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詩醇:「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作者:莊敬

中國畫(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795
【字號】    
   標籤: tags:

陸游〈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作者介紹】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二十三年(1153)應進士第,名列第一,因觸怒秦檜,被除名。孝宗時,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隆興、夔州通判,並至川、陝,參王炎、范成大幕府。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堅持抗金主張,被劾去職,退居山陰達二十年。寧宗嘉泰初,詔同修國史,升寶章閣待制。晚年復居山陰,直至去世。為傑出的愛國大詩人,存詩近萬首。亦工詞,風格以雄放悲慨為主,兼有流麗綿密之美。前人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詞有《放翁詞》一卷。

【註解】
詩題「書憤」,為功未立人已老而憤;作於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者退居山陰時。
氣如山:氣指憤慨,也指戰鬥意志;如山:言其壯偉堅定。
「樓船」句:指隆興二年(1164),作者在鎮江通判任內所見事。時張浚督練兵馬,營繕城堡,增置戰艇(參看宋史《張浚傳》)。
樓船:高大的戰船。
瓜洲渡:瓜洲,在揚州之南,長江北岸,與南岸鎮江(京口)隔江相望。為當時的渡口。
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大散嶺上,是南宋與金交界的邊防重鎮。

【簡析】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初夏,陸游已六十二歲,他從江西免官回山陰已經六年了,感慨時勢,恨南宋竟無人再起為國出力,因寫此詩以抒憤然之情。

這首七律,概括地寫出了詩人自己一生的經歷和感受,從早年立志報國,曾有過戎馬生涯,到晚年兩鬢已白,一事無成。俯仰千載,內心充滿壯志未酬的憤慨。「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一聯,全由名詞組合,不用謂語,筆力老健,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式的句法,堪稱千古煉語、名句。

全詩語言警策,格調沉鬱,氣勢豪邁。愛國之情,溢於字裡行間。紀曉嵐曾言:「此種詩,是放翁不可磨處。」這首詩,是其愛國詩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今譯】
早年時我哪知世事的艱難,
北望淪落中的中原,怒氣如山。
雪夜中的瓜洲渡,排列著待發的樓船,
秋風蕭瑟、金戈鐵馬,鎮守著大散關。
唉!白白地以恢復中原的「塞上長城」自許,
壯志未酬,而鏡中的鬢髮已經衰斑。
諸葛孔明的〈出師表〉真堪傳世,
千載以來,誰人能夠與之並高比肩!@*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真金畢竟是真金,千淘萬漉雖然極其艱辛,但吹盡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還是會重見天日的。這兩句,詩人以淘沙見金,來比喻遭貶之人,終將會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對落井下石,散佈讒言的無恥小人的極度輕蔑。
  • 「〈梁甫吟〉詩『步出齊城門』,哀時也。無罪而殺士,君子傷之。如聞〈黃鳥〉哀音。」據此,此詩是為悼念三勇士之作。
  • 結尾六句,是第四層,直抒胸臆,表示詩人熱愛人民的博大胸襟。他在自己屋漏難以棲身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如何設法改善自己的住宿條件,想到的是天下寒士,最後兩句,更表現了詩人倘能為受苦受難的人謀福利,甘願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 〈詠史〉詩,起源於東漢班固,但真正能在詠史題材中見出自己的個性,自鑄偉詞,成為千秋絕唱的,當首推左思。他在這一組詩中,揭示了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批判了壓制才智之士的現象,表達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願望。
  • 城外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 神駿馬豪氣凌雲, 挾風雷萬里馳騁; 勇奔騰踏碎奸邪, 宵鼠輩淒慘哀鳴!
  • 杜甫是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但本詩卻具浪漫主義特色,題目點明孔巢父是「歸游江東」,但他究竟要到哪裡去呢?詩中需要交代,但不一定具體說明。「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這四句,既交代了孔巢 父的去路,又讚揚他的非同凡俗。
  • 寫得之所以豪放飄逸,迷離撲朔,這特別符合離去的人和送別者的身分。如果沒有一些神奇的誇張、想像,怎麼能顯現這位友人的超凡脫俗的神異之處呢!
  • 《全唐詩》錄存周曇「詠史」詩共一百九十五首,俱為七言絕句,所詠之歷史人物,上自唐堯、虞舜,下迄隋代文帝、煬帝,……凡六十二人。這首詠孫武的詩,就在其中。
  • 古來說詩者,多將白居易這首詩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聯繫。杜詩希望有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嘆曰:「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 亦足。」白居易則說:「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