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穎用音樂作品說話

人氣 466

【大紀元2016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波士頓報導)「Tanglewood(檀格塢)音樂節」、「Harfford女作曲家音樂節」和「Primrose國際中提琴音樂節」都是極具聲譽和份量的國際音樂節。一個生長在臺灣的女作曲家,20出頭的年紀,就有不少作品在上述音樂節中發表。此外,她還榮獲Tanglewood 音樂中心「Elliott Carter作曲獎學金」、「新英格蘭交響作品競賽獎」、兩度「新英格蘭榮譽室內作品獎」,並兩度入圍「The ASCAP Foundation Morton Gould Young Composer Awards」。她的名字叫陳怡穎,一個優秀、謙遜並且對音樂有著極度熱忱的作曲家。

音樂學習歷程

陳怡穎在家中排行老大,4歲開始學習鋼琴,隨後加入音樂班接受啟蒙教育。從小她就喜歡把耳朵聽到的,看不到譜的音樂,記在心裡並彈出來。稍大一點後就開始改曲和作曲。一直到國中,都念音樂班,主修鋼琴,輔修笛子和揚琴。國中畢業後,她轉到普通班級,學習通識知識準備聯考。然而,正是這3年離開音樂班的日子,使她意識到自己對音樂如此深切的喜歡和想念,懷念沈浸在音樂海洋的快樂。由此,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堅持下,帶著她的音樂夢來到了美國。

目前陳怡穎以「NEC Francis Judd Cooke獎學金」就讀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C)作曲系博士班,師從John Heiss與Michael Grandolfi教授。此外,她曾先後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組,師從金希文教授;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作曲系碩士班,師從Richard Danielpour教授。除了學生身份外,她還在麻省理工學院、山葉音樂波士頓分校等學校任教。

作品故事

受波士頓Winsor Music委託創作的作品《乘駛回憶洪浪》 (Sailing Against Time)在多個交響樂廳和室內音樂廳進行過演奏。陳怡穎創作此作品來感懷她的奶奶,四個跌宕起伏的樂章,生動地描述當年在奶奶罹患失智症,記憶漸漸消失,逆流而洄的情況下,一家人從擔心難過,到逐漸接受,學習與摸索和奶奶新的互動的過程。樂曲第二、三樂章分別名為「破曉夕陽」和「乘駛回憶的洪浪」,在譜曲上她用措置的方式來體現奶奶罹患失智症時現在和過去記憶的措置,激勵求救的情形。第四個樂章名為「等著我」( He is waiting for me),她採用漸慢舒緩的節奏表現奶奶和家人對現實的選擇、接受和等待。奶奶最後跟家裡人說,她覺得他們的阿公(爺爺)在等著她,平靜而又悠揚的樂曲好像訴盡了太多的等待。陳怡穎在採訪中說,在寫完最後一個樂章後她感覺自己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想要說的都通過樂符唱出來了,最後作品的呈現也幫助她慢慢地放下了奶奶的事。

另一首贏得「新英格蘭交響樂比賽」的作品名為《旅帆漣漪》(It Ripples)。該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紐約地鐵的喧囂,由此該曲以管弦樂器為開頭模仿紐約地鐵站的聲音。2010秋至2012年,第一次離家到紐約留學的陳怡穎每每聽到呼嘯而過的地鐵聲就會想起自己遠渡重洋來美的情形,日夜轉動的地鐵宛若水的漣漪,波來又去。整曲以固定的橫向線條為軸,代表著陳怡穎乘載著她的初衷,一路駛向未知的未來。

當記者問及她對未來有什麼期待時,陳怡穎笑著答道:「希望自己能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持續不斷地創作音樂與大家分享,用更多更好的作品說話。」◇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澳洲立體聲音樂節今年暫停
女孩力量音樂節 海內外頂尖女歌手齊聚開唱
作曲家:神韻演出神奇 天衣無縫
兩廳院遭批顢頇 鄭麗君盼多溝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