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審計土地出讓金或為摸清地方家底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報導)陸媒今天報導,中共當局首次對土地出讓金進行審計,此舉或帶有摸清地方政府家底的考慮。土地出讓金收支情況長期是地方政府諱莫如深的秘密。地方政府嚴重依賴土地財政,是中國房價上漲的背後推手。地方政府不僅通過土地出讓進行權錢交易,還通過強徵強拆來掠奪民財,造成大量民怨。中國知名金融學家易憲容表示,土地審計和不動產登記,是中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圍繞房地產市場進行博弈的開始。

土地出讓金長期處於監管之外

陸媒《新京報》8月28日報導,日前,大陸首次對土地出讓金進行審計,被認為是要摸清地方政府的家底。

大陸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中國各地的土地出讓收入在2001年是1296億元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2013年超過4萬億元,13年間增長超30倍,總額累計達19.4萬多億元。

土地出讓金的收支管理分散在國土、土地儲備、財政等部門,大部份實施封閉操作,長期處於公眾監管視野之外、去向不明。曾有北京市民向審計部門申請公開北京市土地出讓金違規使用情況,卻被以「公開可能對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由遭拒。

土地出讓過程權錢交易普遍存在

陸媒《華夏時報》8月22日報導,土地出讓金動輒成百上千億,是地方政府盯緊的「肥肉」,但對這筆收入的使用諱莫如深。

今年以來,中共巡視組巡視後,多名高官因房地產領域的腐敗問題落馬,在土地出讓過程中,暗箱操作的空間很大,權錢交易的現象極其普遍。

報導稱,一線城市土地出讓不少是舊城改造項目,開發商拿到項目後,往往會提出增加容積率,或更改建築規劃的要求。對增加的土地容積部分,開發商只需象徵性地補繳少量土地款,外界對中間牽涉的權錢交易不得而知。

土地的招標、拍賣和掛牌的操作同樣存在私下交易。政府與企業事先談妥,拍賣時找幾個陪標的做做樣子,這其中就存在權錢交易。例如,政府為了抬高區域地塊的價值,表面上會以高地價成交,通過暗箱操作,將土地賣給事先約定好的開發商之後,再返還部份土地款。

中部某省會城市一名熟悉土地買賣流程的房企營銷負責人表示,每個區都有政府專門負責土地儲備的城投公司,好地段的土地一般都會轉至市城投公司,出讓需要市長拍板。要拿下這樣的地塊,不是幾十萬能辦得到的,至少上百萬。

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依賴高 強徵強拆與民爭利

陸媒財新網8月19日報導,今年這次對土地出讓金收支情況的全面審計,已經在中共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自2003年以來,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逐步上升,土地出讓金成為地方的重要收入來源,其規模相當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一半左右,關係著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問題。

地方政府嚐到土地財政的「甜頭」,還使用強徵強拆掠奪民間財富,成為大陸惡性傷亡群體事件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

據大陸衝破封鎖的民間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4月19日至4月25日一週,大陸群體事件共發生309起。其中因強征土地、強拆房屋造成的群體維權事件有90起,接近三成。地方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的強征強拆之舉,造成群體維權事件頻發,民怨沸騰。

地方政府具有推高房價的慾望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寧波大學教授張慧芳表示,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和土地金融需求,具有推高地價的強烈慾望,是中國地價指數多年以來處於房價指數之上、地價引領房價上漲的速度越來越快的內在原因。

中共中央與地方進行博弈

中國知名金融學家易憲容8月19日發表文章表示,土地審計和不動產登記,是中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圍繞房地產市場進行博弈的開始。

易憲容稱,這次土地大審計不僅針對地方政府的腐敗問題,也針對地方的土地財政問題,不僅涉及擠出房地產市場泡沫,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也涉及中共地方財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責任編輯:劉毅;覆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財收增速是GDP兩倍 民眾哀歎中共肆意徵稅
土地財政難戒 大陸「鬼城」再添新成員
土地財政依賴排名發佈 八成地方政府賣地還債
中共政府土地財政加劇官民矛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