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我們無視小行星威脅的原因

人氣 31

【大紀元2015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6月30日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日(Asteroid Day),也是我們知道的有史以來最大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107週年紀念日。

1908年6月3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發生大爆炸,當時方圓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約為五個紐約市大的面積)被夷為平地,變成焦土。

據《華盛頓郵報》6月30日報導,科學家估計,那是一顆直徑90-190米的小行星撞擊了西伯利亞,當時撞擊時發生爆炸的能量約為美國在1945年投在廣島的原子彈1000倍。

但是,這種撞擊遠遠不只這一次。

地球存在被小行星撞擊而毀滅的危險

2004年,一顆大到足以擁有自己小衛星的小行星和我們擦身而過。

2013年2月15日,一顆小行星擊中了俄羅斯鄉村車裡雅賓斯克,放出廣島原子彈好幾倍的能量,世界各地的人都親眼目睹並攝像記錄。

進入大氣層的小行星(隕石)的直徑約15米,質量為7千噸,在天空中畫出大約10公里長的飛行軌跡。隕石的主要碎片擊中切巴爾庫爾湖,在空中爆炸的巨響震碎當地建築的玻璃,因此造成約1500人受傷。


視頻:2013年2月一顆小行星擊中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

當然,也正是這樣的小行星撞擊,在地球上爆發出十億顆廣島原子彈的力量,才終結了恐龍存活的時代。

小行星是我們星球生命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們在日常幾乎都不談論這種最大的威脅。這是為甚麼?

經濟學家:人們難以認識這樣潛在的危險

報導說,根據喬治‧梅森大學兩位經濟學家亞歷克斯‧塔巴羅克(Alex Tabarrok)和泰勒‧考恩(Tyler Cowen)提出的一些經濟學原理,我們因行星撞擊而死亡的可能性幾乎和飛機失事的一樣,都是屬於「不發生則已、若發生必逃脫不了」的概率事件。

而預防小行星撞擊是屬於「公益物品」(public good)。這個公益物品有兩個特性:非排他性(non-excludable)及非競爭性(non-rival)。

報導說,這個難懂的原理可以用夾克衫和防禦行星撞擊之間的差別來理解。夾克衫是排他的和有競爭性的東西:你付錢去買,你才可以穿;我穿的夾克衫有可能和你穿的不一樣。

此照片為1927年即時隔通古斯大爆炸19年,科學家到達爆炸地點研究時所攝。(維基百科)

防禦行星撞擊的事情不同於夾克衫的特點在於:為防禦行星撞擊而付出投資,那麼沒有為此付出的別人也會受益。

塔巴羅克解釋道:「正是這個原因,沒有人真的想為了防禦行星撞擊而付出投資。人們想的是,希望別人去投資和付出。」

塔巴羅克進一步闡述,部分原因還有,人們意識不到行星撞擊地球這樣的威脅,也很難說服人們對自己看不見的這樣潛在危險採取行動。人們在沒有親眼看到2004年印尼大海嘯或911事件之前,還不能明確的認識大海嘯和恐怖主義劫機的威脅。因此他們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採取行動。

塔巴羅克表示,人們也可能會認識到應該共同對待這樣的事情。


公益網站asteroidday.org製作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視頻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Meta營收預測偏低 AI支出增 股價跌16%
玻璃般光滑 NASA在木衛一發現冷卻熔岩湖
進軍無人機業 臺灣亞創中心加州參加國際展
不再胡言亂語 旅行者1號從深空發送可讀數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