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多動兒培養條理性並輔以健康飲食

沙莉
font print 人氣: 25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多動症會產生遵守時間和條理性方面的問題。多動症孩子可能花費幾小時做作業,然後丟了它,這可能不應該責怪他。作為家長,你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孩子保持條理性,有益他的一生。下面就是一些技巧來培養多動兒童的條理性。

與老師合作制定計劃

最好在學年開始前和老師一起給孩子制定計劃,當然也可以隨時做。向老師索要作業時間表,指定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和老師通過電子郵件保持聯繫。有了老師的支持,將有很大的幫助。

固定寫作業位置

多動症兒童需要可預見的寫作業方式。給孩子指定一張專門用來寫作業的桌子,確保這個位置不被寵物、兄弟姐妹和電視或開門聲之類的噪音干擾。桌上放好鉛筆、紙張等文具。

張貼大張日程表並嚴格遵守

大張不易丟失的日程表幫忙提醒孩子。在孩子每天能多次看到的牆上掛上大張日程表。可以掛在廚房牆上,或他的作業桌前。使用彩色標記筆標出將要做的作業和學校假期。遵守日程表很重要。多動兒童需要固定時間做功課,吃晚飯,睡覺。如果某天不能遵守時間表,第二天應該重新遵守。遵守時間表可以減少孩子的央求、你的嘮叨和可能的衝突。

條理分明

如果您的孩子在學校裡忘記作業,或者書包裡裝滿一堆紙張,要幫他安排得有條理。要直觀,比如為每一科目準備特定顏色的文件夾。也要為不需要回家做的作業準備一份日程表。準備一份可以給孩子同班同學打電話的名單,或知道如何直接聯繫老師。

使用定時器

多動症兒童常常忘了時間。使用計時器。讓您的孩子為每一份作業指定專門時間。如果他分心,計時器鬧鐘可以幫助他遵守時間。

寫困難作業的策略

孩子可能在某些科目很輕鬆,但在另一些科目很吃力。輪流做作業。先從簡單的作業開始,然後換到較難的作業幾分鐘,然後再換回來。這樣孩子感覺不到壓力太大。

化大為小

當你的孩子開始需要完成越來越大的作業,比如製作立體模型、寫讀書報告或學期論文,你可能需要進行較大的調整。將大任務劃分成一系列較小的任務,為每個小任務製作截止日期。即使已經成為青少年的多動症孩子還是可能需要家長幫助,規劃大作業和項目的進度。

設定小目標

獎勵很棒,但如果太大,比如如果孩子一直得「優」就獎勵他一輛新汽車,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長期目標對多動症兒童來說有困難。更好的方案是在一天或一週內設定大量的小目標,並給予小獎勵。

使用獎勵 不要吝嗇表揚

如果寫作業對孩子如同上戰場,寫完了要給他獎勵。不需要大獎,但是,要馬上兌現。只要孩子把作業放進了書包,你可以給他讀一篇故事,或者獎勵他一張貼紙,允許他看會兒電視或玩會兒電腦。獎勵制度要固定到課後時間表中,並遵守它。

無論兒童是否患有多動症,表揚幫助他們茁壯成長,鼓勵和激勵他們。要看到他們的成功,即使是很小的進步。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和進步,小進步可能帶來更大的進步。

指出明確步驟

在幫助孩子做功課時,要加上很明顯的步驟。例如,最後的兩個步驟應該是「把你的作業放到文件夾裡」和「把文件夾放進你的書包裡」,指示越具體效果越好。

轉換環境時給予幫助

升年級或搬家轉到新學校時,孩子在功課上可能有更多的麻煩。這個階段要給孩子提供更多幫助。比如一起檢查作業。

多動症的確切起因未知

研究顯示,30%到70%的多動症兒童成年後繼續受到此病困擾,有的可發展為其他精神健康問題,最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有物質濫用或依賴性、反社會人格症、輕度形式的狂熱、廣泛性焦慮和重度抑鬱症,自殺率較正常人調出五倍,犯罪率也較高。

