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偏差兒童的輔導(十四)

父母過度溺愛造成的兒童行為
font print 人氣: 113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黃金源 (特教博士,兒童問題諮詢專家)

〈我好,你不好〉的兒童:

與老師或父母爭權的兒童與老師或父母爭權的兒童

(一)主要的候選人︰

這一類的兒童來源是被寵壞的兒童。

1、父母過份順從、溺愛的孩子:過份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會為所欲為,不管別人死活,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2、母親懦弱或溫恂(屈從子女耍賴或無理要求),甚至錯誤的想法(如對子女的錯誤行為讓步,竟辯稱是:要尊重兒童的意見;對子女錯誤行為不管教,辯稱不可責罵子女),父親用毒打的管教方式(以暴教暴)。

3、被父母錯誤屈從,所增強的兒童:當兒童表現不適當的行為或不順從的行為時,父母為了免除困擾而屈從兒童的要求。

4、父母要求子女時,子女拒絕,父母不能堅持到底。這種互動方式使子女覺得:「只要我堅持,父母就會放棄」

5、消弱失敗的兒童:當父母對兒童不適當的行為,採取消弱的行為改變技術,卻不能堅持到底時,會讓兒童學會:只要堅持到底,父母便會屈服。(消弱是行為改變技術中比較溫和的方式,用一般的話說,就是不理他。)

(二)主要的行為問題︰

1、主要行為特徵:不順從、反叛,贏過他人在任何衝突事件,都要爭取最後勝利,否則不肯罷休。
2、其行為表象如下:〈攻擊的行為〉

對老師的行為表現是:

(1)不服從命令、不按照老師的指示答題、不願意聽令指示更正錯誤答案;如老師要抄聯絡簿他不抄;個性執拗、不接受指導、不服從、堅持己見。
(2)反叛抗爭:對家人或師長會用僵持的策略,贏取勝利;不寫功課,經和老師交換條件後才改善(我贏你了)。
(3)爭論狡辯,對老師頂嘴,會說:「我是人也,你應該尊重我」;衝突、反抗、脾氣暴躁、爭吵、故意和老師對立。
(4)不馴服、冥頑不靈:如叫他到後面面壁思過,不從,強轉動身子,甚至衝撞老師。

對同學的行為表現是:

(1)下課時間易和同班或別班同學起爭執;
(2)偷懶、坐享其成、佔人便宜(我聰明,你呆瓜);
(3)若被同學欺負或責罵,會強烈反擊,除非打贏或罵贏同學,否則絕不甘休。如果打輸了,會再度板回;若無法板回,會氣怒沖沖。
(4)經常口語攻擊〈污衊〉同學,看不起同學。

(三)處理對策:

1、對老師的建議:

(1)、不要捲入鬥爭,從目前的戰場退出,避免捲入紛爭:譬如當老師叫學生做事,而學生拒做時,老師便要避免重複這種失敗的經驗。此時老師若要下達指示時,應要求學生可能會做的事。如果老師確定學生一定不會做,那麼務必避免重蹈覆轍。

(2)、老師重新塑造言出必行的形象,老師和父母一定要表現令出必行的意志。用堅決的態度、語氣、行動與學生互動。其方法有二:
〈Ⅰ)此時老師在發號施令時,務必考慮該命令是否清楚、可行。學生反抗的行為常常來自父母命令不夠簡單、清楚、明白,造成兒童不知所措、不知所從。除非命令確實可行,否則千萬不要發令,以免學生拒絕時,你變成無計可施,而且會增強學生的信念,只要我堅持,老師便莫可奈何。若此事一再發生,老師終將束手無策。
改進之道便是:選擇確實可行而且較不傷該生之自尊心的命令,然後堅決貫徹到底,日子一久,學生便會知難而退。

(Ⅱ) 老師可以在全體學生面前,找較聽話的學生下手〈即執行某班規〉,以表現令出必行的決心。

(3)、 針對弱點,另闢戰場:每位武功高手都有其弱點,學生亦復如是。仔細觀察學生之所愛與所惡,利用所愛做增強物,利用所惡坐逞罰物。以達到控制該生行為的目的。

(4)、 與學生共同商討班級公約或居家生活規範,或訂立行為契約。讓該生知道哪些行為被允許,哪些行為不被允許。以便規範該生並讓兒童無法再耍賴而佔便宜。要注意的是:老師、父母和兒童都要嚴格遵行契約的責任。此時父母或老師應讓兒童知道守規矩的必要性。讓學生瞭解:人人有必要遵守社會加諸於人的生活規範,否則社會大亂。學校有校規,班級有班規,人人遵守,學生才能上學、上課。

(5)、塑造好學生的形像。 教導該生良好行為並加以增強肯定,以塑造該生良好形象,讓該生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

(6)、教導該生正確的行為以替代打人、罵人的行為。

2、對父母的建議

與學校老師配合共同用代幣增強系統〈用以替代父母之毒打〉,來約束其在家及在校的行為。

(待續)@*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有男孩的父母注意了,許多人認為,親子關係不佳與基因及孩童本身的個性有關,但最新研究顯示,家庭環境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親子關係不良將導致男生更易出現偏差行為,影響較女生來得大。
  •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8日電)嘉義縣警察局少年隊今天帶領8名行為偏差國中生至社區作公益,協助2名獨居老人打掃家園。少年隊長王豐榮表示,這8名迷途少年本性並不壞,盼他們從付出過程,激發善良本性。
  •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年少輕狂難免一時迷失,輔導有偏差行為的學生,一直是教育單位的難題。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想到好辦法,結合社區友善商店,讓少年跟著「師傅」學習,順便培養職業技能。
  • 根據德國最新研究結果,父親工作時間超長,男孩行為偏差的機會高。研究人員認為,歷來政策專注於母親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取得平衡,而給與較多的彈性,但這項研究結果揭示,政策上應獎勵父親和母親均等機會,共同分擔育兒及工作責任。
  •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懷孕的母親若吃不健康的飲食容易產下有行為問題的小孩,而小孩吃太多垃圾食物也會增加憂鬱焦慮的比率,變得比較有攻擊性與愛發脾氣。
  • 14名輔導行為偏差青少年的志工,今天在台中市獲頒「金舵獎」表揚,輔導青少年26年的吳嫦娥獲個人特別獎。
  • 為主義興起於1930年代。由行為主義推演出來的行為改變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修正兒童的偏差行為。行為改變技術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增強,運用增強物使行為增加;一是懲罰用於消滅不適當的行為。用一般的話說,就是紅蘿蔔和棍子。用紅蘿蔔誘導父母或老師所認定良好的行為;用棍子壓制所厭惡的偏差行為。
  • 行為改變的主要途徑是:瞭解行為者的目的,並教導他正向的行為,以達成其目的。一旦行為者能用正向的方法達成其目的時,自然而然會放棄原先的不正確行為。
  • 首先說明自卑感的來源,它與父母老師的管教有關,如果知道原因,父母或老師可以預防它的發生,這樣可以大量減少行為偏差兒童的出現,預防永遠勝過治療。依據作者一生的體會,自卑感唯一的來源是生活上的挫折。
  • 自卑感的兒童類型之一,〈我不好,你好〉的兒童渴望被注意、關愛是其行為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