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左光煊: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談海外中文學習的重要性

海外華裔要不要學中文?歷史學家告訴你

人氣: 114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報導)那年夏天,一位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裔女孩到台灣參加中文夏令營。期間,她獲得美國一間著名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並通知她去面試。當時她請求父親,希望在台灣再多待一段時間,並希望將學期延遲半年。最後只好由父母代替,去美國跟她的博士導師面談。

顯然,這位女孩被台灣濃厚中華文化氣氛迷住,她不想馬上返回加拿大,甚至關係到個人前途的博士課程也想延遲。這個女孩就是歷史學家左光煊教授的大女兒。當年,左教授的兩個女兒都曾做過中文學校的學生。

這一對姐妹雖然沒有堅持長期學下去,但中華文化已經在她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在家裡說中文;無論在任何場合,每當看到體育場上有華人運動員出場,姐妹倆就會自動鼓掌。左教授的小女兒在多倫多大學讀書時還研究京劇。姐妹倆現在都是大學教授,她們都喜歡中華文化。

到底要不要學中文?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燦爛輝煌的文化,是世界語言文化的瑰寶。而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性文字,與西方拼音文字完全不同。其優越之處是看到字時,就看到它的思想和內涵,這是任何其它語言都不具備的。

是否讓孩子學中文,一直是海外華裔移民父母的心結。許多華人父母希望孩子學中文,留住文化的根,為孩子創造學中文條件;也有的家長認為,在移民國家,中文不是主流語言,學不學無所謂;甚至認為學中文會影響孩子融入主流社會。有的家庭甚至排斥中文,搬到華裔人口少的地方居住。

20年前,左光煊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有觀眾提出:我可以保證把中華傳統文化傳給我的下一代,但不能保證我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那麼,如何保證中華文化在海外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語言學習是持續性的,孩子們只有週末短短的幾小時,他們接觸的是多元文化層面,接觸中華文化的環境有限。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有英文和法文,孩子的母語是英語和法語,如果還要增加第3種語言的學習,孩子的壓力確實很大。這使他們學習中文增加更多困難。

左教授表示,海外華人、中文老師和家長,最大的使命就是使中華文化在海外綿延不息,讓子孫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我們不期望下一代能時時接觸中華文化的熏陶,更不期望他們在詩書琴畫的藝術修養上有所造詣,不能保證產生大文豪大畫家,但中文教學不可缺少。

左教授強調,加拿大推行多元文化,鼓勵學習祖籍語言,已是中文之幸。因此,在加拿大推廣中文是必須的。海外中文教學確實有難度,隱憂存在,但前景光明。因為中華文化的強韌性和包容性,注定它有極強的生命力。做為家長,只需要保持文化傳承的理念,中華文化一定會在海外生根,並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中華文化的特性注定會世代流傳

左光煊說,在世界文化體系當中,古希臘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巴比倫文化、瑪雅文化都有一段燦爛的歷史和輝煌的記錄。但這些文化都經不起千古萬劫,連同民族靈魂都遭到打擊,最終消聲滅跡,或被其它民族文化取代。

「中華文化的特點是它的強韌性和包容性。」左教授說,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歷經數十個朝代,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及統治,中華文化歷經多次摧殘,幾乎頻臨滅亡的邊緣,但最終撼不動中華文化的本質。中華文化頑強的生存下來,並世世代代流傳。

左光煊表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表現在不排斥西方文化,主張中、西文化並行發展。吸收西方文化中好的東西。去弊存優,去粗存精。如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印度佛教進入中國,安史之亂,遼、金、元、滿清入關,異族統治中國,但最終被漢文化同化。

左教授指出,一直到近代,中華文化遭受重大衝擊。1949年後,中國大陸變色,專制政權打擊知識分子,反對孔子,《史記》不被承認。眾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很多知識分子被打倒。民族生命和文化生命都遭受重大打擊。所幸的是,台灣、香港及某些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中,中華文化仍然得到保存。

左教授說:「語言就是文化。一個古老的語言有強韌性、同化性、包容性,這個語言會延續下去。如果沒有語言文化的蓬勃發展,那我們面臨的將是相當艱鉅的時代。這麼多年中華文化沒有消聲滅跡,就是因為中華文化具體強韌性和包容性。」

學習做人的基本道理

左教授談到,中華文化是一個道德重整的文化。數千年來,中國人把道德價值放在一切價值之上。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語言蘊臧著祖祖輩輩的辛勞和智慧,民族的語言就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載體。語言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左教授表示,現在學中文的方式跟過去已經有很大的不同。過去學語言就是單純的學語言,現在的語文教學配合遊戲動畫,讓孩子的輕鬆活潑的環境中學習。雖然無法要求孩子們在詩書琴畫上有所造詣,做到能說能聽,簡單的讀、寫已很不容易。但中文有許多歷史故事、成語故事,其中蘊含著做人的基本道理,孩子們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語言,也學習做人的道理,接受中華文化的傳承。

中國人來到海外,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機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左教授提醒那些非常西化的家長,從實用角度講,中文學習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有幫助。最近有一份報告指出,多種語言同時學習,並不互相影響,而是互相促進,幫助孩子智力發展。

文化認同

左教授說,文化認同就是留住自己的根。中國人無論入什麼國籍,祖先是無法改變的,黃皮膚、黑頭髮的血統是無法改變的。語言就是文化,有了語言,傳遞文化就不是問題。在語言學習中,孩子們可以接受最淺顯的文化教育。

左光煊認為,我們的職責就是讓下一代主動認同中華文化的特質,不排斥中文,主動學習中華文化。事實上,海外的日常生活差不多都同文化有關。如果我們能保留中國的家庭倫理道德、中國語言以及中國式生活形態,中華文化在海外一定蓬勃發展下去。#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