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抱頭鼠竄

文/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899
【字號】    
   標籤: tags: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韓信受漢王劉邦之命攻打齊國時,聽說劉邦又另派酈食其成功勸降齊國七十餘城後,韓信打算停止進軍。此時,蒯通鼓動韓信,以漢朝未下詔退軍及與酈食其爭功勞,說服韓信攻打未作防備的齊國。

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就採納他的建議,最後平定齊國並自立為代理國王。當時漢王為安撫韓信,就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正式齊王,要韓信繼續進軍攻打楚軍。項羽也派人前去勸說韓信,想要與他聯合。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自立為王。韓信回答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

蒯通說:「當初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余結下生死之交,等到常山王被圍鉅鹿時,曾派張黶、陳釋前往成安君處求救,未獲傾力相助,以致兩人反目,後來甚至相互攻伐。最後常山王被打得狼狽而逃,只好殺了項嬰,捧著他的頭,改投靠漢王(抱頭鼠竄)。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南岸殺死了成安軍,身首異處。這兩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產生於慾望太多、人心難測。現在您忠心耿耿地與漢王交好,不會比張耳、陳余結交更鞏固,而你們之間關連的事情又比張黶、陳釋的事情重要。您如果以為劉邦絕對不會害您,那您就錯了。」

「抱頭鼠竄」在典源中原作「奉頭鼠竄」,原意是捧著獻敵之頭,狼狽而逃的意思,後來「奉頭」演變為「抱頭」,指抱著自己的頭,因此「抱頭鼠竄」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樣子。◇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語「得心應手」出自《列子•湯問》,與音樂有關。它常被用來比喻做事非常順利,心怎麼想,便能怎麼做。
  • 有一個客人拜訪主人,見主人家爐灶的煙囪筆直,旁邊還堆放著柴草,對主人說:「把煙囪改成彎曲的,將柴草搬遠些,不然很容易發生火災。」主人笑了笑沒有當回事。
  • 晉代人陶淵明做事隨其自然,為了生計,他出任彭澤縣令。一次太守派人來巡視,縣吏提醒他去迎接,縣吏又說要戴官帽,束官帶,不可違背體統,陶淵明嘆氣說:「我怎麼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輕易向人屈身呢?」於是解下官印回家去了。
  • 「殘羹冷炙」是指吃剩的飯菜,多借指別人的施捨。
  • 從故事中演變出的「百步穿楊」這句成語,形容射箭技術非常高明。
  • 國語‧周語上》和《史記‧周本紀》中都有記載「周厲王殺人止謗」的故事。
  • 孔子有許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叫宰予,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剛開始給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後來漸漸發現,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沒有仁德,而且十分懶惰,白天睡大覺。孔子說他「朽木不可雕」。後來宰予參與作亂,被殺死。
  • 這個成語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高陽應,是戰國時代宋國的大夫。他很愛與人辯論。有理沒理,都要強辯一番。有時別人有理,但嘴上說不過他,只好認屈。
  •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在今安徽壽縣一帶進行一場大戰,史稱「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歷史典故即出於此。
  • 《禮記.樂記》記載,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