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韓幹畫馬及其他

作者: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韓幹擅長畫馬。有人到他的畫室去看,發現他身子仆伏於地,作馬的形狀,聚精會神地思考。從繪畫道理來講,或許應該這樣。作詩、寫文章,也必須這樣作,才能作得好。

例如史達祖詠燕,差不多做到了形神兼備。再如姜夔詠蟋蟀:「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又云:「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如砧杵?」這些詞句對蟋蟀的描寫也很細緻。蟋蟀無可說的了,就說聽蟋蟀鳴的人,這正是姚鉉所說的:「寫水不應當僅限於說水,而應當說水的前後左右。」

從韓幹畫馬,談到史邦卿詠燕、姜白石詠蟋蟀,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即文學家需要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深入細緻的觀察和設身處地的體驗。

韓幹是畫馬能手,他很注意對馬的觀察。唐玄宗命他學陳閎,他說:「陛下內廄之馬,皆臣師也!」因此,他畫馬擺脫了古來「螭體龍形」的陳舊畫法,如實地反映出馬的真實神態。

史邦卿〈詠燕〉,從舊巢的塵冷,寫到乳燕的軟語柔聲以及學飛時毛羽參差不齊的樣子,進一步寫到「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真是極妍盡態,形神俱似。如果沒有對春燕的細緻觀察是寫不出來的。

姜夔詠蟋蟀,把蟋蟀的哀音、思婦的愁懷和詩人的傷感,交織在一起來寫,如泣如訴,一片哀怨之聲。該詞前的小序說:「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於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從這一小序得知,作者有身臨其境的觀察和體驗,所以才寫得如此真切。

總之,對生活進行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這是進行文藝創作的基礎。正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位少女名叫飛天,如花似玉,能詩善文。某日,她出了張招婿榜,公開出題選婿。試題要求寫一首詩,八句五十六字中,要有二十個數字,前四句要求從一到十,後四句要求從十到一。
  • 昨日東風一夜稠,啟門不見望江樓。 胭脂山上點水粉,黃鶴樓前掛玉鉤。 鐵佛寺為銀佛寺,金沙洲作玉沙洲。 滿天盡是蘆花白,贈與先生酒一甌。
  • 唐時,有個和尚,在中秋之夜,賞月賦詩。他絞盡腦汁才做了一句:「此夜一輪滿」,就再也無法接下去。想呀想,差不多想了一年,總是找不到滿意的續句。轉眼間又到了秋天,這天晚上,他在床上仍輾轉反側,搜尋著接句。當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床前,忽然觸景生情,想出了續句——「清光何處無?」他很滿意這個句子,為一年來的艱辛追求所取得的成果,而極度興奮,於是一躍而起,夜半撞響寺鐘。聽到夜半急切的鐘聲,全城居民甚是吃驚。當時的皇帝,命令擒拿這個和尚。審問後,知是:為一年長思、方得五字詩的續句,而喜不自禁所致。便賜素宴招待,釋放了他。
  • 他想起自己的「無可奈何花落去」這句詩,尚未想出好的續句,便提出讓王淇來續對。王輿靈機一動,以「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妙語對之。
  • 這個紈褲子弟,欲尋文學家歐陽修,比試文才。這一天,挾了幾冊唐詩上路了。
  • 那個青年人吟完後,即叫歐陽修續吟。「這哪像詩?」歐陽修內心暗笑,但還是即刻續吟出兩句:春來苔作葉,秋到霜為花。
  • 秋花不比春花落, 說與詩人仔細吟。
  • 有一日,乾隆皇帝下朝,來至南書房,見紀曉嵐、李調元二人在一起。便坐下談起詩來。乾隆道:「朕最喜唐人塞外詩。因塞外詩無媚意。二卿都曾去過邊塞,想亦有佳詩。」
  • 但是,一時疏忽,竟漏寫了一個「間」字。慈禧以為是欺她沒有學識,喝令將書法家,推出斬首!
  • 鑒於我囊中羞澀,僅剩一枚銅板,但我不食嗟來之食。海味佳餚,嫌其膩腸,阻我吟詠。請按一枚之資,置三菜一湯,滴酒不飲,旨在吃詩而已!勞駕籌劃。」說著,掏出一枚銅板,往桌上一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