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面暗示」代替「負面暗示」(上)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一)

總是「警告」孩子,教養只會繞遠路
作者: 若松亞紀/譯者:卓惠娟
font print 人氣: 1123
【字號】    
   標籤: tags:

小孩「粗心大意」,只是被父母催眠了

小孩子拿杯子裝水時、把牛奶倒進空杯時,我總是忍不住要提醒他:「不要打翻了!」

大人老覺得「不提醒孩子,他很容易把東西打翻」,真的是這樣嗎?我千叮嚀萬囑咐,不斷耳提面命的結果,孩子仍然把水打翻了。

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人都會想像自己聽到的話,我們不妨實驗一下:「請不要想像檸檬。就是黃黃的、酸酸的,含在口中就忍不住分泌大量唾液的檸檬。絕對不可以想像喔!」

明白了吧?即使叮嚀你「不要想像檸檬」,你的腦中還是會不由自主浮現檸檬的影像、口中自然分泌唾液。如果我什麼都沒說,想必你連檸檬的「檸」字也不會想到。

同樣道理,爸媽說的「不要打翻」,反而會勾起小孩「打翻東西的想像」。原本只是想提醒孩子,卻事與願違地讓他聯想到「可能會打翻」。孩子腦海中,會浮現打翻牛奶的情境,以及媽媽爆跳如雷、勃然大怒的神情。

你看吧!人們常說「心想事成」。你對孩子說的話,他們都會依照預言實現想像。孩子本來都沒想過「打翻飲料」、「可能會打翻」這些事,經爸媽提醒後,反而會很在意。

這些提醒其實形成了負面暗示。「可能會打翻」的聯想,引導想像走向事實。我一再耳提面命的叮嚀,完全徒勞無功。其它類似的狀況如下:
「不可以大聲吵鬧」
「不要跑!」
「不要靠近!」

你的眼前是否浮現孩子吵鬧、暴衝奔跑、靠近危險場所的畫面?什麼樣的一句話可以逆轉這種狀況呢?

假設你現在放好杯子,倒滿飲料打算端起來喝。由於表面張力,看到幾乎要溢出杯緣的飲料,你不禁喃喃自語:「啊~好幸福!」

杯裡的飲料只要稍微傾斜,就會灑出來。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提醒,你希望他怎麼說呢?是不是像下面這種狀況?

─ ─摘自:《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采實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有一個兩歲十個月的女兒,現在特別的叛逆,比如說早晨穿衣服吧,我和先生兩個都上班,早上的時間都有限,給她穿衣服,她就趴在地上不肯穿,臉也不要洗,牙也不肯刷,然後搞的我們特別苦惱,我想問,碰到這樣狀況,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有需要趕快讓她穿戴整齊上幼稚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解決?
  • 不少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生養的,不是我的是誰的?這樣的觀念,是在占有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情感,雖然會受到父母影響,但是不屬於父母。
  • 教育的核心是處理好規矩和愛的關係。尊重和理性是規矩與愛結合的前提。相反地,如果父母以占有為目的,很容易失去基本的教育理性和教育界限。
  • 目前忽略型的父母正急劇增加,最典型的是父母離家工作,孩子留在家中,這種現象逐年遞增。由於這些孩子缺乏規矩又缺乏愛,心理發展不健全,出現厭世自閉、反社會人格、空虛、自卑、膽怯、沒有精神寄託等現象,最重要的是缺乏愛。這些孩子不懂什麼是愛,更不知道什麼是敬畏,最後對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極端地不尊重。
  • 教養孩子不容易,生活時間安排好,父母會輕鬆不少。
  • 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變時,要理性地給予肯定,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孩子的行為反覆,是在考驗你設立規矩的界限是否堅定。父母第一次認真地立下規矩,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很多父母常捨不得孩子受罰,這是讓孩子失去對規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家長每次看到孩子認錯,就開心地誇獎起孩子,根本沒想到還需要處罰。孩子可以認錯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處罰。
  • 打小孩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傳統家庭中的家法,目的是要孩子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懾,直到內心產生一根無形的杖而實現自律。
  • 中文的「家法」一詞明確地表達「杖」是象徵規矩、象徵著法。父母用杖而不是用手打孩子,是要傳達兩方面的重要訊息。首先,是規矩要打你,而不是父母要打你,你挨打是因為觸犯了規矩。
  • 我對體罰的觀點非常明確,孩子可以打,也應該打。但是對父母來說,有幾項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