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明開路的7位外國帝王

統一埃及的法老美尼斯到底是誰?

font print 人氣: 455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8月16日訊】公元前3100年前後美尼斯(Menes)統治下的埃及,在歷史教科書中歷來被視為古埃及文明的曙光。在早期埃及傳說中,他被稱為大(Ohe and Mena)、「鬥士」(The Fighter)及「成就者」(The Established)。作為統一上下埃及的征服者,他建都孟斐斯,那裡成為法老時代璀璨文明的中心。

公元前4世紀,在古希臘統治下的埃及,托勒密二世費拉德法斯(Philadelphus)命祭司馬涅托(Manetho)編寫埃及通史,以便保存在亞歷山大城他的圖書館。美尼斯是馬涅托書中最先提到的名字——他是統一上下埃及的第一王朝的第一位法老。

在早王國時期,美尼斯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至今是個熱門話題。也有一種假說,認為在他之前幾十年,下埃及已被征服,美尼斯實際上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通過將南方河谷地帶(上埃及)的神祇和禮儀傳入北方三角洲地帶(下埃及,上下埃及分界點約在今天的開羅),並實行王族聯姻,從而鞏固了政權。

美尼斯被鎖定為兩位法老之一

Menes是馬涅托給出的希臘語,其它的寫法還有Min(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提出)、Minaios(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提出)和Menas(古希臘史學家狄奧多羅斯提出)等等。

幾乎可以肯定,這個名字各種形式的希臘語變體都來自埃及名字Mni——在阿拜多斯和都靈王名表中都有發現,對這個名字的詞源存在爭議:有人提出,此名的意思與「忍受」有關,另一些人則認為,它與埃及語的不定代詞Mn有關,作為佚名男子的代稱,意為「如此如此」。學者詹姆斯‧阿倫(James Allen)則嘗試將另一種寫法Meni和孟斐斯(埃及文Mn-nfr)相聯繫,據說,這座城市就是美尼斯所建。

阿拜多斯王名表上的象徵文字「美尼斯」。(Olaf Tausch/WikiCommons)

據馬涅托的說法,美尼斯開創了有八位法老的第一王朝,他自己約在位60年。他的主要成就即是建都孟斐斯,並修建巨大堤壩將其和尼羅河隔開。馬涅托說,美尼斯曾經東征西討——這很有可能。

狄奧多羅斯則說,美尼斯是第一個立法者,在埃及建立了對神的信仰。古羅馬史學家普林尼則說,美尼斯發明了文字,但這種可能性很小。馬涅托還說,美尼斯最終被一隻河馬奪去了生命。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美尼斯不是作為諸位法老合體的一位傳奇人物,那麼這個名字一定是第一王朝諸位身分確鑿的法老中某一位的別號。許多學者都認為他代表某個法老,但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幾乎和古埃及史學一樣古老。

在今天,最普遍的觀點有兩種:美尼斯或是納爾邁(Narmer),或是荷爾—阿哈(又簡稱阿哈,Hor-Aha或Aha)。幾乎可以肯定,阿哈是納爾邁的繼承者。那麼,如果美尼斯是納爾邁的話,阿哈就是第一王朝的第二任法老;而如果美尼斯是阿哈的話,納爾邁就是前王國時期(或如某些人所說——0王朝)的最後一任法老。

有關討論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一直沒有絕對確鑿的證據能證明,美尼斯就是這兩人中的一個。儘管許多學者言之鑿鑿,但其意見未能統一。

觀點1:美尼斯就是納爾邁

贊成美尼斯是納爾邁的一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者的歷史地位,以及出土的「納爾邁調色板」,這塊石板被認為是展示了其征服下(北)埃及的歷程。

此雕像據信刻畫的是納爾邁。(網絡圖片)

時為1897年,英國考古學家奎貝爾(J.E. Quibell)一直在尼羅河東岸艾得夫以北的重要遺址埃爾卡布進行著發掘。當地的守護神是禿鷹女神奈庫貝特(Nekhbet),她與布托地區的眼鏡蛇女神瓦吉特(Wadjet),為法老增加了兩個女性稱號;奈庫貝特代表著上埃及,而瓦吉特則代表下埃及。

