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也:霧霾「吞噬」中國 藍天只能等風來?

人氣 200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12月02日訊】

導語:只有等風來了

過去一出問題不是「美帝陰謀」,就怪自然災害。重度霧霾令人想起了駱家輝。要不是他,國人誰知道什麼PM2.5!現在北京史上最惡劣的霧霾,別的全指不上,只有等風來了。

一、自嘲的狂歡

對於北京的霧霾,大家早已司空見慣。比如我進京辦點事,都要問一下在那裡生活和工作的朋友,「空氣近來可好?霾嚴重嗎?」答案不言而喻,沒霧霾當屬意外。其實,明知故問之下無非調侃一下罷。面對北京的霧霾,若計劃無法改變,也只能騰空肺存量,做好成為大自然的吸塵器的準備,為帝都多帶走點土,算是為國分憂吧。

近幾日,北京PM2.5爆表了,逼近1,000,到了史上最為惡劣的程度,看著他們穿越在末日沙塵暴中,或身處寂靜嶺的灰色中,深深地感受到「霧是故鄉厚,霾是北京純」。

對於霧霾,北京人也挺習慣的,拍照片、編段子,都在等一陣西北風,吹乾淨天空,再拍照片、編段子……也正因為如此,這幾天手機給霧霾君刷了屏,帶著一些自嘲的狂歡。

霧霾天出段子手,段子越寫越長,越寫越豪華:「北京風光,千里朦朧,萬里塵飄,望三環內外,沉霧莽莽,鳥巢上下,陰霾滔滔,車舞長蛇,煙鎖跑道,欲上六環把車飆……」 連聯合國的微博也加入到了曬北京圖片的逗逼行列中,湊熱鬧不嫌事大,還萌萌噠地發問:你有什麼期待?這話顯然問得像我問北京的朋友那般,或多或少有點幸災樂禍的意味。而一位青年拿著吸塵器收集霧霾,用100天時間竟製作成一塊板磚。如此看來,北京人民真的是大自然的吸塵器,自強不吸,厚德載霧。

這場霧霾來得挺應景的,一邊是國家的主席在巴黎參加氣候大會;另一邊是國家的人民在北京承受霧霾封城。所以才會有人說:這算是負責任的大國獻給世界氣候大會的一份厚禮。

想想我們中國在「一屋未掃」的情況,就篤定了「掃天下」的心,關心起世界氣候變化,撥款援助起發展中國家,決心為地球的未來操碎心,這是怎麼樣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是拿出了捨己為人、先人後己的精神。中國在國際面前的表現是如此,北京在全國城市面前也是如此,這是一如既往的自我犧牲精神啊。對於這種做法,大家看著看著,就立馬神清氣爽了。

有沒有想過改變霧霾鎖國的局面?當然想,誰不想?身在霧霾,無人倖免。

誰想做大自然的吸塵器?誰在自己肺存著一塊板磚的灰塵?最關鍵的是,這些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很大,它們可以通過呼吸進入肺部,甚至能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從而引起肺部和心臟的相關疾病,更為嚴重的是,霧霾是一級致癌物。霧霾嚴重起來,確實會死人的,曾經倫敦霧霾事件中就造成4,700多人死亡。

我們面對霧霾鎖城,大可以躲在室內或居家或工作,拍拍照編編段子,也可以討論吃蘿蔔、百合、山藥、雪梨、豬肉等防霾食譜,然而在戶外,那些環衛工、交通警、快遞員、送餐哥、小推販等等,為維持城市的運轉,依然站在那裡,承受著巨大的身體傷害。無奈的個體被時代的宿命裹挾,他們無從選擇,唯一能做的是,只有最簡陋的防護措施,很多人甚至沒有任何防護。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都在這個時代無法全身而退。其實,我們這些躲在房間內的人,何曾全身而退了?空氣是流通的,地球只有一個,面對空氣污染,我們沒有方案B,也沒有星球B。

二、只能等風來

既然如此,應該治理霧霾才是。說到治理,那得先找霧霾來自哪裡?北大教授孔三媽氣定神閒地說,霧霾是美帝國主義發動的氣象武器。但海軍少將張海帶卻另一種論調說,霧霾是對美國激光武器的最好防禦。照這兩位神仙級專家的言論,霧霾豈不是美國擲向中國的「矛」,最後轉化為中國防禦美國的「盾」了,真可謂一個矛盾轉化的絕佳案例。但是問題是,閱兵藍、APEC藍等各種藍的出現,讓我們也洞穿了霧霾的秘密:作為武器的霧霾絕對沒有掌握在西方的手中!

