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協國樂團展「杵舞石音」

人氣 95

【大紀元2016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貝拉威斯頓鎮報導)4月23日晚,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國樂團在瑞吉斯學院演出「杵舞石音」的國樂年度公演。高水準的演出,讓500餘位聽眾一飽耳福。

音樂會在樂團現任音樂總監兼指揮陳志新博士與4位年輕團員共同演繹的傳統中華鑼鼓樂《節慶鑼鼓》中拉開序幕,熱烈歡快的陣陣鼓點,引人入勝,令全場震撼。

接著,文協會長任繼敏致詞感謝各界的支持,使樂團得以茁壯成長。為回報大家的厚愛,樂團特精心挑選了悅耳動聽的曲目獻給來賓。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風趣表示,他在波士頓四年,聆聽國樂團年度公演4次;只要他在波士頓,他將年年出席。當晚,他還應邀為樂團兩名畢業生,也是本場音樂會的主持人—樂手黎德高、田元頒發證書。

「杵舞石音」的演出現場。(貝拉/大紀元)
「杵舞石音」的演出現場。(貝拉/大紀元)

整場演出由陳志新擔任指揮,曲目豐富,包括古箏演奏家楊信宜古箏領奏、國樂團伴奏《漁舟唱晚隨想曲》,青少年國樂團演奏《三十里舖》、《鵝鑾鼻之春》,國樂團合奏《絲竹新韻》、《杵舞石音》等。《杵舞石音》为《臺灣組曲》的第二樂章,是以小調山地民歌為主題的迴旋曲,描述原住民杵臼歌舞的歡快情景。

最後,音樂會在全體合奏《紅樓夢組曲》中落幕。《紅樓夢組曲》由原創者王立平先生根據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配樂改編而來。樂團共演出了組曲中的六個樂章:(一)歎紅樓 (二)晴雯曲 (四)劉姥姥 (五)寶黛情 (六)上元節 (八)葬花吟。以滿腔愁懷和無限感慨的樂思,深沈含蓄的傳統韻味,質樸鮮明的國樂風格,表達了曹雪芹筆下《紅樓夢》的真情所在。一曲終了,台下爆發出熱烈掌聲。有聽眾接受採訪時稱:「整場音樂會飽含真情,曲調時而歡快明朗,時而委婉悠揚,將國樂典雅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演出結束,團長潘台春感慨萬千:「我們成立之初,只是幾名國樂愛好者的定期排練,沒想到這一練就是三十多年。在指揮陳志新的專業嚴格要求下,樂團幾經磨練,演奏水平不斷提升,曾應邀在塔夫茨大學、維騰學院及波士頓龍舟節等進行表演,獲得好評。4月11日,還參加了NBA球賽,在波士頓TD花園球場的『亞美傳統日』開幕式演奏了美國國歌。」

青少年樂團琵琶樂手YiYi陳的母親長金滿激動地對記者說,看著孩子每次演出、排練都很認真,家長們就主動當起了志願者,為演出搬樂器、做後勤。

由華裔第二代子弟組成的青少年樂團團員從3年級至11年級的學生都有,自2000年底成立以來,每年甄選優秀樂手,為青少年提供了提高演奏技巧、集體合奏的機會,同時為推廣中華傳統音樂及民謠展現了活力與潛力。

國樂,是以漢族傳統音樂為主的中華民族音樂的統稱。國樂樂器包括吹管樂器,如笛、笙、嗩吶等;彈撥樂器,如琵琶、古箏、揚琴等;擦弦樂器,如二胡、中胡、高胡等;打擊樂器,如排鼓、鈸、鑼等。其中,二胡音色優美、剛柔多變,是我國流傳最廣、最具表現力的拉弦樂器。古箏,又名漢箏,是漢族民族傳統樂器,其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深受古今愛樂者青睞。琵琶,自秦朝出現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其取名源於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最基本的彈撥技巧), 素有「國樂之王」的美譽。◇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摩頓市長中文拜年
長島中華文協舉辦新春籌款聯歡會
親子美學講座 認識傳統舞蹈/音樂之美
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第六區舉辦國語歌唱比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