定的辦法。如今封給諸侯四個縣,不合古制啊。」劉秀搖搖頭:「古時候,那些滅亡的國家,都是因為君主無道造成的,沒聽說有因為功臣封地大而亡國的。」——「帝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嚐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後漢書‧光武帝紀》)。他在給諸侯的策命上寫道:「居上位而不驕橫,雖處高位也沒有危險;節制自己不超越尺度,即使盈滿也不會溢出。敬之戒之。」

朝堂上的百官分封完畢,皇后還沒立呢。劉秀有兩個妻子,一個是從小就被他看中,並在患難中下嫁於他的陰麗華;另一個是平定河北時,半推半就娶來,並為他生下長子劉彊的郭聖通。

無論基於恩義,還是基於愛情,劉秀都希望立陰麗華為后。而且,五個月前,郭聖通的舅舅——真定王劉楊因圖謀反叛,剛被前將軍耿純誅殺,此事雖然與郭聖通無關,但劉秀心裏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陰麗華卻堅辭不肯做皇后,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皇帝,皇帝就要守皇室的規矩,按慣例,皇長子要立為太子,太子之母當為國母。最終,劉秀立郭聖通為后,劉彊為太子——「后固辭,以郭氏有子,終不肯當,故遂立郭皇后」(《後漢書‧后紀》),但他自此更敬重陰麗華了。

為補償陰麗華為自己的多年等待,劉秀再次出征時,總是把陰麗華帶在身邊。之後,郭聖通因劉秀冷落了自己,心生怨恨,時不時的說幾句怪話,諷刺陰麗華和劉秀。直到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劉秀受不了了,以「懷執怨懟,數違教令」為由,把郭皇后又貶回了郭貴人,立陰麗華為國母,此乃後話。

此時,東漢帝國的輪廓已成,但是天下尚未平定。成都有個自稱「公孫帝」的公孫述,安定(今甘肅涇川北)、天水(今甘肅天水西北)等四郡還有個騎牆觀望的隗囂,後來,九原(今包頭市西北)的盧芳也跟著湊熱鬧,在匈奴的支持下,自稱天子。此外,還有莽新時期遺留的各地小股盜匪。

劉秀繼續踏上了他的征戰之旅,各地陸續被納入東漢版圖,最後,大的割據勢力只剩下西蜀稱帝的公孫述了。

西蜀的敗亡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閏三月,征南大將軍岑彭與大司馬吳漢、誅虜將軍劉隆、輔威將軍臧宮,起荊湘六郡水陸兵馬共六萬餘人,在荊門會師,公孫述在荊門的守將任滿、田戎大敗而逃。漢軍溯江而上,「百姓皆大喜悅,爭開門降」(《後漢書‧岑彭列傳》),漢軍得以長驅直入平曲(今四川墊江縣附近)。

這時,劉秀給公孫述送來一封信,勸其投降。公孫述把信給自己兩個親近的大臣常少、張隆看,二人想想了漢軍的攻勢,又看到劉秀開列的條件,說,條件不錯啊,投降投降。公孫述歎了口氣:「興與廢都是命,天子怎麼能投降!」——「述曰:『廢興命也。豈有降天子哉!』」(《後漢書‧公孫述列傳》)。

他派自己的弟弟公孫恢和大將延岑等,率軍拒守廣漢(今四川省德陽廣漢市)、資中(今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等地,卻不料岑彭大軍用疑兵之計,繞過延岑的防線,已到武陽(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公孫述聞信,大驚失色,你可太「坑爹」了啊!既然如此,就別怪我用狠招了。於是,本該在諜戰片裡的情節出現了,公孫述派刺客去暗殺岑彭。

漢軍紮營後,岑彭問,這裡是甚麼地方啊,當地人告訴他,因為活了八百歲的彭祖最後死在這裡,所以此地叫彭亡(今四川省彭山縣東)。岑彭一聽,心裏「咯登」一下,這個地名剋我啊,得換換地方。但此時天色已晚,只好等天亮再說了。結果,岑彭當晚遇刺身亡。——「彭所營地名彭亡,聞而惡之,欲徙,會日暮,蜀刺客詐為亡奴降,夜刺殺彭」(《後漢書‧岑彭列傳》)。

