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神遊】天之不喪斯文也 又聞絃歌

作者:宋紫鳳
font print 人氣: 148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8月18日訊】孔夫子曾被匡人所困,性命攸關之際,夫子卻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於是使子路彈劍而歌,夫子亦歌而和之,直至匡人解圍而去。

後來孔夫子又於陳蔡之間為歹人困於荒郊之野,面對饑饉之苦與性命之憂,弟子們有的臥病不起,有的中心迷茫,夫子卻從容自若,每日講誦不斷,絃歌不輟。

夫子之道大矣,雖然遭逢季世,卻注定如那悠遠的弦誦之聲,延綿而不絕。

三百年後,在夫子的家鄉魯地,夫子的後人們為漢兵重重圍困,一場兵禍迫在眉睫。

此時,漢王劉邦剛剛結束垓下的戰事,消滅了昔日的宿敵西楚霸王項羽。然而在漢軍上下大慶天下已定之時,北方卻傳來魯城為項羽而堅守不降的消息。

向日,楚懷王封項羽為魯公。雖然志在霸王之業的項羽並不滿足於小小的魯地,亦不屑於魯公的封號,但傳承夫子之教的魯人們卻恭敬守禮,以君臣之義事之。所以雖然前線屢屢傳來楚軍告急的消息,魯人依然決定堅守城池至最後一刻。

劉邦聽說魯人不降,甚是意外。想來,楚軍可謂熊羆勁旅、虎狼之師,如今死的死,降的降,連楚霸王這樣的人物也都身首異處,而一個小小的魯城,上無悍將,下無強兵,居然為項羽嬰城固守,實在不自量力。

除了意外,劉邦更因對儒生與生俱來的厭憎而感到怒不可遏。劉邦出身市井,日日與屠狗之輩混跡一處,從來不喜儒術。有時來客戴儒冠,劉邦居然摘其儒冠,溲溺其冠以辱之。被後世稱為漢初儒宗的叔孫通,初降劉邦時,也不得不變其儒服,換上楚制短衣。酈食其當初自薦於劉邦時,劉邦卻說「吾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而今項氏已滅,天下唯劉氏之命是從,居然有一群魯地的腐儒如此不識時務,敢犯兵鋒。大怒之下,劉邦旋即引天下之兵奔襲北上,意欲屠城。

魯城之上,守城的士卒遠遠望見遠方塵煙大起,赤幡如焰,知是劉邦大軍已至。而此時城中的學校還在授課,諸生們有的在米廩學禮,有的在東序習射,有的在瞽宗習樂。學校裡,夫子之像高懸,先生們授課一絲不苟,諸生們似乎惟知前有先生,不知近有生死,惟知上有夫子,不知外有漢軍。

不移時,漢軍捲土而至,兵臨城下,見魯城城門緊閉,城上寥寥幾個守城的兵士,不僅暗笑魯人螳臂當車實在不勝其愚。至於樊噲、曹參、灌嬰、周勃等一干悍將早已不耐煩,只待劉邦一聲令下就要架梯而上,先登屠城。

正在此時,人們卻忽然聽到一個聲音,鏗然如玉磬,韻然如鳴泉。此季正值隆冬,長風獵獵,寒氣凝空。那聲音夾雜在風中,忽遠忽近,似有若無。劉邦凝神聽了一陣,終於辨別出來,迴盪在漢軍頭上的竟是書聲之朗朗,絃歌之悠揚。

本欲下令屠城的劉邦不知為何,竟莫名地銳氣頓挫。劉邦自起兵以來,三年破秦,四年滅楚,終於馬上取天下。他實在未曾想到這世上還有兵鋒無法進犯一步的地方。而這種地方,無需金城與湯池之固,無需勇將與強兵之守,全然就在方寸之間——夫唯心無外物,則窮通得喪不能動之,死生禍福不能易之。此情此景,令一向慢而無禮的劉邦也為之肅然,乃知魯國欲為主死節,真持義守禮之國,如果不是兩軍對陣,確切地說,是一軍圍城,劉邦似乎並不介意駐馬於這絃歌聲中,讓殺氣稍稍退去,讓征塵稍稍沉澱。

正如當日孔夫子解匡人之圍,脫陳蔡之厄,夫子的後人們,這些魯地諸生,用不絕的弦誦之聲使漢軍們改變了主意。漢王劉邦沒有下達屠城的命令,而是令人持項羽之頭,以示魯人父老,使知項氏已滅,天下歸漢,又表示將以魯公之禮葬項羽於谷城,並親自為其發喪。於是魯人知天意至此,方才開城出降。

