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國房地產過剩成大患 破壞經濟

人氣 6

【大紀元2014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過去幾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和貸款人有一句口頭禪:「如果你修房子,買家就會來。」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中國二、三線城市的供應過剩問題有望破壞經濟高達一個百分點。

房地產對中國經濟有多重要?《福布斯》8月3日報導說,在2000年,房地產佔據中國GDP的大約5%。根據IMF的計算,到2012年,它竄升三倍達到15%。

房地產市場似乎在經歷一個調整。IMF預測,如果投資和建設放緩10%,中國經濟增長將從7.5%下降到6.5%。

IMF週五在報告中說,供應過剩在中國東北工業城市和北方海濱城市已經成為一個大的問題。

中國房市在過去十年經歷了一個重大的井噴式增長。中國富人購買第二套房作為投資。地方政府撥款給地方建築商修建房屋以創造就業。問題是,中國城市化趨勢還沒有開得足夠快速讓新建高樓住滿。

未售房地產意味著開發商收入減少無法償還債務。眼下,許多城市銀行要麼核銷債務要麼滾動債務(借新還舊)。就跟許多經濟學家的觀點一樣,IMF說這個趨勢是不可持續的。

根據IMF,房地產加上建築業佔據2012年中國GDP的15%,佔據固定資產的四分之一,佔據總城市就業的14%,佔據銀行貸款的20%。

中國房地產市場跟幾個上游和下遊行業有密切聯繫,從水泥和鋼鐵製造商到重型機械租賃公司。

地方政府依賴向開發商出售土地作為財政資金的重要來源。就像在美國,房地產被用來抵押企業借貸,增添了槓桿風險。房地產投資的這樣一個下滑可能顯著打亂中國的金融和實體經濟活動,因為政府的國庫減少,企業可以抵押借貸的資產也減少。

低迷房地產市場的借貸改變將首先在小城市感受到。幾個地區供應過剩。三、四線城市住宅房地產庫存急劇增加,包括曾經火熱的海濱城市如杭州,大連,福州和溫州。

在大多數地區中國商業房地產也似乎處於供應過剩。

從住宅價格動態來說,二線和三、四線城市表現最疲軟,後者的價格逐月下降。最艱難的地區包括東北工業城市和海濱城市。令事情更加惡化的是,開發商一直不願意削減價格,因為它可能導致新買家場外觀望,想著房子將在短期內貶值。這也將給投資者造成問題,許多人購買房地產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一部份,並且使用這些房地產作為撬動其他資產的槓桿。

IMF報告說: 「市場被地方政府依賴賣地來籌集經費的做法所扭曲。」

在需求方面,市場容易出現投機。中國投資者沒有許多選擇。外國市場對他們關閉。在過去五年地方股市表現不佳,利率僅僅略微比美國高,使得儲蓄賬戶和貨幣市場缺乏吸引力。

在上海和北京的大城市地區,房屋價格似乎被高估,房價-收入比例居高不下。

截至五月份,平均住宅價格增長開始輕微轉向負面。交易量下跌10%,新屋開工下降12%。

IMF說,先前的下滑,諸如2008年和2012年,是受到冷卻市場政策的驅動,但是這一次的下滑不是因為房地產政策的直接收緊,而似乎是受到產能過剩以及投資者對未來資本收益的擔憂的驅動。結果,許多中國購房者轉向海外市場,使得供應過剩變成比以往更大的問題。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金融時報:中國房地產熱潮終結剛剛開始
中國人一年內220億購買美國房產
海外現金湧進南加房地產市場
大陸八成民眾反對地方政府救樓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