從岑彭打破荊門,直至武陽,一路上,「持軍整齊,秋豪無犯」(《後漢書‧岑彭列傳》),劉秀聽說岑彭遇刺的噩耗,十分難過,厚賜其家眷,並追封岑彭為壯侯。

公孫述原本命在頃刻,如今岑彭一死,漢軍攻勢稍緩,讓他挨過了一年。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大司馬吳漢、輔威將軍臧宮率軍,攻破了成都的外圍防線,公孫恢和公孫述的女婿史興都戰死了。蜀軍將帥一看,這仗必敗無疑,快跑吧,公孫述拿他們的家人當人質,還是制止不了這股逃亡的浪潮。

當年十一月,吳漢、臧宮率軍攻打成都。公孫述占卜了一下,得到的結果是「虜死城下」(《後漢書‧公孫述列傳》),「虜」這個字眼,在這種場合多指亂臣賊子的意思。公孫述誤會了,他認為成都是自己的地盤,那漢軍將領當然是「虜」啊,那這個結果不是預示著吳漢、臧宮今天會死在城下嗎?此刻,他或許忘了那個促使他稱帝的夢,也忘了夢中人對他說的十二年帝王之命,至此已經到期了。

於是,他親自帶著幾萬人馬和延岑一起出城迎戰漢軍。「開場戲」還不錯,延岑PK臧宮,「岑三合三勝」(《後漢書‧公孫述列傳》),到中午時分,士兵們沒吃到午飯都累了,這時,漢軍組織敢死隊突然衝鋒,蜀兵亂了,公孫述在亂軍中被刺中胸口,當夜就死了,也許他最後才明白,占卜得到的那個「虜」,原來指的就是自己啊。

劉秀的「柔道」

西蜀既定,天下已平,劉秀一生最波折的部份已經過去了。兵征天下時,劉秀衝鋒陷陣,勇猛非常,治理天下時,他想怎麼做呢?

建武十七年冬,劉秀回老家探望,請家裏的親戚們吃飯,幾個姑姑嬸嬸輩的老太太喝酒喝的高興了,就在那互相議論:「文叔(劉秀的字)小時候人就老實,也靦腆,又溫柔又誠實。沒想到現在竟然當皇帝了!」劉秀聽到,哈哈大笑:「我治理天下,也要用這個柔和的風格。」——「帝聞之,大笑曰: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後漢書‧光武帝紀》)。

劉秀的「柔道」,充分應用在他糾正莽新亂政遺留的社會問題。王莽式的折騰,使很多百姓一貧如洗,不少人不得不賣兒賣女,或者賣身為奴。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五月,劉秀頒布詔書:「有被迫嫁人為妻的女兒或被賣的兒子,如果想回到父母身邊,完全聽憑本人的意願。不放人的,按非法拘禁罪處理。」——」民有嫁妻賣子欲歸父母者,恣聽之。敢拘執,論如律「(《後漢書‧光武帝紀》)。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五月,劉秀頒詔,按照漢孝文帝舊制,將「農業稅」減少為三十分之一。——「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後漢書‧光武帝紀》)。

建武七年(公元31年), 劉秀頒詔,因饑荒或遭青州、徐州的亂軍擄略,被迫成為別人奴僕或小妾的百姓,

去留要根據本人的意願,如有人不許其返回家園的,按買賣人口罪論處。——「詔吏人遭饑亂及為青、徐賊所略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聽之。敢拘制不還,以賣人法從事。」(《後漢書‧光武帝紀》)。

