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ong Way Home

書摘:漫漫歸途(4)

作者:薩魯‧布萊爾利
font print 人氣: 2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7)

謝姬拉和卡魯都很幸運能上學。由於我和古杜的離開,母親才有辦法讓他們接受教育。謝姬拉成為學校教師,能說能寫北印度語和烏爾都語(但不會英語)。

謝姬拉告訴我,前一天接到母親電話時她還不相信,覺得肯定是詐騙集團或有人在開玩笑。但我母親語氣堅定,尤其是母親提起印有我童年照片的紙張,這才說服了她。她感謝上帝賜予的奇蹟,連忙搭火車回家相聚。

她說一看到我,當場像是「迷失在時光中」,瞬間回到我照顧她的那些日子。她當下就認出我來了。

卡魯則小有成就。他現在是工廠經理,還兼差當校車司機補貼收入。

相隔一代,我家人的職業從石頭搬運工變成教師和經理。對於失去小孩的家庭來說,因為失去小孩才換來其他孩子脫離貧窮的機會,這種結果算是悲喜參半。

但對卡魯而言,命運並未因此順遂。我和古杜的離開對卡魯人生所造成的影響,為此我深深感到難過。卡魯身為家中唯一的男人,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他身上。

儘管在我離開之後他就有機會上學,他也為了學習開車而提早輟學,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來養活母親和謝姬拉。但他不曾擺脫失去手足的痛苦,最後也導致他決定離開加尼什塔萊和坎德瓦,選擇搬到布爾漢普爾居住。

他告訴我,他不時會質疑自己的印度教信仰,但他也相信諸佛菩薩終有一天會還他一個公道,也就是讓我回來。我的歸來深深影響了他——或許這代表他心中長期的傷痛終於得以療癒,也有人一起分擔重擔了。

我們也聊起在我離開後家中的許多困境。謝姬拉甚至坦承她很害怕送小孩上學,擔心有一天小孩從此回不來;但也有充滿歡笑的時光。讓我感到最不解的,莫過於發現自己受洗時的名字原來是「斯魯」(Sheru),北印度語的意思是「獅子」。原來從我走失後就一直唸錯自己的名字,而現在我永遠都叫薩魯了。

***

在加尼什塔萊讓我回憶起許多事情,跟家人聊天時想起更多。當年有許多事情都因為年紀太小而無法理解,我在接下來幾天所得知的事情,有助於填滿童年記憶的缺口──其實這也是數百萬人口小鎮上、印度尋常人家的故事。我也進一步了解生母的人生歷程,尤其是她面對困境的堅強與韌性更令我佩服。

母親的娘家在印度種姓制度下屬於拉傑普特人戰士階層,她的父親曾是警察。母親的名字源自於印度教的創造女神卡姆拉,我記憶中的她非常美麗,儘管經過多年辛勞、甚至是心碎的時光,至今依然美麗如昔。

我父親的身材比她矮小,有著寬胸與方臉,年輕時頭髮便已斑駁,總是一身伊斯蘭教白衣,是一名建築承包商。他二十四歲時,便與我十八歲的母親結婚。

我總算知道為什麼當年很少見到父親。在我大約三歲、古杜九歲、卡魯六歲,而母親還懷著謝姬拉時,父親宣布要娶另一名妻子,身為伊斯蘭教徒這是合法的;而且他要離開我們,搬去跟新婚妻子同住。父親宣布再婚前,母親顯然對此一無所知,這無疑是晴天霹靂。

父親是在工地認識新妻子,當時她是一名勞工,也是用頭頂著磚塊、石頭穿梭在工地裡。父親就住在鎮外,母親有時還會在他居住的地方見到他。父親的第二任妻子對此感到嫉妒,總想辦法把母親趕走,而母親也深信是這個女人不讓父親見我們。在我的記憶中,我不記得父親曾到家裡看過我們。

雖然在伊斯蘭法律規定下,被丈夫遺棄的她可以尋求離婚,但母親沒有這麼做。儘管從此不再與父親同居,父親也不曾養家,在名義上,她依然是父親的妻子。

母親的生活深受這一切所影響,她形容最痛苦的時候,生活猶如慘遭颶風橫掃撕裂。有時她感到茫然迷惘,不知道天際的終點在哪裡,而土地又是從何而起。她甚至想要尋死…………

於是她決定帶我們搬到加尼什塔萊的伊斯蘭教區,當時就住在目前廢棄的房屋裡。她覺得原生的印度教家庭不會再接受她,而儘管遭遇如此,伊斯蘭教團體依然會支持她。我猜想她當年也考慮到,周遭的繁榮環境比較適合孩子成長。我發現此地的宗教隔闔比記憶中淡化許多,現在已經沒有明顯區別了。

