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和美國學生 幸福定義多不同

人氣 185

【大紀元2015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小清編譯報導)學者和思想家經常將文化劃分為兩種——個人主義的和集體主義的。前者優先考慮個人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後者則把家庭、群體和社會的共同目標擺在第一位。一位臺灣心理學家和英國社會心理學家對臺灣學生和美國白人學生的分組問卷調查,恰好體現了兩種文化的差異。6月23日,專欄作家史大衛(David Sze,音譯)在「赫芬頓郵報」網站發文,對這項有趣的問卷研究進行了歸納比較。

美國的文化和中國的文化常常被視為處於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文化的兩端上。談到美國文化,人們會想到槍手和牛仔這些符號,想到「美國夢」,還有在湖旁獨坐兩年的文學家梭羅。而西方人提到中國文化,想到的會是儒家文化、孝道、「關係」,特別還有「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

那麼美國人和中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各會如何回答呢?臺灣心理學家陸洛教授和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羅賓‧吉爾莫(Robin Gilmour)200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就收錄了對142位臺灣學生和97位美國白人學生的問卷結果。

研究顯示,兩組學生的答案大體相似。例如,這兩個群體的學生都將幸福描述為「具有滿意度和競爭力的心理狀態」、「積極的情感/情緒」、「成就」、「沒有不適感」,並且「與人相聯」。

不過史大衛文中概括說,臺灣學生和美國白人學生之間還是表現出以下一些差異性:

1)臺灣人將幸福形容為「和睦」,美國人則沒有這樣描述。

臺灣學生將幸福定義為「諧和的平衡」——既包括內心的,也包括自我與環境的;而很少有美國學生提及平衡或協調。

2)美國人的注意力在外界,臺灣人則聚焦內心。

美國白人學生對幸福給出個人主義的定義,專注於打造外部世界,如自主權、具體的成就和積極的自我評價。另一方面,臺灣學生的定義則側重於塑造自我,如修身養性、心智提升和他人對一己的積極評價。

3)美國人將幸福形容為「終極價值」,臺灣人則沒有。

從美國白人學生的回答中,發現一個獨特現象——將幸福形容為「生活中的終極價值」。臺灣學生則沒有做這種強調,可能也是集體主義取向有別於個人主義取向的一種表現。其它實證研究也支持這一觀點,即臺灣學生對幸福不太重視,沒有美國學生那樣擔心他們自己對生活的滿意度。

4)臺灣人不像美國人那樣注重強烈的情感。

如前所述,研究人員發現,臺灣學生和美國學生的回答大體相似。不過,在相似的回答中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儘管兩個群體都強調積極的情感,但臺灣學生不像美國學生那樣注重強烈的情感。

5)臺灣人和美國人對人際關係的感受不同。

另一個微妙的不同,表現在兩組學生對社會關係的感受。儘管兩組學生都看重人際關係,但臺灣學生強調通過個體的相融實現相互依存;美國學生則強調兩個獨立的個體通過溝通相互適應。

6)兩個群體都認為幸福感由自己決定,但對「自主性」的描述不同。

雖然兩組學生都認為,我們的幸福感是由自己說了算,但對自主性的定義不同。對於美國人來說,理想的自主性是發揮潛力、成為真正自己的完全自由。對臺灣學生來說,個人的行為和選擇必須用道德來約束,而有意義的生活是一種有道德的生活。中國學生還認為,雖然一個人應該擁有自主性,他/她必須最終接受命運帶來的一切。

這項研究採集的臺灣學生的數據要早於美國學生的數據。兩位心理學家的結論是:臺灣人眼中的幸福更強調角色義務和辯證的平衡;而美國白人更強調個人擔當和明確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問卷對象沒有包括中國大陸人以及非白人美國人,所以只作為東西方社會心理比較的參考。如若針對今天的中國大陸學生進行問卷,他們與臺灣學生的回答會有甚麼樣的差異?是個頗令人好奇的問題。**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台兒童幸福感提升  親子共食出遊是關鍵
VOA: 全球幸福指數 中國人有錢但不幸福
朱大可:製造「幸福」的五種工藝
世界幸福報告 加拿大列第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