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富豪節儉奇譚

「洛克菲勒」世界第一富翁的省錢門奇譚

font print 人氣: 3267
【字號】    
   標籤: tags: , ,

「節儉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法國作家大仲馬曾這樣說。美國石油大王、世界第一富翁就是一個具有「富人大智慧」的例子。

世界第一富翁——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勤儉成性,節儉就是他的生活習慣,他住飯店只住普通房。洛克菲勒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一生烙守「不儉則匱」的守則。

盡力的賺錢 盡力的存錢 盡力的捐錢

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在他將近百歲的人生中,締造了一介平民成為「史上最大富翁」的成就。他生前擁有巨大的財富,讓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若以貨幣的實質價值來計算的話,到今天為止,洛克菲勒的財富是空前也是絕後的,換算成當今的價值,他的財產達到三千億美金。

洛克菲勒在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全盛期曾佔有全美90%的石油市場,塑造他成為巨富的里程碑。雖然對他成為巨富的經營的手段,人們一直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他私生活嚴謹自律,一生勤儉自持,25歲結婚後和結髮妻終老沒有二心、不鬧婚外情。一般人最平常的嗜好菸和酒他也不沾,工作之外就是每日讀《聖經》、每周日上教堂做禮拜,還有維持打高爾夫球運動的習慣,他長年打高爾夫球直到94歲那年。

他的母親教他虔誠信奉上帝,他的父親教他在現實社會中怎樣生存。洛克菲勒的人生「座右銘」就是「盡力的賺錢,盡力的存錢,盡力的捐錢」。洛克菲勒認為掙錢是上帝賦予他的使命,而這些錢要用在該用的地方,是使命感讓他拚命的掙錢?

少年的洛克菲勒很小的時候,就幫助母親家用賣馬鈴薯、養火雞賣火雞,還會借錢給人賺進利息。領到第一份薪水時,就將其中十分之一捐給教會,從此以後的人生他一直維持這樣的行善規律,樂捐成了他一生奉行不破的鐵律。隨著他財富的增加,這份捐助數額也跟著增加。

1897年之後,他的生活重心漸由商場轉向慈善事業。在洛克菲勒後半生的40年中,他致力於慈善事業的奉獻,主要捐助在教育與醫藥方面,也涉及科學與藝術領域。他在選定資助對象時,也會要對方同意一份承諾後才給予資助,要讓受資助者能慎重的利用這筆捐款。在他人生的晚年,他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

洛克斐勒住宿飯店時,都只住普通房間。侍者不解,問他:「您兒子每次來都要最好的房間,您為何這樣?」洛克菲勒說:「因為他有一個百萬富翁的爸爸,而我卻沒有。」事實上,洛克斐勒的生活非常節儉,他上班時常常四處巡視,親自關小煤氣、擰緊水龍頭;他將生活中的一切開支數字都記在了帳本上,並仔細研究。為了1864年9月8日的婚禮,他僅花了15.75美元購買了婚戒。

很會賺錢又很會捐錢的洛克斐勒形容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個悠長、愉快的假期;全力工作,盡情玩樂,我在旅途上丟掉了一切憂愁,而上帝無時無刻都善待著我。」@*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時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擁向採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
  • 洛克菲勒講求效能,憎恨浪費精力、浪費成本和利潤的無謂競爭。他討厭當時通行的那種一次次降低價格,直到把競爭者趕出這個行業,再隨意抬高價格的競爭方式。他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準公司的股票,來換取他們的煉油廠的所有權,結果大多數人都同意將工廠出賣給標準公司。
  • 洛克菲勒的座右銘是:不論遭遇怎樣的失敗與挫折,人要保持活力、永遠堅強、堅毅,這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洛克菲勒。
  •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孟奎台北15日電)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繼承人佩姬˙洛克菲勒伉儷將在台灣設立獎學金,鼓勵學子回饋國際社會與台灣,這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經歷1個多世紀,擁有財富的同時,也致力公益事業的縮影。
  • 在歷史上20巨富榜中,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和卡洛斯.斯利姆是僅存的三位在世富豪,僅計算其在1999-2007年泡沫高峰期間的淨資產。
  • 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的第四代孫女艾琳·洛克菲勒,出版了最新回憶錄《做洛家人,做我自己》,在書中和大家分享了對財富,自我和人生的感悟。艾琳.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中心舉行簽售會時,接受了新唐人電視台的訪問,並希望有天可以親自向更多的中國人問候。在和大家分享家族的傳奇故事時,艾琳·洛克菲勒坦誠的說:「自我價值比財富更重要」,「擁有世界上所有的財富並不會讓你幸福」。艾琳·洛克菲勒的著作,再次引起人們對這一神秘家族的好奇與關注。
  • 位於洛克菲勒廣場30號、富有藝術風格的70層摩天大廈,從1933年創建開始,已成為全球資本主義和多產美國家族的象徵,是驚人財富的代名詞。
  • 從貧民到貴族,二者之間遙遠巨大的鴻溝,用甚麼可以銜接和彌補?對於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答案一定多的能收在財富寶典中。
  • 許多富人將勤儉持家的習慣當作「傳家寶」,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富人。世界上許多豪富之家,仍然以節儉為生活的美德。全球最富有的人,比爾‧蓋茲的「省錢門」就非常「不同凡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