對王莽亂政後留下的爛攤子,東漢帝國費了好一番手腳,使中原漸漸恢復舊觀。

對於光武帝劉秀,史書上評價他「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後漢書‧光武帝紀》),就是說劉秀每天一大早就開始辦公,太陽偏西才下班,之後,還常找大臣們來討論學經書的心得,直到大半夜才睡。太子見他這麼辛苦,就找了個機會勸他:「老爸你這樣太累,還是抽點時間娛樂娛樂吧。」劉秀搖頭:「我喜歡這樣的生活,不覺的累啊 。」——「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後漢書‧光武帝紀》)。

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漢光武帝劉秀在南宮前殿逝世,留下了一份與他生前風格一樣簡單的遺詔:「我沒給百姓帶來好處,身後事都按照孝文皇帝那樣辦理,務必簡單節省。各地方長官都不要來京城弔唁,也不要派人或寄信弔唁。」——「遺詔曰:『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後漢書‧光武帝紀》)。

光武帝統一天下之後,海內日漸安定。莽新時期脫離中原的周邊各國,又像西漢時一樣,逐漸來朝貢,中原內外一派漢室中興之像。漢帝國經王莽篡權一度中斷,自光武中興,又延續了二百年的江山,正可謂「興復江山又久長」。

翰青歎曰:

賊子亂政壞朝綱,
假造符命敢稱皇。
驚起泉中真命主,
擁兵百萬也難當。
堂堂天意不可違,
順之者昌逆則亡。
鑒古知今君擇路,
莫負史筆著文章。

劉翰青
癸巳年正月 於翰青草堂
癸巳年冬月修改(全文完)@*

參考書目:
《左傳》 (春秋 左丘明 著)
《漢書》 (東漢 班固 著)
《後漢書》 (南朝宋 範曄 著)
《資治通鑒》 (北宋 司馬光 著)
《東觀漢記》 (東漢 劉珍、延篤 等著) (聚珍版)
《韓詩外傳》 (西漢 韓嬰 著)
《呂氏春秋》 (戰國 呂不韋 等編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定的事,無論人覺的如何難以實現,最終都會戲劇性的呈現在歷史舞台上。
  •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天子與百官各有其許可權範圍,也各有其責,自然的形成了一種相互制約的關係。這是我們很多現代人,因為教科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常常模糊的地方。
  • 和王莽不同路的,都被以各種名義,或者罷免,或者調動到遠方去。剩下的,有王舜、王邑、孫建等人,都成了「王莽工作室」的成員。
  • 貴州省平塘縣掌布鄉桃坡村浪馬寨,有塊大石頭,以前石旁有一條大蟒盤踞,無人敢靠近。2002年,那條大蟒突然「不告而別」,一個叫王國富的人清掃此地時,發現巨石有六個大字,「中國共產黨亡」。
  • 歷史就像一部大戲,每個人既是戲外的觀眾,也是戲中的演員,而那個劇本,在冥冥中卻早已寫好。有智慧者,也不過只能提前預知下幾幕的劇情,卻不敢,也無力做任何改變。
  • 「劉秀當為天子」、「劉秀發兵捕不道」這類預言是在王莽篡漢之後才流傳天下的。「巧」的是,劉歆改名為劉秀這一年,恰恰也是「正版」劉秀出生的時候。
  • 此時王邑無論是接受了王鳳的投降,還是聽嚴尤之計取得昆陽,漢軍一定軍心渙散,「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多半會變成絕對唯物主義者的笑柄。然而,冥冥之中的安排,正是要通過人的手來實現的,王邑的決定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 劉秀偏偏對陰麗華這個小姑娘一見鍾情,就這樣從二十剛出頭等到快三十歲,而且立下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心願:「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 相思數載,有多少情話綿綿,夫妻倆呢喃私語、如膠似漆,劉秀為愛妻畫眉、插釵,柔情似水。難道劉秀掉進了溫柔鄉,忘了自己的處境,也消磨盡了英雄氣?不,他在等待變數。
  • 這個真定王是個投機高手,他同意倒向劉秀陣營,但是他怕劉秀成就功業後,把他丟在腦後,於是提出一個條件,要劉秀娶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