之後,劉邦不僅禮葬項羽,對於項氏之族亦不加誅戮,又封項伯等人為列侯,賜姓劉氏。這其中自然頗有想藉此感化魯人的原因,然而,也未嘗不是出於對夫子之教的敬畏。的確,雖然劉邦帳中亦有儒學之士,而對於儒士們所尊奉的夫子之教,劉邦卻是第一次見識了何謂聖人之遺化。

劉邦走後,魯地恢復了平靜。米廩的諸生每日學禮,東序的諸生每日習射,瞽宗的諸生每日習樂,如此過了大半年。一日,博士叔孫通來到魯地,要徵召最有名望的大儒。原來劉邦自魯地而返,不久即登基稱帝。然而劉邦終究起自布衣,不識禮義,而與他一同起兵的一干悍將也大抵是莽人武夫,經常在宮中宴飲之時,大醉失禮,更有因爭功不下,拔劍擊柱,高聲妄呼,令劉邦煩不勝煩。

這一切都被叔孫通看在眼裡。叔孫通是魯地之人,頗習儒術,又曾做過秦博士,熟知秦儀。於是叔孫通向劉邦進言,願去魯地徵請諸生,采諸古禮與秦儀制定一部朝儀典章,使群臣習之,以為約束與節制。

叔孫通的到來,在魯地的儒生中引起了一場爭論。有人覺得,這是一個光大夫子之教的機會,自當儘力而為,於是有三十多人願從叔孫通而往。但也有人認為叔孫通此舉多不合古制,特別是魯地頗有聲望的兩位儒士竟因此不肯應徵。

也許魯地二生之所為在時人眼中的確有些迂腐,叔孫通更是斥之不知時變。然而,劉邦有言在先,要揀選古禮之簡而易知,近而易行者以為朝儀,並非是復原三代之古禮、先王之成法。而魯之二生不肯曲學阿世以趨一時之用,這大概就是顏回所說的「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然而「不容然後見君子!」——寧可不能見容亦不屑於委曲求全,這難道不是衛道者的境界與氣節嗎?

最後叔孫通帶著三十多個魯地儒生回到京畿之地。他們經過一番考證、採選,又習之月餘,終於制定出一套漢朝的朝儀典章。古人云:「禮之為物大矣」,用之於身則動靜有法而百行備焉,用之於家則內外有別而九族睦焉,用之於鄉則長幼有倫而俗化美焉,用之於國則君臣有序而政治成焉,用之於天下則諸侯順服而綱紀正焉。故而叔孫通所復者雖然只是禮之皮毛與末節,竟足以令漢之君臣肅然於聖教之威德。

漢七年歲首,長樂宮成,諸侯群臣將舉行盛大朝會於宮中。

平明時分,有謁者治禮,引導群臣趨步入廷,而廷中早已車騎陳列,步卒威武,旗幟鮮明。殿前陛階之上,有衛士數百,殿下則有列侯諸將軍士,依次在西,東向而立;又有文官丞相以下,依次在東,西向而立。朝會按周禮九儀依次設置臚傳。之後,皇帝輦出房,於是百官執戟傳警,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者依次奉賀。如此場面,令諸侯振恐,公卿肅敬。禮畢之後,又設法酒。而進酒也要守禮,殿上有御史執法,凡有不合禮儀者,則立刻引去。於是雖然竟朝置酒,卻無人大嘩妄呼而至失禮。劉邦不禁感歎「吾今日才知皇帝之貴」。

雖然叔孫通的復禮,其一未以周書孔策為標準,其二只恢復禮之末端,而未復禮之大義,所以頗為後世儒者所指摘,然而畢竟使鳳之一羽麟之一角得陳於皇庭之上,而儒教終於夫子沒世三百年後,撥雲見日,漸漸復興。

光陰荏苒,自叔孫通離開魯地後,不覺又是二十餘年。這二十餘年間,漢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變故,而魯城中,卻依舊每日弦誦不絕,井然如常,夫子的後人們因傳承了先聖之遺化而如幽蘭之生,卓然獨立於每一段亂世或治世。

