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預防與預防協力 心臟病致死率降至2%

張岳西科維納市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岳西科維納市報導)橘谷女皇醫院於2月18日邀請了兩位心臟科醫學博士戴政弘醫師(Jonathan Tye )和葉冠廷(Timothy G.Yeh)醫師講解如何預防心臟病和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公關經理Antonioni Qin表示,該醫院會每個月,最多不超過一個半月,舉辦常見病的免費講座,並提供免費的三高檢測。

心臟病為人類頭號殺手

根據世衛報告,心臟病和中風排在人類十大死因中的前兩位,佔了人類死因的70%。緊隨其後的是癌症、肺氣腫、意外事故、老人癡呆症、糖尿病、腎臟病、肺炎和自殺。

心臟血管的致病因子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下面是10項最常見的心臟病致病因素,戴政弘醫師提醒大家予以重視。

1)糖尿病(高血糖)。戴醫師表示,有糖尿病就意味著有心臟病,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與既有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是一樣的。在臨床上,所有糖尿病患者治療準則也都是依照心臟病患者的指標處理的。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注意糖尿病的預防,多運動和健康飲食。

戴政弘特別提醒,如果懷孕的女士患有糖尿病,她的嬰兒在長大後百分百會得糖尿病。他建議女性在懷孕期間不宜過量飲食,以避免超重和患糖尿病。

2)高血脂肪。

3)高血壓。

4)抽煙。臨床發現,抽煙除其他傷害外,可致血管收縮,導致心臟病的發作。

5)肥胖。

6)缺少運動。瘦人缺乏運動也會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7)壓力。據台灣醫學機構的調查報告,每星期工作時間超過60個小時的人患心臟病機率是工作40小時的2倍。睡眠不足也會給人增加疲憊和壓力,進而增加心臟病患病機率。

8)家族遺傳。如果先天不足,後天更要注重保健。

9)年紀。

10)性別。男性患心臟病的機率高於女性,但女性在停經之後,患心臟病的機率會很快追上男性。心臟病亦是60歲以上的女性第一死因,比例高出乳癌。

體重過重易患糖尿病

體重過重是患糖尿病的第一危險因數。現在很多兒童從小學時就已體重過重,父母需特別加以注意。預防辦法是少吃碳水化合物,即少吃富有澱粉(如穀物、麵包或麵食)或簡單的醣類的食物(如食糖),並多運動。

理想體重計算公式

對於成年男性,身高5英尺的理想體重為106磅,每高1英寸,理想體重增加6磅。對於成年女性,身高5英尺的理想體重為100磅,每高1英寸,理想體重增加5磅。根據身高計算出理想體重,再與實際體重相比較,可以得出是否已超重。

另外一種方法,通過體重和身高,計算出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可以衡量體重是否合乎正常。體重指數=體重(單位為千克)除以身高(單位為米)的平方數。該值低於18.5時,屬於體重過輕;處於18.5至24.9之間,體重正常;處於25至29.9之間,超重;超過30則已是過於肥胖。

患糖尿病的徵兆:

1)總有飢渴感,並多尿。

2)常常有疲倦感。

3)進食之前,血糖指數高於100.

4)飯後血糖指數高於200.

5)臨床上一般採用HgA1C方法檢測糖尿病。身體健康的人HgA1C指數低於5.7,當這個指數處於5.7和6.5之間時,就是罹患糖尿病的前兆。當高於6.5時,即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一般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在6個月之前既已有患病徵兆。

心血管塞住時的表面症狀

心臟冠狀動脈有三根血管,即使70%-80%阻塞住,可能也沒有明顯的感覺。當有症狀表現出來時,阻塞度往往已經超過了90%。根據臨床數據,人在20多歲時,血管既已發現有明顯的脂肪沉積和動脈的阻塞。

心絞痛一開始的症狀,走快的時候感覺氣悶,不舒服,但停下來後可以恢復正常,那很可能就是冠狀動脈阻塞。如果說一咳嗽、或吃東西,或用手按肺部,胸部會有痛感,那應該不是心臟病。