那一年,奎貝爾收穫甚微,但第二年,在河對岸的科姆埃爾—阿瑪爾(Kom el-Ahmar,見段後註1),他發現了著名的納爾邁調色板。幾乎不需深入研究就可斷定,上面的人物與前王國末期、早王國初期的歷史有著無可辯駁的聯繫。在同一個遺址,他還發現了一個禮儀用權杖頭以及刻有「蠍子王」字樣的權杖頭的碎片——蠍子王是納爾邁前輩的封號。

蝎子王權杖頭局部。(網絡圖片)

註1:科姆埃爾—阿瑪爾,古埃及名為尼克汗(Nekhen),古希臘名為希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意為鷹之城,在這裡,鷹神荷魯斯(Horus)是最重要的神祇。希拉孔波利斯位於今土耳其西南部,與埃及境內的阿拜多斯(Abydos)同為古埃及的政治中心。

納爾邁調色板上的王室門面中有納爾邁的象形文字——魚和鑿子。(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從尺寸、重量和紋飾來看,這顯然是一塊具有禮儀功能的調色板,而不是用作日常化妝。「荷魯斯納爾邁」(Horus Narmer)的名字在兩面都有出現。兩面頂部的裝飾很相似:他名字的象徵文字——魚和鑿子用長方形(稱為「王宮門面」)圍起來,位於兩個帶角牛頭之間。牛頭很像是哈托女神的早期形象——在一些神話中哈托是鷹神荷魯斯的母親,荷魯斯後來常以法老形象出現;但也很可能是公牛頭,象徵著埃及的王權。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紋飾線圖。(網絡圖片)

1.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釋義

調色板的正面、法老名字的下方,描繪了納爾邁頭戴下埃及紅冠的場景。他左手持權杖,右手持枷鎖,面前是代表他名字的魚和鑿子的象形文字。一個侍者緊隨其後,左手提著法老的便鞋,另一隻手提著個籃子。侍者上方符號的意義不明。

法老前面走著的另一個人物或許是留著長髮,但也可能是戴著頭飾,他面前也有個意義不明的符號。帶有相同符號的人物形象在納爾邁權杖頭和蝎子王權杖頭殘片上也都有發現,他們有著後世埃及祭司的典型形象,有時被描述為薩滿或祭司。

這些人物之前,是四個舉著特殊旗幟的人,這些旗幟包括一張動物皮、兩隻隼鷹和一隻豺狗(或是力量之神賽特)。它們或是納爾邁的王室,但更可能是代表他征服的地區。

著名的納爾邁調色板據信展示了納爾邁征服下(北)埃及的歷程,由此,一派學者相信,納爾邁正是傳奇軍事統帥美尼斯。圖為調色板正面局部,左側手持權杖和枷鎖的即納爾邁。他的頭前即是他名字的象形文字——魚和鑿子。(網絡圖片)

在右側,地上躺著10個被斬首的屍體,其頭顱放在各自的雙腿間。上方有條船,船上有魚叉和魚鷹——這個標記也常被解釋為代表被征服地區。如果古埃及「州」(Nomes)的標誌一直沒變的話,那麼這可能就是下埃及第七州的瑪瑞提斯(Mareotis)。這些符號前還有一扇門和一隻麻雀,象徵著「創造」或「發現」。人們由此猜測,納爾邁在這片被征服土地上創建了一個新的行政區。

調色板正面的中間場景,描繪兩個男人牽著兩隻長頸獸,其脖子纏繞在一起,常常被解釋為上下埃及的統一,其實,很難說它們就代表著南北埃及。這是埃及藝術中的一種獨特形象——被馴化的野生動物一般是法老戰功的象徵。

石板正面底部的場景仍然是描繪征服與勝利。代表國王勇力的公牛踏在一個敗陣的敵人身上,並用它的角衝擊著一座城市或要塞——其名字就寫在圍牆之內,但我們還不能破解其意義。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紋飾線圖。(網絡圖片)

2.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釋義

調色板背面主要呈現一個核心場景,凸起的浮雕非常精細。君主納爾邁正做出經典姿勢:一手高舉戰爭的權杖,一手擒著敵人的頭。他身著短裙,一根動物尾巴垂在身後,頭上戴的似乎是上埃及的白冠。

納爾邁調色板局部。(網絡圖片)

在他身後,我們再次看到侍者兩手分別提著法老的便鞋和籃子(或許是水瓶)。這個人物的脖子上圍著的標記大概是代表法老。其頭後的標誌或許表明他的頭銜,可惜確切含義尚不清楚。國王赤腳、有人提鞋,可能暗示著某種禮儀。

