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迎端陽 臺國寶大師劉清正談龍舟文化

人氣: 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4年0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迎端陽,競龍舟」,全臺規模最大的「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日前在臺北市長郝龍斌為龍舟點睛後,正式起跑。端午佳節即將到來,記者專訪臺灣龍舟國寶大師劉清正,談他一生致力推廣龍舟及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故事。

划龍舟是端午節重要活動

「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創會會長劉清正是臺北市政府列冊的文化資產「龍舟製作技術」保存者。今年73歲的劉清正家族造船已有4、5代歷史,他15歲起跟著父親學習造船技藝,18歲至今完成的龍舟在海內外約150艘,「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的龍舟都是由他親手打造。

2013年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6月12日在大佳河濱公園登場,來自各地的參賽隊伍卯足全力,共襄盛舉。(中央社)

划龍舟(臺語:扒龍船)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關於端午節划龍舟與吃粽子的由來,是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西元前340─278年),他早年受楚懷王重用,主張聯齊抗秦,卻遭到上官大夫妒忌、誣陷,被放逐後,作《離騷》抒發心志。楚頃襄王時再遭讒毀,貶謫到江南。屈原見國政日亂,多次勸諫沒人聽,無力挽救國家,憤而投汨羅江而死。

2013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6月12日在大佳河濱公園登場,參賽隊伍無不使出全力,奮力搖槳。(中央社)

劉清正說:「大家對屈原都很尊敬,每個人都想要雇船拼快、趕緊救人,獻粽子投江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演變成今日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劉清正純手工打造龍舟,至少需花1個多月時間,他製作的龍舟看起來威嚴、有氣勢。他分享,「龍頭有往前要跑的感覺。」老外則說,「划起來就像一條龍在水上跑」。

國寶級龍舟師傅、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創會會長劉清正。(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網站)

台北市三腳渡擁有的兩艘手工木造龍舟。(鍾元/大紀元)

清乾隆29年(1736年),臺灣便有龍舟競渡。劉清正說,以前臺灣龍舟在船身兩側飾有龍、鳳,並沒有「龍頭」與「龍尾」,在1958年端午節划龍船時,臺北市政府一位外省籍民政課課長提及他在大陸看到的龍舟都是完整龍形,於是劉清正興起改良的念頭,龍舟也就成了現在有龍頭、龍尾的造型。

台北市三腳渡。(鍾元/大紀元)

三腳渡龍舟文化。(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網站)

龍舟競渡時,龍頭有鼓手、鑼手,船尾有舵手控制船的方向。劉清正做過的龍舟有7、8、9、11、16對槳,現在標準採用9對槳,在工商時代來說,組隊也比較容易。他提到,龍船要注重安全性,龍頭的製作要考慮搶旗手怎麼爬龍頭,腳要勾哪裡,身軀趴著不會落水,能順利奪標。

2014新春啟航,龍舟獻江,左二為國寶級龍舟師傅、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創會會長劉清正。(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網站)

他說,龍舟賽的選手年紀最好是30-35歲,龍船要跑得快考驗團隊合作,槳法要划得深,把水推到船外;鼓手要看選手的力量,若有力則要快,沒力放慢,給他們休息一下,最後面的節拍再加快。而龍舟每一批使用的木材材質不同,對龍舟的速度也有影響。

德國漢堡龍舟隊來台參訪。(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網站)

「選手平常練習時就要盡力,因為平時訓練都會比較投機,沒有全出力。」他說,人都有榮譽心,到正式比賽都會很拼,但平常沒有練更長的距離,到時可能會功虧一簣。他建議,假如比賽500公尺,要練習到600-650公尺之間,最好是超過1、200公尺。五月端午節龍舟競渡,他說,以前在河岸擠滿了人看划龍舟賽,現在人怕熱、怕站、怕擠,有人在家裡看電視轉播。

德國漢堡龍舟隊來台參訪。(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網站)

劉清正說,也有人是一定要到現場看,更積極的會組隊參加。他認為,河岸上的掌聲很重要,「每個人做什麼事情,有人拍手心情會很好;就像演戲一樣,如果台下沒有觀眾看,演員演戲也會沒勁;當然是愈多人看,才會愈演愈帶勁。」

