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器

仙笛飄飄繞梁不絕

作者:古音
font print 人氣: 309
【字號】    
   標籤: tags: ,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首〈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的作品。笛子的樂聲清揚,具有開闊的空間感及很強的穿透力,當您聆聽笛聲時,是否覺得它正引領您飛向遙遠的天際呢?

考古學家發現笛的歷史遺跡,是在河南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這是一種以鳥禽肢骨所製成的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東漢應劭《風俗通》中記載:「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長尺四寸,七孔。」意思是說笛,又稱滌,可以滌蕩邪氣,古代將笛視為正邪氣、揚正聲的雅正之音。

根據《史記》中的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溪,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從這段文獻資料,我們得知遠在四千多年前,竹已被選用作為製笛的材料。因此,笛歸為 「八音」中的竹類樂器。

在古代不論橫吹還是豎吹的竹管,多以「笛」通稱,就如同一些彈弦樂器在魏晉時期皆被通稱為「琵琶」。所以,在文獻史料中關於笛子的起源一直是眾說紛紜。

西元前119年,西域的音樂文化經由張騫的絲路之旅傳入了中國,丘仲在吸收胡樂橫吹的優點後,製作了新笛。「橫笛豎簫」的確切名稱,約在南北朝以後才逐漸分開,將笛稱為「橫吹」或「橫笛」。

中國笛之所以能產生出輕亮又具有民族韻味的音色,是因為它有一個很不一樣的特點,那就是笛膜的運用。這也是中國笛與西洋長笛最大的區別。

至於中國笛是何時開始有膜孔,貼以笛膜的呢?在陳暘的《樂書》中提到「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黏竹膜者, 藉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從文獻資料顯示,我們可知至少在唐代時,就已經有膜笛了。

宋以後,笛在民間音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中,可以一窺橫笛與當時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情境,例如〈舟人吹笛〉所敘述:「船上兒郎不耐閑,醉沾橫笛吹雲煙;一聲清長響徹天,山猿啼月澗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頭如青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魚,跳破玻璃丈擊許。」這些詩句充分反映出笛子的演奏廣泛流傳於民間的情形。

明清以來,中國竹笛的形制已趨於穩定,除了廣泛運用於說唱曲藝與戲曲伴奏之外,並逐漸成為江南絲竹、西安鼓樂、十番鑼鼓以及北方鼓吹樂等民間樂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在吸取民間器樂合奏與戲曲聲腔伴奏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它的獨奏藝術,分別有主要伴奏崑腔的曲笛(或稱昆笛),以及主要伴奏梆子腔的梆笛兩種。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廣為民間所傳頌。他任左拾遺時,寫了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
  • 東漢應劭在《風俗通・批把條》中提到:「琵琶長三尺五寸,法天地人與五行,四弦象四時。」說明了琵琶的形制與天地人、陰陽五行以及季節是相對應的。
  •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管弦樂隊中應用。
  • 相傳當時有一位叫婉無義的人,將二十五弦瑟送給自己的兩個女兒,卻沒想到女兒們每天為了彈瑟爭執不休,後來竟將瑟爭破成兩片,便將其中一片十三條弦給了姐姐,另一片十二條弦給了妹妹,秦始皇得知這件事,就把分裂後的樂器叫做「箏」。
  • 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由於笙斗在古代是以匏,也就是以葫蘆挖制而成,所以屬於「八音」中的匏類樂器。考古學家發現2,400年前諸侯國君的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的14管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實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