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玻璃琴 穿越時空 撫人心弦

文|文謙
font print 人氣: 342
【字號】    
   標籤: tags:

美國開國之父之一、發明家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創造了許多著名的卓越發明,最廣為人知的如他從天上引電,從無形到有形,發明避雷針。在他所有的發明中,最被忽視的是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能與貢獻:被富蘭克林自己聲稱「給予他最大的愉悅」的玻璃琴(Glass Armonica)。

「Armonica」源於意大利詞,意為「和聲」。玻璃琴將不同音高、由大漸小的玻璃杯盤側向排列,穿於一水平軸上,軸端以杠桿連踏板,踩動踏板使半浸於淺水槽中的玻璃杯盤旋轉,以手指摩擦濕潤的杯盤上部邊緣發音。

引貝多芬莫扎特為之譜曲

18 世紀,西方音樂歷史漸漸達到頂峰時期。1721年,西方音樂之父、偉大的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譜寫了《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erg Concertos);1741年,巴洛克歌劇大師作曲家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譜寫了大型神劇《彌賽亞》(Messiah)。
富蘭克林的發明細胞也自然受了那樣藝術氛圍的薰陶與激發。當年,富蘭克林在欣賞作曲家亨德爾管弦樂組曲《水上音樂》 (Handel’s Water Music)時,感受到那輕柔純淨的音色,便得到靈感啟迪,創造發明了玻璃琴(Glass armonica)。於1762年由瑪麗安•戴維斯 (Marianne Davies) 首次公開以之演奏後,玻璃琴開始在歐洲廣為流行。

音樂大師莫扎特、亨德爾、貝多芬、施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和其他一百多位作曲家皆為玻璃琴譜過曲。其中一些曲目經過改編可以在更為傳統的樂器上演奏,所以完全保留了下來。

歐洲上流社會旋即著迷於玻璃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Marie Antoinette) 從小師從瑪麗安•戴維斯學玻璃琴。卡米爾•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在他的《動物狂歡節系列室內樂組曲》(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中(第七樂章水族館(Aquarium) 和第十四樂章終曲(Finale))也用了玻璃琴作為擊樂的一部分。

天籟之音 撫人心弦

至今,人們仍懷念著富蘭克林和玻璃琴。美國雜誌Etude在1927年發表了雜誌封面照 片,想像著富蘭克林撫動玻璃琴演奏;歐洲網站還有模仿富蘭克林撫動玻璃琴演奏的視頻,曲目為《Dance on the Sugar Plum Fairy》(糖梅仙子之舞),音色優雅超凡,溫潤甜美。可彈奏出完美的和聲,既有悠遠綿長之絃樂,似多個小提琴在轉合徜徉;又有清脆之擊聲,似大小風鈴在輕擊迴響。

玻璃琴的多數音色都在1000赫茲到4000赫茲這一範圍之內,這和我們大腦「不太能夠確定」的聲音範圍一致,難以確定這一聲音從哪兒來,也難以辨別出用以產生這一聲音的材料和技巧。 說是天外傳來的天籟之音,實不為過。

富蘭克林將玻璃琴的音色描述為「無與倫比的甜美」。Henry William Brands 在其所著富蘭克林傳中記載了富蘭克林在寫給意大利神父詹巴迪斯塔•貝加利亞 (Giambattista Beccaria) 的信中,這樣說道:

「這個樂器的妙處在於, 它的音調比起其他樂器是無與倫比的甜美,演奏者可隨心所欲通過指尖力度的變化,來使其音調更豐滿或更柔和,並且想要延續多長就可多長,還有,你只需要校準音一次之後便毋需勞駕再來調音。」

(Benjamin Franklin’s full quotation, written in a letter to Giambattista Beccaria , an Italian priest and electrician, is:「The advantages of this instrument are that its tones are incomparably sweet beyond those of any other; that they may be swelled and softened at pleasure by stronger or weaker pressures of the finger, and continued to any length; and that the instrument, once well tuned, never again wants tuning. 」)

丹尼斯•詹姆士 (Dennis James) 在2013年將玻璃琴樂在美國公演,他還錄製了一張全玻璃琴樂演奏的專輯《Cristal: Glass Music Through the Ages》,製作人包括格萊美製作人獲獎者約翰•波耶蘭(John Boylan)。

