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流的晉國元帥欒書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春秋時楚國是個大國,它不斷兼併周圍小國。鄭國是個小國,它夾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鄭悼公時,鄭國同晉國簽了盟約,受到晉國的保護。

不久楚國進攻鄭國,晉國便以欒書(人名)為元帥率領大軍,前去援助鄭國。兩軍遭遇,沒想到楚軍不敢與晉軍廝殺,打都沒打就撤退而回。晉軍不想白跑一趟,準備乘機侵入楚國的蔡地。

楚國得了這個消息,就立刻調動附近申、息二地的駐軍,準備迎擊。

這時晉將趙同、趙括認為應該仗著優勢兵力,進軍南下佔領蔡地。因此催請欒書趕快下令進攻楚國。欒書將要表示同意時,中軍佐(官職名)知莊子(人名)、上軍佐範文子和中軍將韓獻子卻都不同意。

他們三人一致認為:「我們是援救鄭國反對侵略而來的,是正義之師。現在侵略者(指楚國軍隊)既己撤退。我們卻藉此攻楚,去搶奪蔡地。這樣引起的戰爭必然使我們擔當不義的罪名,也就一定不能取勝。我們大軍去打楚國兩個小地方的部隊,即使打勝了也沒甚麼光榮的。但是如果失敗了,那就太丟人現眼了。」

欒書覺得他們說的話很有道理,便決定停止攻打蔡地,撤軍回晉。

當時主張南侵攻蔡的將士佔多數。有人問欒書:「主張撤兵的只有知莊子等三人,而大部份人都想打。您為甚麼不聽從多數,而聽從少數人的意見呢?」

欒書說:「他們三個人的意見都很正確。正確的意見就是真正代表多數人的意見。我聽從他們的意見難道不對嗎?」於是下令退兵。

由於欒書善於採納部下的正確意見,於是有人讚揚他「聽從好的主意,就像流水那樣順當而自然。這樣做是多麼恰當啊!」(原文是《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事據《左傳》)

--摘編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魏春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黃帝。(柚子/大紀元)
    名字叫「知」的人,在玄水邊,遇見名字叫「無為謂」的人。
  • 孔子見到老子,便跟老子談起仁義。
  • 蘇州葛可久是個名醫。朱丹溪隱名埋姓,投之於門下。三個月過去了,葛可久發覺他切脈、處方有時還超過自己,因此很器重他。
  • 春秋時期,齊國少年豎刁,進宮伺候齊桓公,深得齊桓公的寵愛。豎刁長大後,地位更加顯赫。
  • 這種君主教育——馭君術,是良相所不可或缺的職責和能力。
  • 聽到這裡,孔子長歎一聲:「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原因吧!」
  • 寡婦從窗口說:「你不讓我進門,真是太沒有同情心了。」
  • 金華縣城裡有個花花公子施王孫,一天,強搶民女方姣仙,逼迫成婚。方姣仙寧死不肯拜堂。施家只好暫時把她安頓在一間冷屋內。
  •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重耳在齊國待的時間長了,齊桓公便將宗女(史家稱齊女)嫁給他。他漸漸地留戀起這種生活,幾乎忘記了先前確立的「除奸復國」的宏願大志了。
  • 子路說:「為甚麼要尊重學養不如自己的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