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麗‧流華-中國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流行歌壇歌王 破曉錦光舞春風—黎錦光

浮生之歌‧詞人篇
作者:曲典飛

1928年的上海外灘,圖右下角建築為歐戰紀念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32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20世紀1930、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的創作中有兩顆灼灼耀眼的雙子星,一是「歌王」黎錦光,一是「歌仙」陳歌辛。陳歌辛主要為電影寫作,黎錦光則在「百代唱片公司」作曲寫歌。歌王與歌仙兩人詞曲兼善,奠定中國流行音樂的基礎。他們所作之歌不僅好聽數量也非常多,在當代蔚然成風,遺音猶縈繞迴旋。

自學磨練有成  迎流行歌壇黎明

黎錦光(西元1907─1993年)是中國流行歌曲界一個響叮噹的關鍵人物。黎錦暉奠基的桃花派音樂因為有了黎錦光的繼起和發揚光大,才能成就一代黎派音樂。黎錦光在黎家八駿中排行老七,他和二哥黎錦暉一樣有音樂天賦,雖然不是學院派科班出身,自學有成、成績斐然,在流行歌壇嶄露頭角。他勤於向人請教,學會了吹笛奏琴,對家鄉的花鼓戲更是情有獨鍾。黎錦光善於把西方音樂和中國民間音樂揉合鎔鑄,他的流行歌曲民族風格十分鮮明,歌詞也表現了中國人的情感美學。

黎錦光在少年時代曾隨大哥黎錦熙、二哥黎錦暉到北京、上海讀書,1925年考入湖南大學就讀土木系,隔年又進黃埔軍校,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戰場征戰,死裡逃生的經驗讓他終生難忘。黎錦光在黃埔軍校時,聽到二哥黎錦暉寫的〈總理紀念歌〉熱淚盈眶,他的侄子黎遂記載了這一段往事,「我的七叔黎錦光那時在黃埔軍校上學,在軍校的早操晨會上聽到這首由二哥(黎錦暉)創作的〈總理紀念歌〉,不禁熱淚盈眶。七叔在結束短暫的軍隊生涯後,循著他二哥的歌聲來到上海,開始了和父親並肩戰鬥的日子。」(註1)

黎錦光在1927年進入二哥黎錦暉的歌舞團,學會了小號、單簧管、薩克斯風和鋼琴等樂器;又跟二哥學了些作曲、配樂的知識技巧。他也曾經隨著英國鋼琴家兼作曲家辛格學習作曲,歷經幾年的磨練和國內外演出經驗,從而融會了二哥黎錦暉的言傳身教的作曲和配樂技巧,琢磨了自身的天賦才能。黎錦光和黎錦暉一樣擅長民歌小調改編,也從京劇、地方曲藝汲取元素,民族風格鮮明;另外他對西洋流行音樂的語言和創作經驗,如爵士音樂、舞曲元素的運用也非常在行。

才能傑出 〈夜來香〉一曲奠定歌王的地位

黎錦光常用的筆名有李七牛、金玉谷、金鋼、巾光、農樵、呂莎等。他作曲才能傑出,作詞同樣不遜色。以湖南花鼓戲雙川調改編的〈採檳榔〉是黎錦光初試啼聲之作,接下來好歌源源不斷的產出,〈烤紅〉、〈夜來香〉、〈香格里拉〉、〈哪個不多情〉等等都是黎錦光的代表作。他一生創作了二百多首流行歌曲。1944年,他作曲填詞的〈夜來香〉一出,奠定他「歌王」的地位。

善採民樂揉西風

黎錦光對民歌小調、戲曲的興趣和音樂創作的天賦巧妙揉合,成就了極賦特色的中國流行音樂。例如《採檳榔》,是民間小調改編的歌曲,取用湖南花鼓戲的《雙川調》,非常輕快明朗;電影《西廂記》中的插曲〈拷紅〉帶著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吸取了京韻大鼓等說唱音樂的表現手法,表現了中國情懷,深沉含蓄的愛情心聲,很得當時代人的喜愛、懷念;〈王昭君〉這首令人驚歎的古典味流行歌,也是黎錦光的傑作,他改編自廣東古曲,並作了詞,歌曲的特殊民族風味,情韻哀怨深長的歌詞至今仍然讓人印象深刻。黎錦光取自民族音樂、民歌元素而寫成的流行歌曲多元多貌的表現,在在流露他的天賦與成就。