雖然搬到伊斯蘭教區居住,母親並未正式成為伊斯蘭教教徒;一直到我失蹤後,母親才加入伊斯蘭教,但並未像其他來訪的女性友人一樣蒙著臉。

我不記得小時候有接受任何宗教的教條規範,不過我倒是三不五時會到當地由巴巴所管理的清真寺玩耍。記得有一天,有人要我不能再跟朋友們玩耍,因為他們都是印度教徒,我得去找新的伊斯蘭教徒朋友。

伊斯蘭教在我成長過程中產生最大的影響──割禮,並不是一次好的記憶。我不知道為什麼即便我沒有改變宗教信仰,還是得忍受這件事情。或許母親認為遵循某些當地文化有助於維持良好關係,也或許有人告訴她,這是住在當地必須要遵循的事情。不管原因為何,當初割包皮的過程完全沒有施打麻醉藥,也難怪這件事會成為我記憶中最早的清晰回憶。

當時我跟一群小朋友在外頭玩耍,有個男孩來找我,要我馬上回家。我一到家就發現一群人聚在家中,包括巴巴在內,他說有一件重要事情即將發生。母親要我別擔心,一切都會沒事。接著有幾個我認得、住在附近的男子帶我進入樓上的房間,房內中央有一個大陶盆,他們要我脫掉短褲、坐在盆上。其中兩個人抓住我的手臂,另一個男子站在我後方用雙手固定我的頭部,其他兩名男子則將我的身體牢牢壓在盆上。我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我努力保持冷靜,直到另一名手持刀片的男子走進來。那名男子熟練地在我身上下刀時,我放聲大哭,其他人連忙壓住我。當下非常痛,但很快就過去了。他幫我包紮傷口,母親則讓我躺在床上休息。幾分鐘後,換卡魯上樓,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一遍;但古杜沒有上樓,或許他之前已經做過了。

當晚鄰居舉行派對,又是大餐又是唱歌,但我和卡魯只能靜靜坐在屋頂聽著底下的歡樂聲。我們有好幾天不能出門,在復原期間被迫禁食,而且只能穿上衣,不能穿褲子。(未完,待續)

——節錄自《漫漫歸途》/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二十世紀美國,《梅岡城故事》大概是最被廣為閱讀的種族相關書籍,而小說主角則塑造了種族正義最不朽的形象。」——評論家Crespino, Joseph
  • 「所以,按費歐娜的規定,我應該要延續寬恕的循環,多放一顆石頭到袋子裡,送給我傷害過的人。」我取出費歐娜寄給我的象牙白石頭,把第二顆鵝卵石留在絲絨袋子裡。「我現在就按規矩來,把這顆石頭跟我誠摯的歉意送給妳。」
  • 2015年,《守望者》為全美賣得最好的書。「在二十世紀美國,《梅岡城故事》大概是最被廣為閱讀的種族相關書籍,而小說主角則塑造了種族正義最不朽的形象。」——評論家Crespino, Joseph
  • 2015年,《守望者》為全美賣得最好的書。「在二十世紀美國,《梅岡城故事》大概是最被廣為閱讀的種族相關書籍,而小說主角則塑造了種族正義最不朽的形象。」——評論家Crespino, Joseph
  • 2015年,《守望者》為全美賣得最好的書。「在二十世紀美國,《梅岡城故事》大概是最被廣為閱讀的種族相關書籍,而小說主角則塑造了種族正義最不朽的形象。」——評論家Crespino, Joseph
  • 安娜的父親努力讓她遠離城裡正在發生的事,但戰爭終歸是戰爭,不可能讓孩子永遠不受世態的打擾。街上有穿制服的人,有叫喊的人,有狗,有恐懼,偶爾還有槍聲。一個男人如果喜歡說話,她的女兒終究要聽見有人偷偷說出「戰爭」兩個字。「戰爭」,在每一種語言,都是沉重的字眼。
  • 安娜覺得自己在那裡坐了天長地久,從某種意義來說,她確實是坐了天長地久,因為,對小孩來說,一個無聊的鐘頭就像一輩子那麼悠長。安娜起碼坐了兩、三個小時,要不是走廊對門的寧查克太太,她恐怕會坐著等候父親,直到戰爭阻止她為止。
  • 這一天我已經等了二十五年。以全新身分、跟著新家庭在地球另一端成長生活的我,不曉得是否還有機會能與母親、兄弟姊妹再度重逢。此刻,我就站在幼年成長的地方——印度中部一座荒煙漫土的貧窮小鎮上,一幢傾頹建築的轉角門邊,但裡面已無人居住,眼前所見盡是一片空蕩。
  • 最棒的是我的房間——我從沒有過自己的房間。我在印度住過的兩間房子都只有單間房,而在那之後,我都得跟其他孩子同處一室。但我不記得會害怕自己睡覺——或許我已經習慣睡在街頭。可是我很怕黑,因此需要打開房門,並且確保走廊亮燈。
  • 當地的新聞媒體聽說走失多年的小男孩已經長大成人,無預警地出現在加尼什塔萊街頭。地方媒體與國家媒體一同出現,電視臺攝影機在我家門前一字排開。他們提出許多問題,大部分都是透過翻譯,我只好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自己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