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研院翻轉1895 台灣人選擇不只一種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起推出「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呈現多元觀點,從武力反抗、舉家遷離、到開城迎日軍等,台灣各階層的人民為了求生存,選擇不只一種。

電影「一八九五」中,敘述台灣人在北部、中部對抗前來接收台灣的日本軍,場面悲壯。但在中研院收集的史料中,乙未之役最激烈、死傷最慘重的地方,卻是在台南平原地區。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長謝國興今天在導覽「翻轉1895」特展時指出,「一八九五」是電影,不是歷史,事實上在北台灣山區的抵抗是打了就跑,死傷較少,日軍攻佔八卦山、彰化城,前後只花了3個小時。而在台南平原地區,卻整整打了10天,光是在佳里地區,台人就死了1000多人。

日人繪製的戰役浮世繪也顯示,唯有台南攻擊圖,雙方顯得旗鼓相當,其他地區戰役多半是台灣軍民被打的狼狽不已。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全力反抗日軍,謝國興指出,台南地區打得激烈,但府城(現台南市區)卻沒被波及,當地仕紳代表和牧師巴克禮等人,夜間拜會日將乃木希典,引導日軍在清晨入城,

當時來台採訪的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Davidson)便記錄下台人當時矛盾的心理,一些人認為儘管皇帝已經把台灣割讓出去了,能表現忠君愛國的行為莫過於抗日,不過,但大部分的中產階級是在「捶胸泣血,誓同死守」與「冷漠以對,看事辦事」間搖擺,「芝麻小事都足以讓他們改變立場。」

中研院收集到的史料也指出,許多大家族在時局未定時,舉家遷回中國大陸,但後來又因放不下家族產業等原因,陸續返回台灣,接受日本的統治。

謝國興表示,過去有不好的習慣,只宣傳一種歷史。中研院特展希望展出多元觀點,讓民眾瞭解在變局之中,台灣人為了活下去的各種作法,「不是抗日的,才是英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