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20) 四帝共治時期

文宇
font print 人氣: 140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3.普羅布斯(Probus 276~282年在位)、卡魯斯(Carus 282年~283年在位)

普羅布斯在位期間,只回過一次羅馬,一直在帝國東奔西走抵禦外敵及平息叛亂。公元277年,日耳曼人再次大舉入侵高盧,普羅布斯領軍打敗入侵的蠻族。

作為羅馬帝王,普羅布斯認為自己不僅有責任保護國民的人身安全,也有責任振興經濟。他在位期間,試圖恢復被荒蕪土地的耕種,關心水利設施的重建。在進攻波斯的準備期間,他令士兵們耕種土地、開墾灌溉。繁重的農務引起士兵的不滿。公元282年,帝王在一次視察時被幾名小兵殺害。

普羅布斯的半身像(Jastrow/維基百科)

普羅布斯死後,軍隊推舉近衛軍長官卡魯斯繼位。殺害先帝王的士兵被處死。

卡魯斯繼位後,任命自己的兩個兒子努梅里安和卡里努斯為愷撒。卡里努斯統領帝國的西部,努梅里安和自己一起率軍東進,攻打波斯薩珊王朝。

薩珊王朝在國王沙普爾一世死後,朝政陷入混亂,缺乏強有力的統治者,因此波斯的防線一觸即潰。

公元283年,羅馬軍隊在卡魯斯帶領下橫掃被波斯薩珊王朝統治的美索不達米亞,攻佔了波斯首都泰西封。

鑄有卡魯斯頭像的硬幣(Rasiel/維基百科)

正當卡魯斯一鼓作氣渡過底格里斯河,打算把波斯人趕回他們的發源地時,卻在營地被一道落雷劈死。在東方,這種死法是很有說法的,但由於史料缺乏,無法得知他做過甚麼會遭雷劈的惡事。

卡魯斯死後,他的兒子努梅里安與卡里努斯繼位。努梅里安在帶領軍隊撤回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路上,莫名其妙地死在馬車上,沒有證據顯示他到底是被殺還是自然死亡。而他的兄弟卡里努斯也因荒唐的作為不受歡迎而被部下所殺。

卡里努斯的半身像(Lalupa/維基百科)

努梅里安的護衛隊長戴克里先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登上羅馬帝國的王位。

伊利里亞諸帝雖然不乏能力出眾的帝王,也曾建立令帝國國民認可的功勳,但每個人的結局都令人唏噓。帝國的軍人們殺帝王似乎殺滑了手,可以沒有任何心理道德障礙地殺害帝國的帝王。

後世形容三世紀的羅馬帝國王位好比一台絞肉機,誰坐上去,不管政績好壞,都逃不過不得好死的下場。這也是伊利里亞諸帝的最後一位帝王戴克里先為何改元首制為君主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人如果做了帝王,他的命運就和這個國家綁在一起。帝王的作為可以影響國家的命運,國家的命運也會影響帝王本人。

四. 四帝共治期

1. 戴克里先(Diocletian 284年~305年在位)

戴克里先出身於巴爾幹半島的伊利里亞諸帝的最後一任帝王,在位21年,執政前期與前任那些伊利里亞軍人帝王一樣東征西戰,為抵禦外敵入侵及平叛內亂而奔波。終於在公元298年成功阻止日爾曼人及波斯帝國對羅馬帝國的進犯,並打敗國內的政敵,穩住了帝位。

經歷50多年的動亂,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一片混亂,戴克里先在大權穩固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圖拯救帝國。

戴克里先戴著桂冠的頭像(G.dallorto/維基百科)

——正式稱帝,去除共和外衣

羅馬帝國在戴克里先之前,一直是有帝國之實,無帝國之名,也就是一直保有共和的外衣。戴克里先第一次剝除這件有名無實的共和外衣。首先在稱謂上,戴克里先為羅馬帝王設立一個新頭銜「主和神」(Dominus et deus),將之前羅馬統治者自稱的「第一公民」、「元首」等虛假的共和頭銜一律去除。

他建立新法規,重新確認王位的合法性,把帝王化為半人半神的身分。禮制上,戴克里先引入東方君主的禮儀,帝王不再出現在平民面前,並且要求覲見者在帝王面前只能俯伏於地,親吻帝王的袍角而不得直視帝王。

從此,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由普林斯制轉變為多米那特製。

普林斯制(拉丁文 principatus)即元首制,是奧古斯都時期奠定的政治體制。多米那特製(拉丁文 dominatus),意為君主制。

——四帝共治,帝國分裂的先兆戴克里先希圖創立穩定的帝位承繼制度

為完善帝制,同時能有效地治理擁有龐大疆土的羅馬帝國,戴克里先把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並設立兩位帝王共治制度。