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受邀參加德國漢堡市第四屆臺灣盃龍舟賽。(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網站)

德國每年舉辦「台灣盃龍舟賽」重視中華划龍舟文化

劉清正曾應邀至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參展或比賽,享譽國際。他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德國漢堡慶祝開港800 週年,臺灣龍舟隊前往參加並致贈2艘傳統龍舟,經過十幾年的推廣,歐洲各國也都有龍舟比賽。從2009年起,漢堡還每年舉辦「台灣盃龍舟賽」,從此漢堡成了德國龍舟運動的發源地,目前全德國已經有超過270多個龍舟俱樂部。

「德國很重視手工打造的龍舟,他們保存起來傳承給後代。」他說,曾去德國3次不同地方,在每條河都看到有人在划龍舟,他們國家的龍舟運動,才會發展這麼快。他也提到,2000年他和台南龍舟隊應邀法國布列斯特港「世界海洋水手節」,參加法國國慶日9人長槳小船競技,也讓他對法國人喜歡龍舟印象深刻。

臺灣龍舟國寶大師劉清正打造龍船揚名海內外。(中央社)

2000年劉清正創立「三腳渡文化發展協會」,成為推廣龍舟文化的重要據點。他做龍舟都有選黃道吉日,「龍是天上的,在地上龍屬於皇帝,在以前龍舟競渡比賽完,龍舟收藏起來,到初一、十五還會拜拜。」他說,現在龍舟文化,還是照古例,有落水典禮、點睛、請道士。他還強調,德國漢堡在龍舟下水時,也請中國道士去念經,以中國的風俗習慣處理。

「臺北國際龍舟賽」歷年皆屬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今年5月31日至6月2日共有國內外232支隊伍參加,為祈求賽事順利平安,5月17日特由郝龍斌市長主持點睛暨祭江大典。(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臺北2014端午嘉年華點睛暨祭江大典

「臺北國際龍舟賽」歷年皆屬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今年共有國內外232支隊伍參加,為祈求賽事順利平安,5月17日下午1時30分開始,由臺北市長郝龍斌在全臺唯一以屈原為主神供奉的洲美里屈原宮舉行點睛祭江大典,郝龍斌循古禮請神祭江點睛,祈求今年端午節龍舟比賽與嘉年華期間一切平安。

「臺北國際龍舟賽」歷年皆屬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今年5月31日至6月2日共有國內外232支隊伍參加,為祈求賽事順利平安,5月17日特由郝龍斌市長主持點睛暨祭江大典。(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臺北市政府特別選在良辰吉時進行點睛暨祭江大典,由郝龍斌擔任主祭官,並邀請外國使節等貴賓為陪祭官,在屈原宮廟方與道長的帶領下完成傳統的「湘水忠靈祭典」儀式後,隨即恭請屈原主神像上神轎,進行遊境踩街儀式。

「臺北國際龍舟賽」歷年皆屬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今年5月31日至6月2日共有國內外232支隊伍參加,為祈求賽事順利平安,5月17日特由郝龍斌市長主持點睛暨祭江大典。(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今年參加點睛祭江遊行的隊伍,除了有傳統鼓陣前導外,由幼兒園組成的小朋友陸上龍舟隊,用自己DIY製成的小小龍舟,以可愛的步伐及精神抖擻的口號,一起踩街遊行,緊接在後的則是由郝龍斌伴隨著水仙尊王的神轎隊伍,以及包括由在臺外國友人組成的兩支隊伍等,一路由屈原宮踩街遊行到洲美碼頭的龍舟點睛會場。

當隊伍來到洲美碼頭後,立刻展開傳統的點睛祭江儀式,由郝龍斌與其他外賓為現場的八艘大小龍舟點睛,隨後,龍舟下水展開約40分鐘的祭江儀式,郝龍斌也加入臺北市體育局的龍舟隊伍,從洲美碼頭划向大佳龍舟碼頭,為即將於5月31日至6月2日展開的「水岸臺北 2014端午嘉年華」拉開序幕,等待端午佳節的到來。

(責任編輯:李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