這一日,魯地平靜的氣氛中多了一份曦然如初日的朝氣。原來,當朝天子漢文帝下詔,要徵召伏生入朝講授《尚書》。說起伏生,這是一位遠近聞名的耆德大儒,當年曾做過秦博士,後來《尚書》成為禁書,伏生冒死把一卷《尚書》藏於壁中。直到漢朝之興,伏生才破壁取書,結果只得二十九篇,卻遺失了數十篇。此時的伏生已是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不可能再去朝中講學,於是漢文帝委派自己十分信任的晁錯前來伏生處受教。伏生除了將《尚書》殘卷轉抄並逐篇講解,又以隸書將自己所能記憶的篇目寫了下來。

自然,在那段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如伏生這樣冒死守護夫子之教的魯人還有很多。其實就在伏生講授《尚書》之時,在孔夫子家廟的一段牆壁中,就靜靜地寶藏著不知為何人所藏的另一部以先秦古文寫下的《尚書》——這真是天之不喪斯文也,朝代可以更迭,人事可以代謝,不滅不朽的是代代相傳的文明。

經過這些夫子傳人的努力,《六藝》之學終於從幾成絕學的危局中化險為夷,而魯地之外,講學求學之風亦因之一振,出現了一批當世聞名的鴻儒。譬如講《易》者,有淄川田生;講《書》者,有濟南伏生;講《詩》者,有魯之申培公、齊之轅固生、燕之韓太傅;講《禮》者,有魯之高堂生;講《春秋》者,有齊之胡毋生、趙之董仲舒。

然而文帝本好刑名之言,景帝時,竇太后又喜黃老之術,所以《六藝》之學雖然有所恢復,仍然未得大振。直至漢武大帝橫空出世,獨尊儒術,推行王道,夫子之教得以大放光華,武帝又廣招四方文學之士,於是廟堂之上乃有深衣博帶之鴻儒,四方之地則有耆年大德之尊宿,魯城之上飄出的講誦絃歌之聲終於琅琅然聞於天下,傳之千古。

讚曰:
天之不喪斯文也,又聞絃歌。
衣冠俯仰千載兮,與之相和。
大道與世難容兮,方見君子。
聖人遺化不朽兮,山之峨峨。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學家劉禹錫感懷 前度劉朗今獨來
  • 記:古人君子之交,因志同道合而相忘江湖,因相忘江湖而與道長存,因與道長存而簡淡如水——這是怎樣令人艷慕的一份高韻與遠致啊。
  • 題記:中共教育之蠹政,使人學無所成,空耗歲月,非但人才不得,反成蝗蟻之聚,所謂禍亂當世,貽害後輩者更有甚於此者乎?!

  • 說起美人,人類正統的審美標準,其實是差不多的——美,不是一個表面的東西,而是以「善」為內涵的。除去了這一內涵,皮相之美有時不過是紅粉骷髏,談不上美。所以我們看到希臘文字中Kalokagathia(美且善的),表示美的Kalo與表示善的agathos以非常直觀的方式對「美」做出解釋。而諸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兒》之類世代流傳,又風靡世界的童話故事使得善良美麗的形象成為每個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如此親切的方式教人們從孩童時就學會如何去鑒別美,把正統的完整的美的概念一代一代流傳下去。
  •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屬於楚漢的時代只有五年。雖然迅如流電,卻因為一位將星的橫空出世威亮火烈,煌煌千古。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想見他見鳳翼飛展的兜鍪,明光映日的戰甲,依然能想見他開闢漢家天下,天縱神武,凜然若神。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然而在韓信的戎馬生涯中,多多益善的將兵作戰,其實只有垓下之役這一次,而他大部份的時間,所面臨的最大難度就是卒少兵弱,或是帥無常兵。用韓信的話說,幾如「驅市人而戰之」,然而韓信卻一次一次出奇制勝,戰無不克,攻無不取。
  • 這一年的歲首,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手無寸鐵的秦軍降卒被長槍與亂刀逼入大谷,等待他們的是亂箭與巨石齊下,時將拂曉,二十餘萬秦卒的屍首填滿山谷,因為項羽擔心他們一旦到了秦關就會倒戈,於是先發制人,將他們一夜之間坑殺殆盡,這才放下心來向著咸陽繼續進發。
  • 西元前196年的初冬,城南的沛宮裡,劉邦故地重遊,招來沛縣故人父老子弟,歡聚暢飲,話舊談新,一連十餘日,十分熱鬧,而庭中還有百二十個沛中少年,都是臨時征來唱歌助興的,雖是鄉野之音,不能與宮庭雅樂相比,而沛宮的狹促與長樂宮的宏麗更是相去天壤,但此情此景在劉邦看來,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