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亞洲經濟 IMF:中日風險最大

人氣 2

【大紀元2014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28日發布亞洲的經濟展望,警告亞洲面臨二大風險,一是中國大陸金融部門脆弱,使經濟放緩超過預期;另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政策或無法繼續使經濟好轉。

中國金融部門脆弱

IMF警告,被稱為「影子銀行」的中國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是「系統性危機」的關鍵來源,今年已出現信託產品倒債的訊號,如2月吉林省信託公司發行的高回報投資產品聯盛基金違約,該基金由一個負債累累的煤礦公司貸款支持。

另一個金融地雷則是地方政府債務,它可能加重金融的脆弱性,導致銀行資產品質惡化。據中國國家審計署,地方政府債的比例占了國內生產總額(GDP)的30%再多一些,2010年底,這個比例大概是25%。

IMF說:「未來很可能再聽聞地方政府出現信託或潛在的償債問題。這可能在幾個月內,於中國及全球引爆負面的金融市場反應。」

報告預期2014年的中國經濟慢速放緩至7.5%,2015年再降到7.3%。

經濟學家對中國的經濟危機還有不同看法。英國《金融時報》2日報導,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Zhang Zhiwei)將房市列為中國今明兩年的頭號風險,甚過影子銀行及地方債。野村評估,2013年營建占中國GDP比重達16%,接近愛爾蘭、西班牙房市泡沫破裂前的水準。

安倍經濟學不如預期

18個月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刺激政策,希望將日本拉出20年通貨緊縮的泥沼,但事實證明,其效用不論在支持成長、增加基本工資及刺激私人投資上都不如預期。

IMF警告:「儘管這個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初期看起來效果很好,升高了通膨預期。然而,經濟過渡到自立的、無通縮的成長還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沒有進一步改革,日本可能再度陷入低成長與通貨緊縮、財政進一步惡化,而且過度依賴貨幣刺激會對整個區域造成負面影響。」

IMF預估日本2014年的成長為1.4%,至2015放緩至1%。

亞洲應把握歐美復甦

除了上述的內部風險外,亞洲也要當心全球的流動性緊縮。報告評估,美國經濟好轉將使資金離開亞洲,造成一些金融波動。另外,政治及地緣政治風險也可能打斷貿易,阻礙經濟成長。

不過,已開發國家的復甦也會帶動國內外需求增長,這將支持亞洲多數地區持續成長。IMF亞太部門的主管李昌鏞對CNBC樂觀表示,已開發國家正在轉向,許多依賴出口的亞洲國家處於把握復甦的有利位置。

就亞洲總體而言,IMF將今年此區的經濟成長由5.3%提高至5.4%,明年可望增加到5.5%。

香港房價或大跌

IMF警告,2008年以來香港房價飆漲近90%,租金居高不下,房價租金比也高於歷史平均值,顯示房價過高,新西蘭也有類似的情況,房價大幅向下修正的風險很高。另外,台灣、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的房價租金比也偏高,不排除下跌的可能。

(責任編輯:畢儒宗)

連繫作者:djyjiexuan@gmail.com

相關新聞
摩根大通:區域增長受威脅 亞洲貨幣看跌
馬英九:台灣將在亞洲扮演3要角
融入區域整合 馬英九:台灣將扮3要角
全球市場跌勢蔓延 亞洲股市重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