赤露身體、僅束腰帶的敵人跪在法老面前,敵人身後的魚叉和湖泊樣形狀意義不明,或許代表著戰役的發生地。不過,在埃及歷史上,這樣的場景往往具有高度的象徵性,其刻劃的未必是真實歷史事件。

多數學者認為,敵人的頭上是一片人格化的沼澤地——地的前面冒出一個人頭。地上長出六棵紙莎草,認為納爾邁統一了上下埃及的學者們認為,這代表著埃及三角洲。象徵法老的鷹隼棲息在紙莎草頂端,似乎在從人頭的鼻孔處令其窒息。

象徵法老的鷹隼棲息在紙莎草頂端,似乎在從人頭的鼻孔處令其窒息。(Daderot/WikiCommons)

觀點更保守的一些學者則提醒說,實際上,這可能指的是其它沼澤地,比如法尤姆(Fayoum)。不過從石板正面的寓意來看,姑且可以認為其代表下(北部)埃及。

在後世,一棵紙莎草經常用來代表數字1,000。由此有些人認為,調色板上的這組符號代表法老征服了6,000敵人,但這種解釋還缺乏說服力。

這個核心場景下躺著兩個落敗的敵人,每人左側都有一個象形文字,分別是一個結和一堵牆,通常被認為代表納爾邁征服的兩個地方。

史學家阿蘭‧加德納(Alan Gardiner)爵士在《法老們的埃及》(Egypt of the Pharaohs)一書中告訴我們,這個調色板的象徵意義顯而易見,即南方對北方的勝利,不過,詳細的分析仍然顯示證據不足。最有說明力的部分,可能是納爾邁頭戴紅白兩色的冠冕,但也有學者提出,白冠和紅冠在埃及早期階段還有其它含義。

納爾邁的名字也出現在埃及早王朝時期法老們的大型墓地中,地點位於阿拜多斯的烏姆‧卡伯(Umm el-Ka’ab)。另外,在希拉孔波利斯(參見前文註1)神廟中發現的供品中,以及近年在以色列南部發掘出的埃及酒罐殘片上,也有其名字出現。

觀點2:美尼斯就是荷爾—阿哈

另一方面,認為美尼斯是荷爾—阿哈的學者們,其依據主要是希拉孔波利斯神廟各種文物上與阿哈相關聯的某個象形文字Mn(音為mn,有時也指男子)。在阿拜多斯發現的陶罐殘片上,納爾邁和Mn的標記交替出現,據一些學者解讀,Mn是一位領導者,或許是納爾邁的繼承者。

「阿哈」意為鬥士或戰鬥的貓頭鷹,其象形文字見於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個瓦器的「王室門面」中,以及納卡達地方的涅托泰普(Nithotep)墓中發現的一塊象牙標識(涅托泰普被認為是阿哈之母、納爾邁之王后,也可能是阿哈之王后)。這塊標識的王室門面中同時出現了Mn的字樣。

刻有荷爾-阿哈的彩陶盛器碎片,藏於大英博物館。(Captmondo/WikiCommons)

納卡達地方的涅托泰普墓中發現的一塊象牙標識,右上方鷹隼下為「阿哈」的名字,上部最右側即Mn的字樣。(網絡圖片)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考古隊近年在以色列南部發掘出的埃及酒罐殘片上美尼斯的名字。(網絡圖片)

很多寫有Mn的象牙板都屬於阿哈,引人猜測阿哈即美尼斯。但也有很多學者不認同Mn等同於美尼斯的說法。

刻有荷爾-阿哈名字的象牙板之一。(Udimu/WikiCommons)

結語

還有很多證據表明,納爾邁是統一埃及的主要人物,而他的兒子荷爾—阿哈則鞏固了政權並建都孟斐斯。另一種說法是,納爾邁和阿哈其實是同一個人。

歸根結底,對於一個生活在5,000多年前的王者的身分,後世能在如此細節化的層面上爭論不休,這實在是個有趣的現象。而我們關於美尼斯的了解,其實多半來自他去世2,500年以後史學家們的記述。或許,伴隨著新的考古發現,我們能獲得關於古埃及文明早期巨擘們的更多發現,不過,我們也很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美尼斯到底是誰。

表現納爾邁戰功的紙莎草繪畫。(網絡圖片)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