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生活(268)光陰的滋味

作者﹕文、圖/邱榮蓉

淡彩習作:馬祖新村眷舍(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78
【字號】    
   標籤: tags: ,
"
淡彩速寫:眷村包子(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友人在家附近的黃昏市場開了一間「眷村味包子舖」,我經常利用黃昏時分,三不五時的去光顧,我愛吃這讓人思念的家鄉味,先生和2個孩子也非常喜歡。所以偶爾晚餐便以「眷村包子」搭配自家的「清燉牛肉湯」打發,真是經濟實惠、美味可口!

「眷村包子」具有獨特的口感和賣相,和我們通常在大賣場、便利超商、或早餐店吃到的包子風味明顯不同;一般店家賣的都是看起來「幼咪咪、白泡泡」外表非常蓬鬆、麵皮帶點淡甜、近似白麵包軟軟黏牙的口感,在我們家統稱的「台灣包子」;和賣相小小的、顏色不夠白、掂在手裡有點重、含在嘴中還帶著麵粉香氣的「眷村包子」全然相左。

小時候的記憶裡,眷村家家戶戶都有「眷補證」,每月只要時間一到,就會有公務車載著滿滿的民生物資:白米、麵粉、食油,停在村子口讓大家領取。因此忽然間,村口會變得人聲沸騰、異常活絡起來,鄰居也會不約而同沿著村裡巷弄通風報信︰「發米、發麵的來囉!」然後我這做姐姐的,就得趕緊跟在母親後頭,分憂解勞的將米袋和麵粉扛回家。

我一向愛吃麵食,也認真和母親學會了如何做包子、饅頭、水餃、蔥油餅等等。通常做包子比較麻煩,得先「發麵」還要調出包子的餡料;而過去生活不富裕,所以吃饅頭和蔥油餅的機會很多。後來離家外出念書,才知道同樣是包子,外面街坊店家賣的包子,竟然和我從小在眷村裡吃的不一樣啊!

眷村裡「人情味」濃厚,儘管每家生活清苦、子女眾多,大家想念家鄉味,各自研發不同的「南北口味」,做好的料理也不吝分享給左鄰右舍品嚐。當時台灣普遍種稻,居民習慣食用加工過的米製品:像滷肉飯、米粉、板條、碗裸、湯圓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台式美味平民小吃。後來因為外省軍公教隨政府遷台,再加上「美援麵粉」支助,眷村裡各家各省的麵食料理,才逐漸被發揚光大。

再接著後來,「速食店漢堡」從美國登陸來台,吃米食和吃麵食於是變得不分軒輊了,但對於從小在眷村長大的我來說,最懷念的滋味還是麵食;而「水餃」和「包子」就是我的最愛!

如今因緣際會,家裡經營「水餃店」將近15年了,通常日常三餐裡總有一餐會以水餃裹腹,但碰到不想吃水餃的時候,我就改吃友人賣的「眷村包子」。剛才翻看過去的畫作,一眼相中這2張美圖,搭配在此確實相得益彰;雖然畫裡的眷村不是我住過的,但藉由「眷村包子」的存在,讓我能夠神遊再也回不去的眷村,和我當時在年少時光裡,所品味到的光陰的滋味。@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了爭取更多時間能做自己喜歡和快樂的事,認真的和她們分享一段我曾經看過的文字:「不浪費時間的人,就是在延長自己的生命。」說真的,我不記得這「勵志格言」出於那位名家?只記得寫得實在太好,讓我無法忘懷的一直銘記在心吧!
  • 在寒冷的季節裡幸好有讓人ㄧ想到就溫暖的聖誕節和新年,可以寄送獨ㄧ無二的手繪卡片,用手製的心意來傳遞手感的溫度和幸福的感覺,ㄧ定勝過「電子賀卡」的祝福。想到這,我特別在「家政班」教水彩課時,安排了一堂「手繪聖誕卡」的製作教學。
  • 擁有一顆美麗的心,眼前的新世界便會引領我們:看事情的角度正向、積極,不再陰霾、怨懟,當下能認真、努力過生活,而且充滿朝氣,猶如陽光般的溫暖、和煦。
  • 每個眷村都有好幾十戶甚至上百戶的人家,各自的眷村裡倒是有一間專屬於我們孩子心目中的「糖果屋」——村裡唯一的一家「小雜貨舖」!
  • 所以我一上課先給孩子們「心理建設」,向他們說明在畫畫的世界裡,人人就該畫的不同︰「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是雙胞胎,還是有微小的差異,只是別人看不出來罷了!」
  • 有些人習慣先用相機或手機拍照存檔,這樣方便上色的參考依據;我卻不喜歡圖檔被既定的色彩限制,喜歡透過眼睛觀察、消化,再用自己內化的美感來呈現。
  • 有些新客人一開始是為了找停車位才特別彎進巷弄裡,但在「不小心」品嘗到讓人驚艷的美味後,口齒留香、印象深刻,自然會再度光臨、甚而呼朋引伴的口碑相傳了。
  • 意外收到一張來自香港的手繪明信片,畫作上沒有落款與簽名,也沒有寫出寄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只用淡彩畫出當地3月間盛開的粉嫩櫻花;還留了一行小字的臉書網址跟祝福語。
  • 對初學者而言,「臨摹仿畫」比較輕鬆上手,不論以照片或圖片臨摹都是學畫的一個過程,最終結果還是要學會畫實際的物象──「寫生」。
  • 上星期二的繪畫課,我請學生從自家帶來喜歡的下午茶點作臨摹素材,每個人慢慢畫出面前的下午茶。我忽然想起初中的英文老師,曾經在課堂上用他的四川話鄉音對我們勉勵的這句話:「不怕慢,只怕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