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創新動員 白米社區靠木屐重生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創新台灣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21日電)宜蘭白米社區曾因木屐產業蕭條與空氣污染,一度衰落,靠著動員與創新,終於讓它再度靠著木屐闖出一片天。

白米的木屐真有名,查埔來穿真自在,查某來穿好體態,阿公來穿嘛有氣派,囝仔來穿嘛會活潑起來」,這是形容現在宜蘭蘇澳白米社區起死回生的一首歌。

白米社區因三面環山,僅有一處小出口與外界聯繫,舊名為「白米甕」。在日據時期,因當地擁有豐富的石灰石,開始發展石灰石挖採與加工業,並設置礦石加工廠與水泥工廠,雖然這樣的發展提供當時台灣發展所需的物料,造就當地居民就業機會,但相對也使社區犧牲環境,付出慘痛代價。

「樹葉總是蒙上一層灰白」白米社區耆老們說,在他們的記憶中,由於社區只有一條唯一的對外道路,早期每天凌晨到晚上都有水泥車進出,當時居民除了要無時無刻忍受車輛呼嘯而過的巨大噪音之外,每天起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將神明桌的灰塵擦拭乾淨,不過到了傍晚又佈滿一層灰。

連道路兩旁的樹葉也鮮少出現應有的翠綠;當時在水泥工廠的員工下班後,也幾乎全身都是粉塵。

在早期這樣的環境之下,許多呼吸道慢性疾病與耳鳴,常發生在社區居民身上,礦石工廠與水泥工廠成為社區最大的夢魘;但讓人無奈的是,這些工廠又是大多數居民仰賴的工作來源。

雖然白米社區曾在民國40年代因為附近盛產適合製作木屐的江某樹,以製作木屐聞名,成為台灣早期木屐的重要供應地;不過到了民國60年代,隨著北迴鐵路的開闢,木屐工廠用地被徵收後,木屐產業隨即停滯發展,只維持不到20年的興盛光景,社區發展再度步入蕭條。

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瑞木在民國80年時,因在台北從事環保工作多年思鄉,回到社區老家擔任縣府環保局約僱環境稽查員,之後剛好遇上宜蘭縣正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讓他覺得或許這是扭轉社區命運的機會,可是當時並沒有人看好。

林瑞木說,他曾經與部分居民聯手以激烈的手段,抗爭當地工廠,但時間一久卻發現,這樣的方式對於財團起不了太多作用,加上許多居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就是抗議的對象,之後他們逐漸調整態度和方向,那就是先從社區改造下手,做出成績,也才能要求工廠重視居民權益,畢竟大家都想要擁有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環境。

林瑞木表示,在環境改造漸有起色後,由於社區還有幾位製作木屐的老師傅,他們決定以過去既有的木屐產業重新出發,民國82年起成立發展協會,投入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列。

民國86年,白米社區申請到政府的地方產業特色補助之後,居民開始自組合作社,採取集資入股方式籌措資金,共同經營協會,並以村內廢棄的空間重新打造,白米木屐館就這樣誕生,協會也開始動員投入木屐樣式的開發,且每年都有創新作品或藝術展品,像是按摩木屐、罰站木屐、瘦身木屐、跳舞木屐、裹腳木屐、木屐吊飾、腳底形狀的祈福木牌,還有相關的皮革藝術。

此外,師傅別出心裁,創作出比床還大的木屐;遊客也可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各式圖案或皮革顏色,之後再交由老師傅電燒、釘製、彩繪與上漆,成為個人專屬的木屐;民眾也可在館內簡單體驗木屐製造的刀工技巧。

館方表示,罰站木屐前方特別較高,後方特別低,腳跟還有鋸齒狀,具止滑按摩功用,不是穿來走路,而是有健康概念的運動用木屐。這種款式不僅可拉直脊椎,不易駝背,還可讓小腿筋至大腿筋自然拉直,增進體態美,最受消費者歡迎,不用打廣告就成為社區最賺錢的「金雞母」,社區的「永續經營」全靠它!

此外,瘦身木屐的長度只有一般木屐的一半,與日本瘦身鞋功能類似,鞋板都是鋸齒狀,穿上走路可同時按摩腿部。

白米社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20多年來,成功讓木屐藝術化、生活化、精緻化,並轉化為創意商品,「也讓初步製作過程是可以被遊客參與」,成功轉型為觀光小鎮,並帶動周邊觀光。

白米社區的行銷方式,並沒有靠大肆宣傳,或在其他地方設點販賣,成功吸引觀光客前往觀光,讓地方真正發展起來,成為台灣其他社區的參考典範。

另一方面,白米社區附近的工廠也因社區改造的成效,陸續加入營造的行列,開始添購除塵設備與綠化環境,共同改善當地環境。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白米社區過去曾是滿佈粉塵的地方,但在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付出之下,將祖宗留下的「老東西」增添新元素,把社區從環境煉獄拉回觀光勝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