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導維姆·文德斯獲柏林影展終身成就獎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小清綜合報導)第65屆柏林電影節組委會日前宣佈,69歲的德國名導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將於明年2月舉辦的影展獲頒終身成就獎。組委會在聲明中向文德斯致敬:「其跨體裁、多面向的工作塑造了我們對於電影的鮮活記憶。」

2015年2月12日,柏林電影節將展映包括《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又譯:慾望之翼)在內的10部文德斯作品。電影節組委會負責人迪特·科斯利克(Dieter Kosslick)在20日的聲明中說:「我們向維姆·文德斯致敬,他是當代最引人注目的導演之一,作為電影製作者、攝影師和劇作家,他跨體裁、多面向的工作塑造了我們對於電影的鮮活記憶,並繼續激勵著其他電影人。」

69歲的文德斯可說是同代人中最有影響力的德國導演,其電影風格在藝術片和商業片導演中都具足影響力。自1970年的導演處女作《城市之夏》(Summer in the City),文德斯共執導了約50部電影,足跡踏遍歐洲、南北美洲、亞洲和澳洲,並在國際影展上屢獲大獎。

文德斯電影充滿詩意與虛空感,流浪與疏離是永遠的主角。他最知名的作品包括公路電影《愛麗絲漫遊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1973)和《時間的流程》(Kings of the Road,又譯:公路之王,1976)、金獅獎影片《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1982)、金棕櫚獎影片《德州巴黎》(Paris, Texas,1994),以及銀熊獎影片《百萬美元酒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2000),1987年獲金棕櫚導演獎的《柏林蒼穹下》則被好萊塢翻拍成了《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1998)。

1984年5月,維姆·文德斯憑藉《德州巴黎》獲戛納影展金棕櫚獎。(RALPH GATTI/AFP/Getty Images)

文德斯還是一位具開拓性的紀錄片導演。他入圍奧斯卡的《樂滿夏灣拿》(Buena Vista Social Club,又譯:樂士浮生錄)是史上第一部全數字化紀錄片,同樣獲得奧斯卡提名的舞蹈家傳記片《皮娜》(Pina,2011)則在3D技術上具有開創意義。

柏林影展「經典回顧」單元負責人、柏林電影博物館藝術總監雷納·羅特爾(Rainer Rother)說,「維姆·文德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藝術親和力的多樣性。而他在眾多電影中也致敬了無數的電影大師,如在《尋找小津》(Tokyo-Ga,1985)中致敬小津安二郎,在《大地之鹽》(The Salt of the Earth,2014)中致敬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

文德斯還是一位攝影家,從80年代起就開始了以「來自地球表面的圖案」(Pictures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為主題的創作。他捕捉的荒涼風景蘊含了記憶、時間、悵惘、懷舊和運動等主題,並與電影創作遙相呼應。

維姆·文德斯2005年在戛納影展記者會上舉起相機。(GERARD JULIEN/AFP/Getty Images)

據悉,文德斯最新執導的劇情片《一切都會好的》(Every Thing Will Be Fine)是一部3D藝術片,由瑞秋·麥克亞當斯(Rachel McAdams)、夏洛特·甘斯布(Charlotte Gainsbourg)和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等主演,將於今年在德國上映。

責任編輯:蘇明真

相關新聞
美媒:柏林三部中國片 凸顯經濟發展的軟肋
西片柏林影展發光  林克萊特拿最佳導演
金馬奇幻影展 公布開閉幕片
拍攝12年 銀熊獎長片《少年時代》發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