東西帝王繼位時要同時任命一位副帝,主帝王稱「奧古斯都」,副帝號「愷撒」。主帝王退位或死亡時,由副帝王繼位並同時任命新的副帝王,戴克里先希望以此保證帝位的順利承傳,不再出現因爭位而導致的內亂。

羅馬帝國第一次四帝共治(293~305年)疆域圖。綠:東帝國奧古斯都戴克里先。黃:西帝國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紫:東帝國愷撒伽列里烏斯。紅:西帝國愷撒君士坦提烏斯。(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公元286年,戴克里先任命馬克西米安為帝國西部奧古斯都,自己為東部帝王,但實際上戴克里先還是主導帝王。

直至公元292年,戴克里先正式推行四帝共治制,任命自己為東部帝國主帝王,馬克西米安為西部帝國主帝王,帝王權位正式一分為二。

公元293年,兩位主帝王分別任命伽列里烏斯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為副帝王。

這時的正帝副帝、奧古斯都與愷撒,並非繼承人的意義,愷撒與奧古斯都擁有同樣的職權、責任,帝國實際被分為四部分由兩位奧古斯都和兩位愷撒分別治理。

從更準確的意義上來說,雖然叫四帝共治,其實四人是有等級分別的,帝國分為四個部份,在戴克里先時代,主要是由四人分別守衛。這也是為解決三世紀以來蠻族頻繁入侵,帝王四處奔忙,首尾不得兼顧的應對方法。(待續) @*

責任編輯:畢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787年由藝術家繪製的《維吉爾對奧古斯都和屋大薇朗誦埃涅阿斯紀》,現藏倫敦國家美術館。描繪詩人維吉爾親自向皇帝奧古斯都朗誦詩作,皇帝的妹妹小屋大薇被詩歌的內容感動,抑制不住情感而昏倒。(公有領域)
    羅馬帝國雖被稱為帝國,但王位的承傳上卻並非世襲制,受幾百年共和制影響,羅馬帝國的元首之位原則上應該是選舉制,也就是說從法律上來講,任何一位德高望重且有能力之人都可成為元首候選人...
  • 正因為對正信者的迫害,羅馬帝國雖綿延百年,卻一直充斥著各種天災人禍,瘟疫、火災、政變、暴動、外敵入侵等等的動盪不安。
  • 一些史學家把羅馬帝國的衰亡歸結於獨裁帝制,殊不知歷史上有多少輝煌強大的帝國與王朝,而帶領國家民族走向強盛的帝王偉人也比比皆是。因此,君主制不是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民主制也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所在。「道德」才是一個國家民族興衰存亡的決定因素。
  • 克勞狄烏斯的統治在施政上還算可圈可點,但是家事管理不善,縱容家奴干政,最大的敗筆是娶了尼祿的母親...
  • 尼祿是古羅馬第一個迫害基督徒的暴君,他為了一己之私,殘酷迫害基督徒。尼祿一生,殺妻殺母弒師害弟……犯下無數惡行,而「對正信之士的迫害」使他成為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殘暴帝王,「尼祿」的名字成為暴君的代名詞,千古以來受盡世人唾罵。
  • 之後的羅馬帝王依舊不斷重複地犯下天理不容的罪惡,給自身、給民族國家帶來毀滅的命運。弗拉維王朝隨著圖密善的死而滅亡,歷經三任帝王只有27年,元老院推舉...
  • 安敦尼王朝不能稱其為一個王朝,因為這時期繼承的幾位帝王之間並不都是親族血緣關係,帝位承傳實行在任帝王收養具聲望人士為養子作為繼承人的體制。
  • 安敦尼‧庇護家世殷實,卻從不揮霍,甚至把自己的私產捐入國庫。他善於理財勤儉治國,羅馬在他治下度過23年的安穩和平時期,死後國庫充盈,結存27億塞斯退斯。安敦尼‧庇護終年74歲,統治羅馬23年。是五賢帝時期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因此這個時期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安敦尼王朝。
  • 奧勒留統治末期,經年的戰爭、大瘟疫、地震、火災、水災,不斷的天災人禍的蹂躪下,帝國民窮財盡、滿目瘡痍。
  • 公元193年~公元395年,這個時期是羅馬帝國衰落期。帝國命運起伏跌宕,歷經3世紀危機,再也沒有出現過如奧古斯都及安敦尼王朝時的繁榮穩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