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名產

【美食典故】東坡餅的由來

作者:味蕾

人氣 660
標籤:

「東坡餅」是黃州(位於湖北省東部,隸屬於黃岡市)的傳統點心,也是當地的名產。由麵粉製成多條粉絲後,卷成蟠龍曲繞的圓餅狀,油炸成酥鬆金黃,撒上白糖食用,味道香酥甜脆,耐存放而不易變形變味,常被當作酒餚或茶點。相傳它的由來,與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關。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詞、賦、散文、書法和繪畫均有很高的成就,是文學藝術史的奇葩。生性放達,好交友,好山林,好品茗,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

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上進士,官累至禮部尚書。政治立場稍偏舊黨,雖反對新黨王安石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贊同司馬光盡廢新法,故受新舊兩黨的排斥,仕途多坎坷,被貶謫杭州、湖州、黃州…等地,但卻能為官清正,常為民興利除弊,「蘇堤」就是例證之一。最後病死常州,享年六十四歲,諡號「文忠」。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四十三歲時,是他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戾點,因曾譏諷御史李定不服母孝,於「烏臺詩案」被構陷入獄,幾乎被害死,後經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禮等人力保,改謫黃州團練副使,翌年(1080年)被貶至黃州,到了元豐七年(1084年)才離開黃州。

東坡來到黃州的期間,「深自閉塞,扁舟革履,放浪山水之間,與漁樵雜處」,成就其文學創作的重要階段。東坡暫住江岸邊的臨皋亭,亭後有小路可達安國寺,僅數百步之遠。寺裡有個擅長製作油酥點心的和尚「參寥」,東坡經常與參寥喝茶吃油酥點心之際,談禪論佛,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一日,東坡要買下酒的點心,來到黃州街上的「何氏園」點心鋪,信手買了一種油酥點心,嚐了一口,覺得香酥甜脆,就讚不絕口的問掌櫃:「此物何名?」掌櫃答:「無名!」東坡又問:「為甚酥(為什麼這樣酥)?」而掌櫃卻誤認為東坡在替它取名,也認同「為甚酥」是個好名,就答非所問:『此物叫「為甚酥」。』東坡莞爾離去。從此人們就用「為甚酥」來叫這點心。

過了兩三天,東坡又想喝酒,就叫家人去買「為甚酥」,還特地為它寫了一首詩:「野飲花間百物無,腰間唯繫一葫蘆。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連參寥也風聞東坡為了買「為甚酥」而作詩的雅事,於是,特為東坡做好油酥餅,豈料,東坡卻未來安國寺,油酥餅擱上一天半日就變成軟扒扒的,不酥不香也不好吃了。

隔兩天,東坡來到安國寺,參寥端出軟扒扒的油酥餅說:「等你不來,就擱成這模樣了!」東坡瞧一瞧後嘆口氣說:「憑你的好手藝,就不能製作出好吃又耐存放的油酥點心?!」參寥也早有此意,於是,東坡分析了「為甚酥」的優缺點,再加上一些寶貴的建議,由參寥試作幾回後終於成功。

這種餅是用麵粉做成多條粉絲,再卷成蟠龍曲繞的圓餅狀,形散而實不散,用香麻油煎炸成酥鬆金黃,撒上雪花白糖,吃起來香甜酥脆,擱上十天半月也不變形變味,人人都說好吃,因為它來自於東坡的構思,人們就尊稱它為「東坡餅」。

此後,黃州人就用「東坡餅」來款待貴賓。而且遊客也視「東坡餅」為黃州的名產,購買後自用送人兩相宜。@*

責任編輯:郭欣

相關新聞
【美食典故】煎餅卷大蔥的由來
【美食典故】狀元糕的由來
【美食典故】剁椒魚頭的由來
【美食典故】提拉米蘇的由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