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獎白俄女記者 讓目擊者發聲

人氣 3

【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白俄羅斯作家亞歷塞維奇今天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記者出身的她經常批評祖國政府。她在個人網站上表示,從事新聞業,她選擇了一種人們可以為自己發聲的文類。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67歲的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是半世紀以來,再次以紀實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不過,亞歷塞維奇並非第一位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記者,《異鄉人》作者卡繆1957年獲得文學獎,他也曾當過記者。

亞歷塞維奇1948年出生於烏克蘭小鎮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父親結束軍職後,舉家搬到白俄羅斯。

亞歷塞維奇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畢業後,當過多年記者,1985年出版第一本書《戰爭的非女性面孔》(War’s Unwomanly Face)。

這本書根據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數百名婦女訪談寫成,亞歷塞維奇日後的作品延用這種寫作模式,在世界最具毀滅性的事件中,透過目擊者建構敘事,包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以及車諾比事故。

亞歷塞維奇在她的個人網站表示,從事新聞業,「我選擇了一種人們為自己發聲的文類」。

瑞典學院指出,她的作品為「我們時代的苦難與勇氣樹立一座紀念碑」。

瑞典學院院長丹紐斯(Sara Danius)說,亞歷塞維奇以近40年的時間研究前蘇聯人民,但她的作品不只是關於歷史,更關乎「某種永恆,對永恆的一瞥」。

根據立博博彩公司(Ladbrokes),亞歷塞維奇是出版界認為最有希望獲得文學獎的作家。她擊敗其他熱門人選,包括日本的村上春樹與肯亞小說家詹姆士.恩古吉(Ngugi Wa Thiong’o)。

亞歷塞維奇是史上第14位女性文學獎得主。

相關新聞
Gucci中國銷量跌 奢侈品牌在華前景蒙陰影
布林肯二度訪華 美中將就台灣等問題交鋒
美國會通過950億美元外援法案 兩岸反應迥異
拜登簽署援助法案 援烏和禁TikTok是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