多動症的確切成因未知。專家認為,多動兒控制大腦中神經遞質水平的基因似乎與正常人不同。有些與遺傳有關,另外母親孕期吸煙或飲酒,以及罹患其他產科併發症可能會生下多動兒。嬰兒出生體重低,頭部受傷,特別是傷到額葉,以及暴露到鉛或其他環境毒素,如在年幼時接觸到多氯聯苯或殺蟲劑可使罹患多動症的風險增加。多動症總是開始於12歲以前,有些人的多動症直到成年時才確診。初診成年人實際上患有多動症多年。

多動症往往在家族中出現。研究表明,某些遺傳特徵與家庭成員多動症高頻發生有關聯,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有多動症,他們的孩子更有可能為多動兒。至少三分之一的年輕時為多動兒的父親或母親生出了多動症孩子。

多動症的飲食

關於多動症的飲食研究有限,結果是喜憂參半。許多健康專家認為,對大腦有好處的飲食可以對減輕多動症症狀起到一定的作用,高蛋白飲食如豆類、奶酪、雞蛋、肉類和堅果有益患者。在早餐和零食中補充蛋白質,幫助提高注意力,並可能增加藥物的有效時間。

少吃簡單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玉米糖漿、蜂蜜、白糖、白麵粉,白米和土豆。多吃複合碳水化合物,如蔬菜和一些水果(包括橙子、橘子、梨、柚子、蘋果和獼猴桃)。晚上吃複合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睡眠。吃更多的ω-3脂肪酸,如金槍魚、鮭魚、冷水白魚、核桃、巴西堅果、橄欖,菜籽油。

責任編輯:方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洪微編譯報導)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每5位高中男孩中就有1位患多動症(也叫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而在所有學齡孩子中則有11%患多動症,專家預警由此所帶來的處方藥濫用風險。
  • 在法國,一個多動症兒童一般是在出現最初困難的30個月後才被診斷出來。而在此之前,因為症狀已有顯露,所以這些生病的孩子經常會在學校遭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排斥,在家也會經常遭到父母的訓斥和厭煩。然而往往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並不知道給他們造成痛苦的是一種疾病。
  • (大紀元記者趙海德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調查發現,澳洲兒童患多動症(亦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比例僅為3-5%,儘管有專家認為這一數字比較保守。而相比之下,美國有近20%的青少年和11%的學齡兒童被發現患有一定程度的多動症。
  • (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 屏東縣鶴聲國中九年級學生朱奕庭,3歲時即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地中海型貧血、過動症,童年都在醫院度過,因癌被迫不斷轉學,直到遇見恩師,讓他學會樂觀看待一切,活出希望。勇敢面對人生挑戰的抗癌小畫家朱奕庭,3日榮獲2013年周大觀抗癌圓夢助學金。
  • 德國新近研究揭示,住家暴露於最高噪音環境下的兒童,其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比住家環境交通噪音最低的孩子高出28%以上。
  • 黑眼豆豆團長威爾(Will.i.am)第二張個人專輯《黑眼威力》(#WILLPOWER)近日剛發行。最近他向媒體披露自己其實是「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患者,他笑稱把音樂當成處方,許多暢銷歌都是在發病時寫出來的。
  •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20日路透電)新研究報告說,小學時被診斷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男孩,比起沒有這種症狀的男童,更可能於長大後變成肥胖成人。
  • 一項長期研究顯示,一名典型的多動症(ADHD)男孩可能永遠好動,但這種運動不能保證他長大後會有健康的體重。研究發現,在童年被診斷出多動症的男性,其超重或肥胖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
  • 很多人都希望念書的時候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因此現在很流行所謂的聰明藥!但小心想變聰明不成,卻誘發幻覺!有考生和家長走偏鋒,在大陸網站上購買、甚至透過管道,取得聰明藥,來提高注意力。所謂的聰明藥,其實是「利他能」、「專思達」,用來中樞神經活化用藥,本來是治療過動症,有考生一吃吃上癮,結果沒變聰明,反而出現幻聽幻覺,差點精神異常!
  •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4至17歲的孩子中,有11%被確診患有多動症,研究者相信,該病急劇增長與社會學因素有關,特別是與教育以及父母對孩子期望的改變相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