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落實農地活化 中市契作非基改大豆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5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為解決台中市海線地區再生稻品質不佳問題,台中市農會與農民簽約種植非基改大豆,為了讓農民了解大豆栽培播種的各項準備工作,農業局15日在清水區田間,舉辦一場大豆播種示範觀摩會,農業局官員、地方議員和參加契作的賢拜農民與青年農民一起下田,在大型播種機運作中,實際體會大豆播種作業流程。

台中市清水、沙鹿、龍井、梧棲、大安等海線地區,第二期稻作常以再生稻為主,雖然節省人工成本,但品質往往參差不齊,公糧單位收購時常引起糾紛,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為解決此一問題,今年推動大豆非基改契作計畫,共有143位農民參與契作行列,總面積達100公頃。

農業局作物生產科陳英琮科長表示,海線地區農田大都是排水良好的砂質地,很適合大豆的栽培,加上其他契作地區,預計今年可以收穫250公噸,將做成豆漿及豆製品,優先供應學童營養午餐。市農會以每公斤45元收購契作大豆,市府再加碼補助5元,雖然比進口的非基改大豆要貴上10元,但可落實農地活化政策,又可讓學童吃得健康又安心,這一切作為都很值得。

台灣的雜糧有超過九成仰賴進口,當中包含許多基因改造作物,長途的運送過程使進口雜糧容易受潮變質。農業局長王俊雄強調,農業局在今年的大豆契作、契收作業完成後,會進行檢討並改進,希望明年能擴充到300公頃,除了大豆之外,農業局也鼓勵農民種植在地特色作物,如大雅區的小麥、紅薏仁,將來也可加入黑豆、紅豆等雜糧作物,雖然要改變農民的耕種習慣不容易,政府仍將持續推動休耕農地轉作雜糧政策,以實現農地活用與活化目的。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