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曉達醫生

大米含砷並不可怕(上)

本報記者浩然

人氣 46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2月23日訊】瑞典食品局2015年兩次發布消息,證實部份大米製品含砷較高,建議公眾少食大米類食物。對此華人圈中的各種反應不盡相同,令人無所適從。為此本報專訪了在斯德哥爾摩開設連鎖診所Norden KinaMedicin的王曉達醫生。

瑞典食品局2015年兩次發佈消息,證實部份大米製品含砷較高,建議公眾少食大米類食物。 在2015年9月那次公告中,特別建議兒童不要吃米餅。這個建議產生了明顯的效果,最近一次的統計顯示,瑞典超市中的米餅銷量明顯下跌。

記者詢問了一些華人對此事的看法,有的表示不用理會,該怎麼吃還怎麼吃。有的說已經對自己的飲食結構做了調整,適當減少了大米的用量,同時增加了Pasta、和麵包的用量。也有人說:要達到食品局建議的每週食用大米不超過4次,還難以做到。那畢竟是對瑞典人的飲食習慣而言,不能完全套用在中國人身上。

各種觀點莫衷一是 令人無所適從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斯德哥爾摩Norden KinaMedicin診所的合夥人,王曉達醫生。請他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到底大米中的砷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我們華人朋友們,特別是南方人,是否有必要為此改變生活習慣?

王醫生來自一個中醫世家,兼具中西醫學學歷,在中國復旦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從醫多年,此後又來到瑞典,在著名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學習。在獲得感染與免疫博士學位後,他與朋友合夥開了這家診所。

相關報導沒有充分的科研依據

王醫生聽完記者的來意,直率地說:「我個人覺得沒有報上說的那麼嚴重。自古以來我們華人就吃大米。目前沒有嚴肅的科研結果顯示,不吃大米的人比吃大米的人更健康或者更長壽。」王醫生的話讓人茅塞頓開,原來食品局的建議,並沒有一個十分充分的研究作為基礎。那麼這個去年熱議了好多次的話題,到底有哪些可取之處?整個事件的起源是怎樣的?作為出身中醫世家的他又是怎樣詮釋這一現象的呢?聽著記者一股腦兒提出的種種疑問,王醫生一 一解答。

大米含砷問題的起源

他說:「美國最先報導出來這個大米含砷的事實。但是美國專家給出一些飲食建議之後,自己也承認:『目前還不能證實,這些建議是否利大於弊。』所以,這些報導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新聞性的,向公眾提供一些新的資訊。」

「但這個話題的提出,也並非無中生有:大米中的含砷量確實比其他食物更高一些。」

記者問:「有資料顯示,這是大米的自身的特性,它本身就容易吸收砷,是吧?」

王醫生答:「是的,不只是大米,有相當多的水果蔬菜,也容易吸收砷。像水果中的蘋果和葡萄,也含較多砷。就主食類比較,大米比玉米、小麥的砷含量高10倍。蔬菜裡邊,比如西紅柿、黃瓜含砷低。因為砷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比如岩石中、火山噴發物、礦物中,還有水中,都有存在。多數地區的水中含有砷,只是存在多或少的區別。」

「還有,我們說大米裡含砷比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的農藥中含有砷。今天中國大多數含砷農藥已經被取代。」

不同產地的大米含砷量差異大

記者問:「那除了中國呢?比如東南亞,也都是以大米為主食。那裏的情況怎麼樣呢?」

王醫生說:「孟加拉由於部份地區使用含砷地下水灌溉,當地農作物含砷量比較高。他們歷史上曾經有過砷中毒,這是水中的砷和大米中的砷共同導致的。咱們購買大米時對孟加拉的大米應該謹慎。」

他繼續分析:「目前檢測到的大米中有砷,含量有多有少。美國根據不同產地,做了一千多個大米樣本。測出平均每份餐量的含砷量是0.1到7.2微克。也就是說,樣本的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72倍,這說明不同產地的大米含砷量的差異是相當大的。這個『每份』不是每公斤。國際上的限量標準是:每公斤200微克。」

他繼續比較砷含量的不同標準:「中國制定的標準比國際標準要嚴格:150微克/公斤。每公斤大米砷含量應低於150微克。國際上的標準是200微克/公斤,之所以歐洲和美國把這個標準定的比較寬,是因為他們的主食不是大米!他們偶爾吃大米,長期來看砷的攝入量還是很低的。」

「在美國檢測的樣本中,印度、泰國出產的大米,還有加州本地產的大米砷含量比較低。有報導說美國南部某些地方產的大米砷含量相對高一些。」

記者恍然大悟:「經您這麼一分析,我發現,注意選購砷含量低的大米,可能比簡單地少吃大米更健康。」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張翼

相關新聞
美大米被砷污染 FDA:不足為患 最好均衡飲食
注意:六種米制食品有毒
喬遷北歐的荷葉包和豆奶昔
更健康 瑞典宜家「戒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