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胭脂巷口故人來》的一些改動

作者﹕麥硯同
font print 人氣: 592
【字號】    
   標籤: tags:

唐滌生的《胭脂巷口故人來》除了在戲台上演出的舞台版外,還有一個電影版本,由任劍輝、白雪仙、林家聲等主演,改名《琵琶巷口故人來》。兩個版本的故事骨幹是一樣的,分別只在於舞台版中,文敏被逼離家後,懇求桐軒莫上京應試,因「有師在,弟子難出頭」,桐軒贈他盤川(盤纏)即隻身離去;電影版中,桐軒則認為「弟子功名師有責」,同赴秋闈,其後,二人投宿寺院,桐軒染病加上盤纏不足,自願放棄應試,把餘錢贈予文敏,「讓舅功名把姓埋」。

改動似乎甚微,然而,如此一改,沈桐軒的性格卻更顯圓滿,劇情也發展得更合理。

按原劇本,文敏向桐軒陳情,桐軒才放棄功名離去。文敏是主動者,桐軒則處於一個被動的地置,當然,玉蘭對桐軒有知遇之恩,更有託付終身之約,桐軒不忍見她家庭破碎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文敏一番遊說後,被感動才留書出走,很難判定他是否出於甘心樂意,或者說很難判定甘心與報恩,孰輕孰重。

何況古代士人十分看重科舉,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舉成名。玉蘭對他縱有恩有愛,身為讀書人,對前程種種不能絕無考慮,要一時之間為愛捨卻前程有一定難度。這個心理轉折本來就有一點複雜,落到大老倌手上,定然有一番身段與排場要演,才能把那種內心爭扎表現出來,說服觀眾為何要作此決定。落到平庸的演員手上,或許還可依樣畫葫蘆地來幾下身段,一些水平不足或懶慢的演員乾脆一句「好,我放棄罷」了事,徒教觀眾看來突兀。

至於電影版的改動有獨到之處。桐軒與文敏同赴秋闈,表明了他對功名的追求,合於情理。因此,到後來桐軒患病,現實與理想要二選其一時,更覺左右為難,觀眾看了難免替他嘆息。再者,由桐軒攜文敏上京,到在寺廟中重病贈銀,皆由桐軒主導,由爭取到放棄,性格有起有落,不斷完整。

另外,桐軒因患病觸起他放棄應試的念頭,「何況有限盤川,難夠兩人分派」,明知盤川不足,仍然悉數給了文敏,他將身無分文,成為乞丐是可以預見的,進一步想,無銀兩又怎治病呢?顯得桐軒更偉大,犧牲自己成就他人,「報恩唯把人情賣,我讓你狀元及第,他日你白馬遊街」。

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大多粗製趕造,常被譏為「七日鮮」,可是也不能蓋而論之,看《琵琶巷口故人來》,導演顯然有參詳過劇本,也改動過劇本,雖然改動很小,可差之毫釐,戲味就出來了,日後粵劇團若演出該劇也不妨參考一下。

責任編輯:周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年前,根據三位粵劇界前輩任劍輝、白雪仙及著名編劇唐滌生的奇緣改編的舞台劇《劍雪浮生》上演時,由於「影迷公主」陳寶珠息影多年後的復出,《劍》劇曾一度引起哄動,在劇界傳為佳話。
  • 《再世紅梅記》改編自明周朝俊三十四齣傳奇劇本《紅梅記》,《紅梅記》描寫書生裴禹先遇李慧娘,後遇盧昭容,最後與昭容結成夫妻的故事。原著裡兩個女子並不相關,唐滌生則把她們牽連起來,甚至套用借屍還魂使她們合二為一。如此改編令人叫絕,然而每觀該劇,難免會替那個最後獻出身體的昭容鳴不平,唐滌生或太喜歡李慧娘,為了成全她與裴禹,不惜醜化、委屈了昭容。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