〈夜來香〉一曲讓黎錦光載譽海內外,這是黎錦光熟悉的鄉音小調配上西洋音樂和舞曲風格的傑作。黎錦光在等人的時候,被窗外的景緻打動,快手譜成〈夜來香〉,這歌調性曲風很獨特,是一首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相結合的歌曲,具有高度藝術性;其中西合璧的風格,再加上搭配拉丁舞曲倫巴的節奏,上市後聽眾一片叫好。〈夜來香〉曲子音域很寬,當時很多歌星都唱不了,學過美聲的李香蘭非常鍾情,她的演唱也風行到日本。後來,鄧麗君也演唱了〈夜來香〉,當時已年邁的黎錦光非常讚賞。

〈夜來香〉以流行歌曲風完美演繹了中華兒女的情感,文化人士則將此歌和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賢士意境相連結。〈夜來香〉一出不久即傳揚海外、膾炙人口。據說至今有80種以上的版本,且有日、韓文版傳世。一位筆名「東西」的作者評價黎錦光的音樂說:「中國1940年代著名音樂家黎錦光創作200首流行歌曲,〈夜來香〉最為出名。明星演唱,家喻戶曉。多首名曲至今為人深愛,他完美演繹中國人的感情方式,壓倒那些喊打喊殺的紅歌黨曲。」(註2 )

片羽記情‧歌詞附錄

〈夜來香〉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淒愴,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
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吻著夜來香。
夜來香,我為你歌唱,夜來香,我為你思量。啊啊啊,我為你歌唱,我為你思量。
夜來香,夜來香,夜來香!

〈王昭君〉

王昭君悶坐雕鞍 思憶漢皇 朝朝暮暮
暮暮朝朝 黯然神傷 前途茫茫極目空翹望
見平沙雁落 聲斷衡陽 月昏黃
返照雁門關上 塞外風霜 悠悠馬蹄忙
鎮日思想 長夜思量 魂夢憶君王
陽關初唱 往事難忘
琵琶一疊 回首望故國 河山總斷腸憶家庭景況
椿萱恩重 隸萼情長 遠別家鄉
舊夢前程 前程舊夢 空惆悵
陽關再唱 觸景情傷
琵琶二疊 凝眸望野草 閒花驛路長
問天涯茫茫 平沙雁落 大道霜寒
胡地風光 賸水殘山 殘山賸水無心賞
陽關終唱 往事淒涼
琵琶三疊 前途望身世 飄零付渺茫
囑君望古陽 魂歸漢地 目睹朝陽
久後思量 地老天長 天長地老長懷想
一曲琵琶恨正長

點擊聆聽:楊燕 – 王昭君 (楊燕情繫東方之珠演唱會)

整個四十年代,是黎錦光創作生涯的「花季」,他的歌圃花園裡花團錦簇。黎錦光的流行歌曲之曲調風格多樣,意境開闊。從歌詞內容來看,黎錦光之歌以抒情為主,其中除了花前月下的歌詠外,還有寄寓深刻的生命感懷,也有活力洋溢的青春頌歌以及懷抱理想的生命樂章。可讚可佩的是,他的詞曲風格不僅僅是順境行舟、快樂出帆般的單調性景緻而已,也不乏嘲諷、調侃社會異象的樂府風,還有處在上海戰地孤島上的家國之思。「歌王」黎錦光之歌在通俗的流行音樂中,表現了鮮明的民族音樂的風格,歌詞展現社會的史觀風貌和藝術性的層次,斐然霞披。

後記

到如今,黎錦光作的《夜來香》和《香格里拉》等歌仍傳唱不衰。黎錦光和他二哥-「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都曾被中國共產黨標籤為「黃色音樂」人。1949年中共統治中國大陸後,黎錦光銷聲匿跡,海外人們再也聽不到他的消息;他一直「夾著尾巴」過日子,生活相當清苦;「文革」時多次被抄家,被勒令在唱片廠掃了好多年廁所。(註3. 註4.)

參註
註1:參見黎遂:《民國風華:我的父親黎錦暉》,2011年10月,大陸:團結出版社。

註2:東西:〈歌王黎錦光的不朽名曲〉,《開放雜誌》網路版,文化走廊,更新於2015.3.26。網址: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2334#.WAmAeCS1ccE

註3:參見同註1。

註4:東西先生在〈歌王黎錦光的不朽名曲〉一文中描述了黎錦光1949年之後受迫害的遭遇(*網址出處同註2) :
「有幸活過浩劫,和李香蘭相會:
1949年後,黎錦光銷聲匿跡,海外人們再也聽不到他的消息。據說他初時被安排在上海唱片公司,負責編輯戲曲、歌曲,也曾在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任首席指揮。不久就遭到批判,說他的大部份作品是「黃色歌曲」。每次「運動」,他都是「運動員」。「文革」時他多次被抄家,珍貴的創作手稿和照片都被抄走,還被勒令在唱片廠掃了好多年廁所。多少上海老唱片被付諸一炬。這就是當年標榜的「革命行動」。

1949年後,黎錦光不斷檢查自己的「反動思想」,一直「夾著尾巴」做人,戰戰兢兢地過日子,生活相當清苦。歌,當然不敢再寫了!

