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房產替百姓還債的好官董文炳

作者:元舒
font print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元朝的官員董文炳是一位一心為民的好官。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董文炳擔任藁城縣令,該縣貧困,又加上旱災蝗災,苛征暴斂,民不聊生。董文炳把自己的糧食拿出數千石交給縣內,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前任縣令因軍費不足,曾向有錢人家借貸,年息為本金一倍,縣府計劃用百姓的蠶絲麥粟償還。董文炳接任後說:「百姓困苦,我為縣令,道義使我不忍心坐視不管。我應當代替百姓償還。」就把自己的田地、房產賣掉若干畝來還債,又把縣裡的閒田分給貧民耕種。於是,流離到外縣的人都相繼還鄉。

數年內,家給人足。朝廷來清查戶口,敢於隱瞞的人一律誅殺並沒收家產。董文炳讓百姓闔家而居,這樣可使戶數減少。大家認為不可,查出來縣令吃罪不起。董文炳說:「為民獲罪,我甘心情願。」因為採取戶口數減少的策略,向百姓徵收的賦稅大減,百姓都富裕起來了。

鄰縣百姓有冤不能申,都來求董文炳決斷。董文炳去拜謁知府時,別縣人都來看他。有人說:「我多次聽說董縣令。董縣令也同我們一樣是人,但他為何明若神靈?」府衙向縣裡索取無厭,董文炳就是不給。有人到府裡告他的狀。府衙想陷害他,董文炳說:「我終究不能盤剝百姓而求利。」便棄官而去。

至元七年,董文炳管轄沂州。朝廷命就地徵購糧食,董文炳下令收回發給州縣的徵糧文書,眾人認為這是違背聖旨。

董文炳說:「暫不徵購。」立即派人入奏:「敵人與我接壤,在此地徵購糧食會讓敵人知我虛實,此一不可;邊民供應軍需已很勞苦,若再向他們徵購,是增加其負擔,此二不可;把我地的百姓弄得貧困不堪,別處的百姓就不敢來了,此三不可。」元世祖醒悟,停止向當地徵糧。

董文炳軍紀律嚴明,所過之地,民不知兵。凡俘虜百姓,一律釋放,無人敢隱藏。看到他有威信,人們望旗而服。

至元十三年春正月,董文炳軍達到鹽官縣。鹽官是臨安的重要縣城,正等待南宋救兵。董文炳一再派人去招降,鹽官縣城的南宋人都不肯從。元朝的將領們請求屠城。

董文炳不許,對將領說:「此縣距離臨安不到百里,聲勢相通。我軍對臨安已有言在先,約定投降就不殺。我若輕殺一人就有害於平定南宋的大計,何況屠殺一縣之人?」再派人入城勸說表明誠意,此縣終降。

董文炳進兵福建,明令:所過兵馬不得踐踏田麥。他對將士說:「倉庫的糧食被我們吃了,田野的禾苗又被你們踐踏,百姓如何生存下去?」因此,南宋百姓無不感激,不忍以武力對抗,百姓扶老攜幼來迎。福建百姓對董文炳感恩戴德最深,建生祠祭祀他。

(《元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三》)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正史記載,北宋的太祖皇帝有很多德政,開創了繁榮的北宋王朝。
  • 北宋的錢若水,為人有器識能斷大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記載了他在任同州推官(即知州的僚屬和助手)時,頂著上司的壓力平息冤案的事情。
  • 唐代中期名臣韋皋,早年很窮,漫遊到劍門關外時,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相國張延賞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但不久相國就看不上他了,而且越來越厭惡得表露無遺。韋皋悶悶不樂,覺得自己很不得志,經常在幕府和賓客朋友一起出遊,並表明自己的不滿。
  • 北朝到隋朝時期的梁彥光,曾擔任岐州刺史。岐州的風俗質樸,梁彥光用不擾民的方式治理,百姓安居,政績被評為天下第一。他轉任相州刺史時,仍用在岐州的寬仁之政治理。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