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僅二成六香港青年有意置業

人氣 6

【大紀元2016年11月16日訊】一項「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發現雖然有六成受訪者認為擁有獨立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但只有約26%人有意置業,比例較10年前下降28.5%。

香港建築師學會早前委託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進行研究,以隨機抽樣方法,用電話成功訪問全港800名年齡介乎18至34歲的青年。並分別進行了4個聚焦小組討論,共39名在職及在學青年參加。

研究發現61.1%受訪者同意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45.8%同意只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不介意地方狹小一點。26.6%受訪青年表示有置業打算,沒有置業打算的佔54.1%。青協引用過去相關的研究數據,發現青年表示考慮置業的百分比,較10年前的55.1%,大幅減少。

「樓價」和「繳付首期的金額」是影響受訪者置業的主要考慮因素。有意置業的受訪者中,35.6%預計可負擔的最高樓價介乎300至399萬,其次為400至499萬(17.6%)。55.6%估計置業時需要家人提供經濟資助。71.5%受訪者表示在未來3年沒有打算租用單位自住,當中32.5%表示主要因為沒有經濟能力。

逾半受訪者預計需工作6至10年才有機會擁有自己第一個物業,有兩成更預計要工作長達21至25年才有機會。有參加聚焦小組的青年坦言,供樓耗用個人大部份薪金,且要供起碼20年以上。他們不想一生成為「樓奴」,並認為人生目光不應限於賺錢、供樓,應該還有更多可能性。

受訪者現時居住的人均面積則約為126平方呎,他們期望單身青年住屋的最小居住面積平均應為271平方呎。獨立套廁、有窗戶、wifi裝置,均為住屋單位內的重要裝置。

49.8%受訪者表示,如果設有「專屬青年的住屋資助計劃」,應以「可租可買」模式營運,27.6%則支持「先租後買」模式者。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陳瑞貞表示,研究結果反映青年對獨立生活空間有一定期望,唯香港樓價高昂實現置業並不容易。過去10年間,青年的置業意願亦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她建議進一步探討以青年為對象的資助房屋模式之可行性,在申請準則、單位面積、室內設計,以至租買模式等,為有需要青年提供多一個住屋選擇。◇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香港賣地“熱潮”再現 一台精心策劃的戲?
新措施防地產商放假料造市
梁珍:澳門最大賭場王國夢碎
港業界指穩定樓市措施力度不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