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格培養 家長扮甚麼角色?

西澳校長呼籲家長對子女說「我愛你」,而非「你很特別」

人氣 15

【大紀元2014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新雲澳洲珀斯編譯報導) (編者按)各個民族世代流傳的格言、諺語和故事都在傳遞著一個重要信息:對孩子人格(性格)的培養遠勝過孩子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永不放棄」(Never give up)是編者5歲的孩子從小學幼兒班(Kindy)裡學會的早教人格之一,編者發現,「永不放棄」的品格已成為他在學習新事物、鍛練新技能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礎。在對孩子人格培養的過程中,家長們應該扮演甚麼角色?一篇被選入珀斯北部一間公立小學校刊上的文章,揭示出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其人格培養起著關鍵作用。

西澳校長們呼籲家長告訴其子女父母愛他們(they love them),而不是說「他們(子女)很獨特(they’re special)」。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現在許多學校正在努力衝破由於社交媒體自拍(selfies)和父母過度讚揚引起的自戀行為時代造成的「代溝」。

來自Presbyterian 女子學校(Presbyterian Ladies’College)的校長布萊克伍德(Beth Blackwood)表示,儘管現代科技給孩子們帶來許多益處,但是每天電子圖像的不斷共享必須要與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保持平衡。她說:「我建議家長們鼓勵孩子們懂得成功來自不懈的努力,願意接受挑戰及從錯誤中學習,失敗實際上可以帶來機遇。一個簡單的信息『我愛你』要比誇大或對孩子能力給出錯誤信息遠遠有效。現在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他們鼓勵年輕人要富有同情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並提供關愛幫助。」

她接著說:「我們確實看到許多年輕人表現得非常出色,他們隨時準備給出時間來做義工,這正與自戀趨勢相平衡,這支持年輕人的成長前進,成為一名積極的社區成員而並非是社區的自戀者。

萊克伍德的這番評論是基於世界著名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偉克(Carol Dweck),簡‧文吉(Jean Twenge )和基思‧坎貝爾(Keith Campbell)的聯合研究著作-自戀流行:生活在權利時代(The Narcissism Epidemic: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作出的。

來自聖史蒂文中學(St Stephen’s School)的校長喬治(Tony George)提醒家長說:「你的孩子是上帝賜予你的禮物,但可不是給每個人的禮物。我們看到一個趨勢是家長們正在通過孩子展現出自己的理想抱負,而並不是讓孩子們表現的真實些,這幾乎是他們面對的壓力,我們希望能夠為孩子做真正的自己而慶賀。」

來自蘇格蘭學院(Scotch College)的校長奧康奈爾(Alec O’Connell)表示:「家長們應該為自己的孩子設定現實和具有挑戰性的目標。重點在於孩子可以做得最好,而不總是意味著讓孩子拿第一或是贏。」

西澳小學校長協會主席布林(Steve Breen)說:「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從錯誤與失敗中吸取經驗並找出解決方案。」

西澳大學的「為人父項目」(the Fathering Project)主管羅賓遜(Bruce Robinson) 強調:孩子們應該覺得自己特別,但是不能認為自己要比別人特殊。他說:「悉尼歌劇院是獨特的,但是泰姬陵也是。他們不應和別人比誰更特別。」

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麥格雷夫人(Tracey McGillivray)表示:「對孩子進行不斷表揚,有時會起反作用。我的全體家庭成員經常對社交媒體及三個孩子各自在學校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公開討論。我們認為只有當孩子做得好時或擅長某件事時才對其表揚。」「作為父母,我認為應該現實面對這個世界,並要誠實。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說我們愛自己的子女而不是愛他們所做的事情。」

(責任編輯: 楊宇馨)

相關新聞
有助孩童在校學習到位的5個訣竅
千年《三字經》國度 大陸六成小學生「無禮」
注重能力還是注重成績 美教育體制面臨考驗
規矩和愛,成就孩子的未來(一)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