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偏差兒童的輔導(十六)

沒有「父母」的兒童(normlessness)
font print 人氣: 130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黃金源 (特教博士,兒童問題諮詢專家)

主要候選人:

根據P-A-C 人格理論:一個人的人格應有三部分即是父母(parent)、成人(adult)、兒童(child)等。其中的父母代表教導概念,當兒童缺乏適當的教導時,其人格構造中就會欠缺「何者是、何者非」的行為準則(normlessness),他自然不知道積極表現良好的行為;對於不適當的行為,也不知改進。這種孩子容易出現在:

1、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低社經地位、單親家庭、父母低知識水平,父母缺乏管教技巧」的兒童。

2、前述過份被寵愛的兒童也會伴隨此種兒童的行為。

主要的行為問題︰

1、主要的行為特徵:生活雜亂無序是主要的行為特徵,
2、表象行為是:(脫序的行為)

對自身的管理表現出:
(1)生活雜亂無章、指甲不剪、衣服髒亂、用品骯髒;身體有異味、個人衛生習慣不佳;
(2)書桌亂七八糟、抽屜有怪味、自己的東西亂丟;
(3)上課時到處亂晃、唸書寫字均不好好聽從教師指導;自習時間在教室亂跑、罵粗話等。

對與他人的關係表現出:
(1)行為無序、隨意拿別人的東西、亂拿別人的物品(筆或簿子)、亂丟與破壞東西、毀損或弄髒物品;
(2)常隨意推、打其他小朋友或用利器傷人、罵髒話、向人吐口水;
(3)亂動老師的桌子、東西、把老師的電腦關掉;
(4)隨意在教室走來走去、經常離開班級、不回教室;干擾上課、午休或開會。

處理對策:

(1)、老師取代父母的角色,重新教導學生所有生活常規。

(2)、教導兒童日常工作,然後進行責任移轉。訂定班級公約來約束該生先選擇數項必須遵行的班規,以行為契約的方式規範之,並嚴格執行。

(3)、教導該生好的行為並立即增強。將該生將來可能的行為問題及未來可能的後果,告知父母,尤其是父親,以尋求父母共同努力導正該生的行為。

(4)、與該生共同訂定出教室常規。用代幣制增強守規矩的行為。

(待續)@*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年少輕狂難免一時迷失,輔導有偏差行為的學生,一直是教育單位的難題。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想到好辦法,結合社區友善商店,讓少年跟著「師傅」學習,順便培養職業技能。
  • 根據德國最新研究結果,父親工作時間超長,男孩行為偏差的機會高。研究人員認為,歷來政策專注於母親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取得平衡,而給與較多的彈性,但這項研究結果揭示,政策上應獎勵父親和母親均等機會,共同分擔育兒及工作責任。
  •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懷孕的母親若吃不健康的飲食容易產下有行為問題的小孩,而小孩吃太多垃圾食物也會增加憂鬱焦慮的比率,變得比較有攻擊性與愛發脾氣。
  • 14名輔導行為偏差青少年的志工,今天在台中市獲頒「金舵獎」表揚,輔導青少年26年的吳嫦娥獲個人特別獎。
  • 為主義興起於1930年代。由行為主義推演出來的行為改變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修正兒童的偏差行為。行為改變技術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增強,運用增強物使行為增加;一是懲罰用於消滅不適當的行為。用一般的話說,就是紅蘿蔔和棍子。用紅蘿蔔誘導父母或老師所認定良好的行為;用棍子壓制所厭惡的偏差行為。
  • 行為改變的主要途徑是:瞭解行為者的目的,並教導他正向的行為,以達成其目的。一旦行為者能用正向的方法達成其目的時,自然而然會放棄原先的不正確行為。
  • 首先說明自卑感的來源,它與父母老師的管教有關,如果知道原因,父母或老師可以預防它的發生,這樣可以大量減少行為偏差兒童的出現,預防永遠勝過治療。依據作者一生的體會,自卑感唯一的來源是生活上的挫折。
  • 自卑感的兒童類型之一,〈我不好,你好〉的兒童渴望被注意、關愛是其行為目的
  • 〈我不好,你好〉的兒童行為案例與處裡方法。
  • 自卑感造成的行為偏差第二種類型〈我好,你不好〉的兒童: 吹噓自己、打擊別人以維持自尊是其行為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