心臟病的發展程度

穩定性心絞痛,即動脈已阻塞80%-90%,這時還不是那麼危險,但走路快了或上樓梯會感覺到氣悶,停下來歇一會兒會變好。但血管阻塞位置不同,危險程度也不同,所以戴醫生建議心臟病患者做專門的檢測,不可大意。

病情發展到不穩定性心絞痛,一般就需要住院了。此類症狀一般是,一輩子心臟都沒有痛過,現在突然悶痛。或即使沒有運動,也感到胸悶,說明動脈阻塞已經更嚴重,應抓緊時間檢查和治療。

心臟病死亡率已大幅下降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心臟病的死亡率還高達30%,目前已降到2%。戴醫師提醒,如發生胸口痛,疼的冒汗,應趕緊撥打911電話,一般救護車會在5分鐘內趕到,並立即做心電圖,進而迅速診斷出心臟動脈的阻塞情況。救護車會立即聯繫相關醫院的急診室,做好急救準備。醫生要求在接到醫院通知的20分鐘內趕到醫院。這種急救處理很快,心導管手術通常30分鐘以內就可以做好。通常第二天,患者就可以恢復正常出院了。

心臟病發作時 如何緊急應對

心臟病發作時,不要自己開車到醫院的急診室,因為醫院的急診室通常都排很長隊,導致到了急診室卻得不到緊急的診治,貽誤治療時機。戴醫生表示,正確的應對方法是:

1,在第一時間撥打911電話。時間就是生命,不要等。

2,做人工呼吸急救CPR。前段時間有一個病人突然心臟病發作人事不省,孩子做了20多分鐘的CPR,送到醫院搶救,約一星期後康復出院。戴政弘表示,在不做CPR、不能使心臟跳動的情況下,每拖延1分鐘,救活的機會減少10%。心臟超過10分鐘不跳動,即使搶救過來,腦部組織缺氧受損,也很可能變成了植物人。學會CPR,可以救活身邊的人。

3,選擇具備有心導管設備和醫療團隊的醫院救治。約30%的美國醫院有心導管設施,橘谷女皇醫院是其中之一。

戴政弘醫師主要負責血管的疏通,所以戲稱自己是人體的水工,而葉冠廷醫師主要負責在心臟病人猝死時,使用電擊設備將病人救活,所以被稱為人體的電工。

葉醫師介紹,通過植入ICD設備可以挽救心臟猝死病人的生命,通過心導管手術將心臟周邊的特定多餘神經燒掉,則可以治療心律不齊,使病人避免發生猝死現象。

植入型ICD設備避免猝死

心臟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最常見的直接原因是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使心臟絕對或相對喪失泵血,且多發生在院外。爭取在數分鐘內對心臟實施電擊,是降低該類患者死亡率的關鍵。

植入型心律轉複除顫器(ICD)是臨床上治療持續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醫學儀器,ICD具有支援性起搏和抗心動過速起搏、低能量心臟轉複和高能量除顫等作用,能在幾秒鐘內識別病人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並能自動放電除顫,明顯減少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發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位植有ICD的現場觀眾講,一次他在浴室洗澡時出現暈眩,大約不到10秒,聽見胸口啪啪聲響,ICD設備開始電擊心臟,將心臟啟動,他就恢復了正常,避免了心臟猝死或暈倒。

ICD設備比較昂貴,葉醫師表示,每台設備需要約3.5萬美元。

心導管行電燒手術可根治WPW心律失常

心臟本身是一個電氣循環系統,WPW類型的心律失常是—種先天心臟神經系統異常,在心臟正常的傳導神經外,多長了—條或數條異常神經,當人體自帶電波跑到該異常神經時,容易發生短路,造成電波在心房與心室間的異常神經回路迴圈,常造成陣發性心室心跳過速。

在做電氣生理學檢查後,WPW型心律不齊可經由心導管行電燒手術,將心律不齊的源頭或天生的異常神經燒掉,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如果失敗,原因通常是沒完全將異常神經組織燒掉,或別處還有異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