李香蘭回日本後,在日本演唱的《夜來香》唱片竟然賣了幾十萬張,從而為她競選國會議員立下大功。李香蘭不忘黎錦光栽培之恩,多次邀請他去日本訪問;但當時《夜來香》是「反動親日歌曲」,黎錦光被批鬥,出不了國門。

不過比起陳歌辛來,黎錦光還算是幸運,他活過了「文化大革命」。1984年,黎錦光終於獲准到日本訪問。李香蘭與黎錦光熱烈擁抱!1992年,李香蘭再次到上海,在花園飯店與黎錦光重逢。《夜來香》又一次響起。李香蘭攙扶著85歲的黎錦光,熱淚盈眶,恍若隔世。1993年,中國播放電視連續劇《別了,李香蘭》,《夜來香》的旋律貫穿全劇。可惜黎錦光在播出的前夕告別了他熱情歌頌愛的這個世界!

一夜之間,《夜來香》從「反動親日歌曲」變成「中日友好之歌」。中國的事情真是公理何在!公平何在!」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隨著電影《花樣年華》的上映,一股塵封已舊的怀舊潮扑面而來,雖然幾乎每一個人都可隨口說出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戀愛故事,但那一幕幕黯然掠過的旗袍、西服,留聲机中傳出的婉轉悠長的歌聲卻更令人難忘。其實這被放在50年代香港的影畫全部來自于30年代的上海,泛黃的那一幕幕雖然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沒有可能再次追回,但是有關《花樣年華》原唱者周璇和還有她同時代的那一批人卻常常令我們在回憶中感嘆不已。那些已經逝去了的包含著她們愛恨的老歌仍舊還在被傳唱....
  • 顧蘭君是1930年代少數有資格將自己的簽名照拍賣的明星之一,1934年從影即與蝴蝶、鄭小秋同演《貂蟬》,從此以善扮古裝美人聞名。
  • 國父紀念歌歌詞: 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專制,建設了共和,產生了民主中華 民國新成,國事如麻, 國父詳加計劃,重新改造中華。 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真理細推求 一世的辛勞,半生的奔走,為國家犧牲奮鬥 國父精神,永垂不朽, 如同青天白日,千秋萬世長留。 神州鼎沸,國步艱難,禍患猶未已 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大家要互相勉勵 國父遺言,不要忘記,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 (shown)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的金嗓子歌后、電影紅星周璇,當年她被公選為「影后」,但周璇本人卻謝辭了,這在中國近代電影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空前而至今無後的。 令人對周璇的人品、情操,有了更高的認識,更好的理解。周璇,這美玉無瑕,名副其實呀!周璇,宛如獨立於世的空谷幽蘭…
  •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歌、影雙棲紅星周璇著名影星,在她短短37歲、近二十年的演藝生涯中,拍攝了43部影片,演唱了二百多首歌曲。她的出生是一個謎,死也是一大謎團,本文就要解開這個謎團…
  •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毛毛雨〉,起源於中國傳統民間曲藝,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錦暉在1930年代前創作的頗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國民間曲藝的元素創了早期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
  • 今日一般人對1930、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可能封存著鴛鴦蝴蝶、兒女情長的印象。的確,以愛情為主調的「桃花派」歌曲的情調符合當代上海都市常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成了上海流行歌曲最大的一支,然而,如果打開上海流行歌曲的歌匣,就會發現它的內涵豐藏,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鴛鴦蝴蝶、兒女情長所能涵蓋。
  • 「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是中國近代國語教育學家,在推行國語教育中,運用了音樂、歌曲、戲劇的元素,自編教材並且組織團隊推廣演示。後來,因緣際會,推動平民音樂、歌舞表演又成了他青壯期的主要生涯。
  • 黎錦暉有培養栽培人才、塑造歌星影星的理想和才能,當年的流行歌曲明星及電影明星,如:王人美、周璇、嚴華、黎錦光、黎明暉、黎莉莉、白虹、陳燕燕等等,都是明月歌舞團培養出來的,構成了上海流行夜空的「星圖」。
  • 從1932年到1940年,嚴華灌錄了不少唱片。當時的流行歌壇中,男歌星獨唱不流行,故嚴華除少數獨唱曲外,先後與當時當紅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龔秋霞、李麗華等合作演唱。因嚴華曾主唱富有民歌風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劇〈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稱號。從1932年到1940年,嚴華灌錄了不少唱片。當時的流行歌壇中,男歌星獨唱不流行,故嚴華除少數獨唱曲外,先後與當時當紅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龔秋霞、李麗華等合作演唱。因嚴華曾主唱富有民歌風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劇〈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稱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