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調整失誤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漸失

人氣 487

【大紀元201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4月1日,日資零售企業華糖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宣佈關閉其在北京的右安門華堂商場,又一家日資企業撤出中國,隨著中國廉價優勢逐漸消失,眾多外資企業紛紛撤離。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出現嚴重失誤,讓中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被邊緣化、空心化,這是外企製造業撤離的根本因素。

日資零售企業華糖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4月1日宣佈關閉其在北京的右安門華堂商場,這是繼2月5日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清算解散,並和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後,又一家日資企業從中國撤出。

近年來,美國、韓國、日本在內眾多外資企業紛紛從中國撤資,並且逐漸呈現加速態勢。其中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都計劃進一步推進製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中國新年前後僅廣東東莞地區就有上百家工廠關門。

據多維新聞消息,在華新設法人的韓國企業2006年為2,294家,2008年為1,301家,2010年減至901家,2013年減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進一步銳減到368家。美國企業也在加速回撤國內。伴隨外資企業撤離,海外資本也在加速流出中國。給大陸留下的是廢墟般的工廠,大量的失業群體。

一般認為外資撤離中國最大的原因是中國製造業以往的廉價成本優勢已經喪失,用工價格上升,資金和物流成本也隨之上揚。

據《華夏時報》報導,進入2015年後,實體經濟再入寒冬,業界發現2014年實體經濟得的是「慢性病」,無論下甚麼藥拉動經濟,對實體製造業都毫無療效。與此同時,一些東南亞國家正在中低端製造業上搶奪中國的市場,目前,珠三角用工成本大約是600~650美元,印度尼西亞大約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柬埔寨則更便宜,大約100美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去中國勞動力便宜,現在人力成本上升了,環境環保成本增加,資源能源價格走高,依靠廉價勞動力盈利的時代已經過去,擺在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選擇就兩個,一是關門倒閉,二就是撤離中國,尋找新的價值窪地。

另外,中國人口紅利消失也是外資撤離的原因之一。

而外資撤離的根本原因在於,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出現的嚴重失誤,讓中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被邊緣化、空心化。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中國以出口導向為依托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遇阻,這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契機,但中共政府出於「經濟維穩」需要,通過「大水漫灌」方式刺激政府基建投資和房地產,不僅導致經濟資源和產業結構嚴重扭曲,也直接引發國內通貨膨脹高企。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共採取了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投資一輪接著一輪,但經濟增長不如人意。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經濟又步入了下行通道。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出現了衰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犧牲環境、資源和壓搾勞動力價值推動經濟增長,但只要遇到成本優勢的消失,出口導向型經濟就沒有了生命力。

報導指,中國的製造業走到今天與最近十餘年來的中共經濟戰略失誤有關,中共推行以房地產業為主的虛擬經濟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嚴重失衡。以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為代表的投資拉動方式,對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只能起到階段性、短期性作用,而無法使經濟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中國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依靠實體經濟、依靠製造業,但在房地產業泡沫式發展的十餘年裡,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升級換代被耽擱了,中國經濟出現嚴重的「空心化」狀態。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外媒聚焦中國製造業下降 工廠轉移亞洲鄰國
德媒:「中國製造」出口新品——護理人員
「針尖上的泡沫」 世界工廠潰敗的真相
福建福清台資鞋廠二千多人罷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