James年幼時就愛上玻璃琴:「我六歲時參觀費城的富蘭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玻璃器樂。在城裡著名的科技博物館裡,本杰明•富蘭克林的玻璃琴就放置在進口圓形大廳的陳列櫃裡。我現在還清晰記得當時被深深迷住的情景。」

據介紹,富蘭克林在幼年時, 受到父親的音樂啟蒙, 非常喜歡音樂, 學會了演奏豎琴、吉他、小提琴及其他一些樂器。長大後他還喜歡為熟悉的曲子填詞, 有些歌詞還在朋友之間廣為流傳。富蘭克林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在朋友聚會時, 他有時高歌一曲抒發自己的喜悅之情, 有時彈奏一曲為朋友助興。

富蘭克林的玻璃琴聲穿越兩百多年的時空,於今仍在撫動人的心弦,令人真切的感受到來自上天神明的溫暖祝福。

從天上接引電

1748 年,42歲的富蘭克林從成功的印刷業退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科學發明和服務公眾事務中。1752年7月,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在費城做了一次轟動當時科學界的用風箏吸取天電的實驗。富蘭克林用孩童玩具那樣簡單的一把鑰匙,開啓了當時人們心目中不可知的宇宙奧祕的一扇門。

1752 年7月,富蘭克林與兒子威廉在一間四面開敞的木棚裡,進行引接雷電的實驗。首先他將絲綢做成風箏,頂端縛了一根尖細的金屬絲,再用一條長長的繩子繫著風箏。繩子另一端末梢繫著充作絕緣的綢帶,因為人躲在木棚裡,綢帶一直保持乾燥,綢帶的另一端握在手中。綢帶與風箏交接處,掛上一串鑰匙作為斷路器以避免觸電。風箏升上高空,當閃電擊中風箏後,他們父子看到繩上纖維豎立起來!
富蘭克林禁不住伸出去摸一下,突然指尖與鑰匙間發生火花,他的左半身麻了一下,富蘭克林興奮地告訴兒子說: 「這就是電!!」這就是他們要找的電!

富蘭克林關於電風箏的敘述12月21日在英國王家學會宣讀,並幾乎是馬上就在當年的《學會記錄》上發表,隨後便是從大洋彼岸的法國傳來了對他的讚揚。

發明避雷針

富蘭克林的朋友、英國王家學會的普利斯特里如此描述富蘭克林關於電的奇妙經歷: 「在頻繁地從上方的鈴吸取火花和為電瓶充電後,一天夜裡,我被樓梯上響亮的劈啪聲驚醒了。我跳了起來,開門出去,我察覺到那銅球不是像往常那樣在鈴之間顫動,而是被支開,離開兩隻鈴有一定的距離;當那火通過時,有時候很響亮、迅疾的劈啪聲從一隻鈴到另一隻鈴,有時候呈一條連續不斷、濃稠的白色溪流,看上去 有我的手指般粗細,這時,整個樓梯亮如白晝,人們可以撿得起一根針來。」那些鈴在富蘭克林的家裡響了好些年。

富蘭克林豎起一根鐵竿用來取電做實驗,也用它來保護自己的房屋,成為最早的關於避雷針實際應用的實驗。後來法院和市政大樓的屋頂安裝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在電學上的重大貢獻對當時的普通人來說是奇蹟,他成了電學上的巨匠。1753年11月30日,王家學會「以其神奇的電學實驗和觀察」授予他哥德弗雷•科普利爵士金質獎章(Copley Medal)。他的電學論文被譯成法文、德文(1758年)和意大利文(1774年)。他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名人。

享譽歐洲 折衝樽俎

富蘭克林的科學發明,使他聞名於英國王家學會科學界,隨後走入了法國王家科學學會,這些不僅對他而更是對未來的美國具有重要的深遠意義。
也許沉浸在探索大自然之道和服務於公眾的富蘭克林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即將到來的二十年中,已不可能再像科學家一樣,全然置身事外。

1775年,美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八年獨立戰爭。當美國人民為獨立和自由在國內抗爭的時候,他這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因曾得到英、法上流社會尊崇的聲譽,也被時代放到一個獨特的位置。

