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人民幣走低或觸發中國金融危機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人民幣在今年年初以來急劇下跌之後,美國警告北京不要重回操縱人民幣的老路。有分析認為,人民幣貶值是中國經濟下滑的結果。還有分析說,目前人民幣已經估值過高,損害了企業盈利和提高了企業債務。但是人民幣走低可能會觸發中國的金融危機。

人民幣下跌2.5% 美國擔憂中共壓低

《金融時報》4月8日報導說,一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在本週IMF,世界銀行和G20會議在華盛頓召開之前說對,「如果最近的人民幣疲軟預示著中共政策改變,放棄允許由市場決定匯率,這將引發嚴重擔憂。」

人民幣自從2月份以來已經下跌2.5%,對於多年來緩慢而穩定上升的中國貨幣來說是一個急劇的轉變。

美國的言論凸顯了華盛頓擔憂中共面對放緩的經濟,將傾向於通過壓低貨幣來刺激出口。這樣的行動可能導致中國減少全球需求,而此刻世界上幾個地區比如歐洲都處於疲軟。這反過來可能阻礙美國增長。

《華爾街日報》4月8日報導說,一個疲軟的人民幣使得中國出口跟美國產品相比更加有競爭力,這是美國製造商和華盛頓政客的一個重要擔憂。通過全球協議,IMF禁止各國使用它們的貨幣獲取競爭優勢。

在中國,央行官員私下裡說,作為收緊對人民幣控制的努力的一部份,央行設計了最近的人民幣下滑。通過引導人民幣貶值,北京在阻撓短線投機者並引入更大的雙向波動。但是對於中共的意圖的懷疑持續存在。

美國財政部去年十月份在對國會的報告中,批評中共干預貨幣市場並認為,人民幣將需要「實質性」上升以達到市場利率。傑克盧上個月告訴中共副總理汪洋,美國相信在人民幣達到市場匯率之前,北京有更多的路要走。

人民幣貶值是經濟下滑的結果

但也有分析認為,人民幣俯衝而下是因為市場壓力。一系列廣泛的經濟指標——從貿易到消費支出到工業產出——都顯示放緩的中國經濟,它減少了對人民幣的需求。在4月16日,中共計劃報告它的第一季度GDP數字,外界廣泛預計它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7.7%放緩到大約7%。

《金融時報》4月8日報導說,郎伯德街研究所估計,人民幣已經高於公平價值的15-25%。估值過高已經損害了企業盈利,過去兩年企業盈利平平。在這個期間,企業債務相對GDP的比例已經飆升15個百分點。而企業存款幾乎沒有改變。這暗示銀行借貸給企業的錢被用來支付舊貸款的利息而不是用於新的生產活動。

在擴大交易區間之前,中國人民銀行干預削弱人民幣。它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改變根深蒂固的人民幣將持續升值的市場觀念,另一方面是因為經濟需要更低的匯率。如果人民幣缺乏進一步的貶值,企業將很難在不削減投資,削減員工和薪資的情況下維持資產負債表的平衡。

人民幣走低或觸發金融危機

《金融時報》報導說,擔憂中國金融危機的投資者希望知道它將在甚麼時候以及如何發生。他們往往關注快速積累的債務——其中大多數存在於影子銀行,以及房市的過度投資。但是走低的中國貨幣可能被證明是一個觸發器,就像美國次級房貸觸發了全球金融危機那樣。

自從2010年以來,實際的和預期的人民幣升值催生了一個套利遊戲,如果人民幣下跌10-15%,它將造成重大損失。

這一切開始於2010年六月份,北京擴大它的初出茅廬的貿易結算方案,以便中國的合格企業可以用人民幣而非美元來支付進出口貨物。在2010年中,北京也允許人民幣開始再次升值。中國投資者看到利用人民幣升值和利率差的完美機會。

作為計劃的一部份,中國企業使用信用證在境外取得外國貨幣貸款。這常常涉及進口金屬比如銅和鎳,因此它不是欺詐。在規避資本控制當中硬商品扮演了貨幣的角色。

進口貨物被出售,所得被投資到銀行賬戶或中國理財產品。如果這些資金被放入存款,回報基本取決於由於利率差帶來的持續的人民幣升值:中國企業可以在香港以3%利率借錢,而大陸的銀行存款利率大約是3-4.8%。

估算這種套利規模的一個方式是查看香港銀行對於大陸銀行和非銀行機構的債權。這個數額從2010年到2013年末翻了三倍,達到2.5萬億元(4150億美元)。

違約危險 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在前方不遠

《金融時報》報導說,在外匯債務需要償還的時候,下跌的人民幣可能導致擠兌,推動資產價格下降。每次當局推出監管條例遏制套利,或最近當央行壓低人民幣,市場流動性都承受壓力。

中國金融紙牌屋的另外一個方面是,許多在國外籌集的資金已經通過理財產品流入中國企業貸款,其中一些將變成壞賬。大量的這類產品將在未來幾個月到期,考驗金融系統,特別是如果北京不干預阻止違約發生的話。

非常類似於美國的次貸,中國金融問題的規模圍繞著不確定的陰雲。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可能就在前方不遠。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人民幣中間價  再創年內新低
人民幣貶值創新低 恐致5行業破產潮及6惡果
人民幣續跌至6.21 中間價創半年新低
人民幣投機者裁跟斗 虧損55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