這當然是中國專家們製造的中國式笑話。

還是回到霧霾源,去好好找找。找企業?找民眾?你看看企業的亂排放,你看看汽車的亂排放,你看看農民這柴燒的,你看看市民那菜炒的……個個都在不遺力地製造PM2.5,貌似大家活著,就是在製造霧霾這個人生大事。所以,套用環保部長的話來說:「每人是霧霾的生產者和受害者。」阿里的小馬哥當然不會不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說:「如果我們不再關心環境,關心地球,關心氣候變化,有一天不管你的企業是大還是小,不管你是誰,你都很難生存下來。」也就是說,霧霾是我們大家的事。

既然是大家的事,那麼為什麼獨獨評政府?難道政府沒拿出過具體行動嗎?政府已經被你們逼急了,一直在行動,許多地方政府都立下「軍令狀」向霧霾「宣戰」了,北京市長王安順更是立下2017年如果不達標「提頭來見」的生死狀——不過按此空氣污染和趨勢,「提頭來見」的可能性很大。這頭呢,就不要提到人民群眾中來了,還是提回組織自我消化吧,人民群眾接受了太多的貪污分子,也快容納不起。

其實,政府也確實做了不少。以北京為例,不要說在全力搞產業大轉移,就連政府機構都在大轉移。還有大家說霧霾都集中在大城市,政府於是就限制城市擴大,請你們不要到北京來添堵,三四城市創業的機會更多……政府想想,我們做得夠可以了吧?夠負責了吧?你們還要我們怎麼做幹什麼?難道為人民服務改成為人民吸霧去?

問題是,中國還是碳排放量世界第一。面對北京這場史上最惡劣的霧霾,辦法有且只有一全,那就是堅持等一場風來。老百姓呢,還是要開車的;企業家呢,還是要生產的;農民工呢,還是想進城的……大家總不至於,因為霧霾了,從此停止自己一切的生活,生活還要繼續的,就像在霧霾天裡,依然有人堅持在戶外,維持著城市的運轉。

問題又何止於霧霾鎖城,還有汽車堵城、化工圍城、房產迷城……城市已經進入十面埋伏的之中。所以,我們追求得越多,對資源索取的越多,我們製造的塵埃就越多,等地球所有資源有一天都耗盡了,我們也都會成為真正的塵埃。面對霧貌,有人收拾好行李和家什,要主動離開霧霾,有的沾沾自喜地說:「我已移民出去了,祝你們早點完蛋!」也又有的如釋重負地說:「我正在移民中,早移民早健康。」這裡就留給你們了。

這個世界看上去似乎樹倒猢猻散,樹還沒有倒下,猢猻就已經開始散夥了。

如此心態,也只能等風來了!

三、政府的擔當

霧霾籠罩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它不是自然現象,而是環境災難。霧霾似乎在用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環境污染不是某個人、某個地區的事,它不分貴賤貧富,人人都是受害者。環境污染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人人有責。當新鮮空氣都成奢侈品時,政府更應明白,放棄了環境的發展不是進步而是災難,幸福的前提是可以自由的呼吸!

既然霧霾不是自然現象,而是環境災難,那麼最大的責任人當然是政府。面對環境災難,如此處理不當,可能會帶來兩個嚴重的後果:一是霧霾會導致很多人死去,或者讓很多深陷疾病的痛苦之中;二是整個社會輿論和民眾訴求逼著政府全力解決霧霾問題,進而引發深層次的社會矛盾。

像霧霾這樣的污染現象,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甚至包括日本和韓國,都有曾經歷過。然而,它們都勇於面對現實,勇敢地承擔起治理污染的責任,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真正走出霧霾污染的深淵。而一些拉美國家,卻將問題推給了企業和民眾,從而引發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導致徹底地陷入經濟霧霾陷阱。

面對如此嚴峻的霧霾,國家不應該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或必然結果,更不能將問題的深層邏輯指向企業的過度競爭,指向民眾缺乏必要的環保意識,而是應該在產業結構和技術更新層面致力於更加有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建設,推動工業技術轉型,推動制定禁止工廠排放的基準。如果國家一味地將問題推給企業、推給民眾,那麼不僅會阻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且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矛盾,而更直接有負責效應是,政府將不會真正解決空氣污染問題,而是只會一而再、再而三將如此嚴重問題持續拖後,直到出現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

與其等風來,不如創未來。眾所周知,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是霧霾源的罪魁禍首,但人們出行又不可能不開車,企業生產也不可能不排放。在這樣的矛盾面前,靠搞幾個園林、植幾塊草皮,就能夠實現美麗中國夢?就能讓天變藍,水變綠?如果這樣的想,無異於白日做夢了。歸根結底還是要關停燒煤的發電廠、減少耗油的汽車。這一切都有賴於新能源的研發,需要充分利用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當然,在技術並沒有成熟和投入使用之前,也不能坐等這一天的到來,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比如在處理汽車尾氣方面,完全可以提高油品;有處理工廠排放方面,規定必須使用無煙煤。只有雙管齊下,才有可能天變藍,水變清。#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小茗:瀋陽人人成了「霧都孤兒」
霧霾散、舒跑杯鳴槍   3萬人奔馳台灣大道
孫文廣:關注陰霾 救救孩子
霧霾天 北京千人拼「肺器官」圖遭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