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百年書店Foyles 歷久彌新

人氣 208

【大紀元8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特稿)面對網路書店興起,仍對實體店深具信心,因為Foyles提供的一對一專業互動式客戶服務,絕非網路書店可以取代,在書店買書的經驗和感受,也仍受到許多消費者青睞。

曾於2012年及2013年榮獲英國全國最佳書店,2012年最佳兒童書店的Foyles,創立於1903年,這家走過一個多世紀歷史的老字號書店,今年夏天將旗艦店遷往倫敦市中心查寧十字路(Charing Cross Road)107號新址。建築師Lifschutz Davidson Sandilands將新店設計為21世紀的書店,要帶給消費者全然一新的感受。

世界最大書店 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Foyles書店的起源十分有趣,William和弟弟Gilbert Foyles兩人分別在18和17歲時準備公務人員考試,但不幸雙雙落榜,他們決定賣掉不需要的參考書,並在教育類雜誌刊登廣告,生意就從他們父母親房子內的廚房做起,因為詢問者多,他們必須向其它人買進二手書轉售。

Foyles兄弟的第一筆生意在1903年7月14日成交,第一年全年的交易金額是10英鎊,1904年他們開設第一家實體店,兩年後因為生意興隆兄弟二人在當時書店林立的查寧十字路135號頂下一家店,自稱是倫敦最大的教科書書店。

Foyles書店不斷快速成長,1912年搬遷到查寧十字路121號,17年後因為書店空間已不敷使用,他們決定買下邊街的土地,建造全世界第一棟專為開設書店的大樓,這間查寧十字路113-121號Foyles書店,號稱世界最大的書店,並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除了賣書,Gilbert Foyles於1921年成立包括教育部門、圖書館書籍提供部門、威爾斯新聞部門、音樂部門等,同時還有藝廊及書友俱樂部,但販賣書籍一直是經營的核心。從1925年每年出售80萬本書,到1963年時已爆增到400萬本。

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大量焚燒書籍,愛書成痴的William Foyles曾拍了一封電報給希特勒,表明願意以好價錢購買德國的書籍;但收到的回覆是,德國沒有書可以賣給他,而且會繼續焚書。為了保護書店,大戰時期Foyles兄弟還曾使用裝滿舊書的「沙包袋」放在店門口。

推動現代化轉型成功 重拾昔日光芒

到1940年代Foyles不僅是倫敦最紅火的書店,也開始向海外擴點,包括愛爾蘭和南非都有分店,在網路仍未出現的年代,Foyles提供消費者型錄訂書服務,1950年代每天有3萬5000封下單的信件,從教科書到罕見書的訂單不一而足。

1930年William Foyles的女兒Christina創立知名的Foyles文學午宴,William退休後,Christina獨立經營,在50和60年代,Foyles書店經營處於鼎盛時期,但70年代因為Christina不信任員工處理現金結帳,結帳時經常大排長龍,同時未引進科技現代化,店內滿坑滿谷的書卻未能有效標記管理,業績一落千丈。

1999年Christina Foyles過世前將經營權交代姪子Christopher Foyles,推動現代化並於2004年完成全面重新裝潢,重拾昔日的光芒。2005年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皇家節慶廳」(Royal Festival Hall),開設倫敦第二家分店,之後陸續在St Pancras火車站、Westfield購物中心、Waterloo火車站等地開設新據點。

2007年Sam Husain受聘出任執行長,推動策略性發展,2008到2009年Foyles書店在虧損多年後終於有獲利。不僅如此,出色的經營接連在2008、2010、2012及2013獲選為全國最佳書店,2012年獲選為兒童讀物最佳書店。

以更貼近讀者經營方式 延續書店傳奇故事

今年6月Foyles搬到新址,8層樓的總面積約有13個網球場,4.5個足球場大,共有187種類別,20萬種不同書名的書籍,庫存的書籍量約50萬本,在近聖誕節高峰時,數量超過80萬本。

值得一提的是,Foyles的外國語文書籍部門規模是英國最大,約有2萬5,000種不同的書籍,其中包括37種中文字典。

Sam Husain告訴中央社記者,Foyles書店擁有悠久的歷史與傳統,面對網路書店興起,他仍對實體店深具信心,因為Foyles提供的一對一專業的互動式客戶服務,絕非網路書店可以取代,在書店買書的經驗和感受,也仍受到許多消費者青睞。

旗艦店明亮的與現代的設計,帶給消費者煥然一新的驚喜,Foyles要以更貼近讀者的經營方式,堅定走向下一個世紀,延續倫敦書店的傳奇故事。(詳細內容請參閱全球中央雜誌8月號)

相關新聞
俄軍再襲烏克蘭致18死 美國譴責中共為俄輸血
菲美日峰會屬主權決定 馬尼拉駁斥中共批評
專家:澳在印太扮要角 以新戰略抗中共脅迫
加強與美日的同盟是主權決定 菲律賓駁中共批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