其中居功至偉的,便是富蘭克林在任美國駐法大使期間折衝樽俎,促成了1783年《巴黎和約》的簽訂,該和約客觀上標誌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最後勝利、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各主要國家對新生美國的承認、以及為美國爭取到了被時人稱道的「極為慷慨大方的(exceedingly generous)」領土主權和疆界擴展。

集富蘭克林一生,以其睿智和責任、榮譽和承擔,為開創美利堅殫精竭慮,同華盛頓、傑弗遜等一同被後世尊崇為開國之父。同時,他的玻璃琴,他的電閃火花般的眾多天才發明,也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寶藏,以及無限的藝術享受和遐思。

參考文獻:《Heart Blood of the World: The Hydrocrystalophone》By Stephen C. Alesi,Walter Isaacson著作 《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 Ronald W. Clark著作
《Benjamin Franklin : A Biography》)

責任編輯: 古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富蘭克林老人公寓中國書畫班、美國西畫班合作,日前在波士頓該公寓第二次聯合舉辦老人書畫作品展覽會﹐由辦公室負責人Mary Lou和波士頓書畫家黃鏡明、油畫家Hal 共同主持。約有五+位熱心人士和書畫愛好者觀賞。
  • 印刷學徒,後來成為作家、實業家、放風箏導電的科學家、避雷針的發明家,又成為美國郵政局長,外交家 。他就是美國建國元勳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的一生像在是展現未來這個國家的人民引以為豪的性格,一位成功美國人想要具備特質的集大成者。
  •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他父親十七名子女中最小的兒子。 他上學8至10歲,十二歲時在他兄長的出版社當學徒。 十七歲時出走到費城 ,數月後到倫敦 ,在一家印刷廠內工作。 後來在一名商人幫助下回到費城 ,成立了他自己的印刷公司,出版報紙,並且發表自己的文章,在當地的社會中得到相當的尊重。 之後他出版的一本箴言書籍《窮理查年鑑》Poor Richard,令他大受歡迎。
  • 曾有來到美國的中國人無限感慨說,美國的這群開國元勳(the Founding Fathers,又稱國父群),這樣的人出一個就不容易,而這地方居然一出就是一大群。參與決定1776年美國獨立的自然非等閒之輩,而不管是富蘭克林、華盛頓還是杰斐遜,如果稍加了解,就會清楚地看到,美利堅這些國父,自始至終都在維護道德、公義與自由。日前,美國在線雜誌「財政時報」(The Fiscal Times)對12位國父如數家珍。
  •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也是當代舉足輕重的作家、思想家、 科學家、發明家、郵政局長、外交家,而這些竟起步於印刷學徒工。順著他年少的足跡,於小事處見精神,其兩百多年前的思想和智慧於今讀來仍啟迪良多,本文整理多部傳記之細節,以益讀者。
  • 香港擁有一百年的殖民史,東西文化交匯,曾和很多文人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1974年,台灣詩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寫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後他有11年時間在港度過,這段時間是他的黃金創作期,沙田山居成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 一貫訥言的傑斐遜先生偶然地去了,同樣偶然地,被約翰‧亞當斯提名,將這位年僅33歲的年輕律師拎出來,加入了以富蘭克林老人為首的寫作小組。這個小組的任務,是要起草一份宣揚議會主旨,且有理有據的文書,代表美國大陸議會向宗主國和全世界宣布:思來想去,美國獨立!
  • 沒有任何托馬斯·傑弗遜夫人的畫像留下來,根據零星的據說,她是一位性情活潑,少女感十足的女性。托瑪斯的妻子瑪莎和他感情甚篤,瑪莎歌聲曼妙,藝術修養極好,身為主婦,她為托瑪斯營造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庭氛圍,常常在托瑪斯拉琴的時候,她彈琴唱歌相和。
  •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這位人類歷史上的智者,卻在他親自奠基創建,並且為之服務了一生的國家,逐漸地被塑造成一個偽君子,一個言行不一致的種族歧視者,一個具備兩面性人格的複雜的偽君子。後世人還為他找出來一群黑皮膚的子孫後代,並且認為美國有一位黑皮膚的國母。
  • 司各特追溯歷史的文學敘事架起了溝通理解的橋梁,他對南北民族的差異有著極大的慈憫包容,反對任何一方的血腥暴力,前車之鑑,發人深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